答读者问——焦谷氨酸钠是否有毒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wuyao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力女士你好:
  本人在贵刊的食界杂谈一栏目中的“享用美味的最佳温度”一文看到说味精在温度超过120 ℃时,就会产生焦谷氨酸钠,而且这种物质还具有一定的毒性。可本人在《中国烹饪》1996年第2期烹调技术一栏中的“味精的更新年代及科学应用”一文中看到味精可高温下添加,而且所产生的焦谷氨酸钠是一种无鲜味的物质,并且它又是无毒的。看完此文后,我有些被搞糊涂了,在此想问一下味精在高温下所产生的焦谷氨酸钠,到底有没有毒,一位忠诚的读者期待您的来信答复。山西大同读者陈鹏
  
  陈鹏读者:
  您好!关于味精在高温下长时间烧煮所产生的焦谷氨酸钠是否有毒问题,目前尚无权威定论。一说无毒论,如您所指《中国烹饪》1996年第2期“味精的更新年代及科学应用”一文中,说它“无鲜味”又“是无毒的”;另一说为有毒论,据江苏省科技出版社1992年版《生活小窍门大全》一书中谈到用味精的正确方法,第一就是忌高热。它说“味精在高温下烧煮时间过长,会分解成焦谷氨酸钠,不仅失去鲜味,而且会产生有毒物质。一般以80 ℃为宜。菜肴烧熟快起锅时加入最好。”
  由此看来,味精不宜在高温下烧煮已成定论,厨师们亦均无高温烧煮菜肴时加味精的习惯。加味精的目的是为了菜肴提鲜,如果无鲜味可言,即使无毒又何须添加。
  供您参考。——编者
其他文献
宜兴紫砂壶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辉煌于当代,其造型简练大方,色泽淳朴素雅,富有感性美和意韵美,长期享誉海内外.自问世以来,既有东坡居士“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情趣,又有曼
初见邓磊是在今年的8月,黑龙江连降暴雨,松花江洪峰过境.佳木斯市防汛形势严峻。来到通河县五谷倍合农民专业合作社,邓磊正与仍从事农资经营的老朋友讨论汛情,在那场天灾中,通河县
太咸:煮汤时,不慎放多了盐,又不宜加水时,可将一个洗净的生土豆或一块豆腐放入汤内,可使汤变淡;或将一把大米或面粉用布包起来放入汤内,也可使汤变淡。  太酸:醋放多了,可将一只松花蛋捣烂加入汤内,能有效地减少酸味。  太辣:炒菜时加辣椒太多了,可放入一个鸡蛋同炒,辣味可以减少。  太苦:瓜太苦时,滴入少许白醋,可将苦味除去或减轻。  太腻:汤过于油腻,将少量紫菜在火上烤一下,撒入汤中,可除去腻。  
葡萄又名蒲桃、蒲萄、蒲陶、草龙珠、山葫芦,被称为世界四大名果之一。我国食用葡萄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早在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就对葡萄爱如至宝,赞葡萄云:“甘而不饴,酸而不酢,冷而不寒,味长汁多”,又云:“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耶﹖”唐韩愈曾写下咏马乳葡萄的诗:“若将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葡萄品种繁多,有龙眼葡萄、无核白葡萄、牛奶葡萄、黑鸡心葡萄等。  葡萄以果梗清鲜,表面果粉完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