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古今怨恨体验之比较*--兼论中国现代文学怨恨体验的独特性

来源 :新疆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an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的怨恨侧重个人心理发泄,而中国现代文学的怨恨是全民族全国民的心理体验,并具有反省忏悔意识。古希腊将爱恨看做推动世间万物发展变化的动因,基督教的爱恨具有宗教色彩,而中国现代文学的爱恨并无宗教含义。与西方现代学者从道德、伦理、哲学等多角度怨恨的研究不同,中国现代文学的怨恨主要视野是情感体验。与现代西方许多学者专注于怨恨本身理论的透视有别,中国现代文学的怨恨重点不在于理论思想探讨,而是人性深度剖析。
其他文献
《触目惊心91·6列车大劫案》。这里援引的案例,不在于它是中国铁路列车史上第一项特大抢劫案,而在于剖析犯罪分子如何能够轻而易举得逞——在犯罪肆虐时,数百名乘客当时
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在常规家庭小型化之外,还有一个数量庞大的因外出务工而形成的“非常规”家庭,这类“非常规”家庭在养老上具有什么特点,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文章对此提出
顺德农信是珠江三角洲一带规模最大的农联社之一,其AS400的银行综合业务系统运行稳定.随着业务量不断增长和业务种类的增多,农信社对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和优化调整,使AS400系
当今时代,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纪录片也成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便捷方式。纪录片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在对外交流过程中占据着的重要地位。本文以外交部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