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未定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实用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tt_step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病原未定型肝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以43例慢性乙型肝炎和30例急性乙型肝炎为对照组,对62例病原未定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比较病原未定型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肝组织学改变。结果 62例病原未定型肝炎患者发病以冬末及春季多见;发病年龄以青、中年(18岁~50岁)占92.2%;临床表现有急性和慢性,多数症状轻、肝病体征少;血清转氨酶水平呈轻、中度升高;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显示炎症轻;绝大多数预岳良好。结论 病原未定型肝炎的致病因子仍不清楚。
其他文献
科学的评价是学生成功的助推器。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对学生评价的方法,是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索的问题,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教育的革新促使我们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评价。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我们科学地利用评价,助推学生走向成功。    一、探讨课堂评价,激活学生的求知细胞    在数学课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科自身的
介绍了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方式,并给出了无刷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和初步的控制方案.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着人生的重大选择,一部分升学深造,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从此告别学校,以不同的方式就业,踏入了纷繁复杂而又竞争激烈的社会。那么如何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使他们踏入社会后能有所作为,是每位教师必须考虑的。所以,对中学生进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教育,就成了中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我结合生物教学谈一下对如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几点看法。    
目的总结戊型肝炎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临汾市104例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病原学特征和临床特点。结果本组戊型肝炎以临汾市人口密集的地区发病率较高,占76.9%,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