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煤热解预脱硫行为(Ⅰ)热解过程中硫的迁移

来源 :化工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热解或部分气化产生可直接用于燃烧的低硫半焦,这一煤燃前预脱硫技术是实现煤炭高效、低污染利用的理想途径之一.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兖州煤进行了热解脱硫的研究,在TPD-FPD在线分析装置上分析了兖州煤中硫在热解过程中向气相转移的主要动态特征.结果表明:700℃前,兖州煤中硫向气相的转移出现在两个显著的温度范围,分别在470℃和560℃左右.通过SEM-EDX和XPS光谱分析技术对兖州原煤及其热解半焦中硫的形态及形貌进行了剖析,发现兖州原煤中黄铁矿主要与其他矿物伴生存在,而有机硫的分布极不均匀且
其他文献
化工过程中众多的测量变量信息通常可由少量的隐变量信息表达出来以便进行统计过程监视 .针对过程中所采集的数据往往存在一定的时间结构 (即过程不能满足独立同分布条件 )的情况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结构盲源信号分析的过程性能监控和故障诊断方法 ,以克服传统的统计过程分析的独立同分布要求 .通过对非等温连续搅拌反应器 (CSTR)的仿真研究表明 ,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为了与传统的独立成分分析 (ICA)方
用模拟闭塞电池法(O.C.)对青铜文物在模拟土壤溶液(0.028 mol·L-1 NaCl + 0.01 mol·L-1 Na2SO4+0.016 mol·L-1 NaHCO3)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清楚地演示了
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实验室中成功使光波在传播路线上停止了片刻。这项成果被认为有助于提高传统的光纤通信和数据传输技术,甚至可以帮助科学家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