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的不公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我抱怨英国没有绿叶菜吃,勤劳的亲戚朋友们都会热心建议“为什么不自己种”。且不说我对刨土灌园一无兴趣二无体力,就算我有心有力,在英国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也没有用武之地。英国的花园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吃的。
  一定年纪往上的亚洲人民,走到哪里都随身携带着耕种刨锄的全套武艺。以前在加拿大时,认识的华人朋友家里若有父母长住,个个都在后园种菜,而且所获极豐。一家人吃不完,往往惠及我这样的拐弯朋友。多伦多冬天漫长,夏季却阳光猛烈、万物生发。粮食蔬果一年收一次,也足称五谷丰登。怪不得英国人移民到新大陆,全都乐不思蜀,觉得找到了上帝专门为他们精选保留的沃土。留在身后的小岛只有灰蒙蒙的天空和冷飕飕的夏季,与之相比,北美大陆是真正的面包篮子。
  在阿尔及利亚长大的加缪从另一个角度讨论过这个问题。他很直白地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气候的不公。在他的散文集《置身于阳光与苦难之间》的一篇文章中,他认为自己是气候不公的受益者,在某个年纪得以“生活在豪奢之中,世间万物任我采摘,幕天席地睡在沙滩上,以水果为食,每天有一半时间在水中独自度过”。这本散文集的名字即意味着有阳光的地方就没有苦难。阿尔及利亚赤贫的阿拉伯人,与生活在巴黎灰色天空下贫民窟里的人相比,还不能算穷。可能正是因为受够了阴冷的灰蒙蒙的天空,英国人对热带土地的胃口贪得无厌。小小岛国占据了南亚又占据了非洲,直到蛇吞象吞不下被迫吐出来。到了这个年代,英国人在本乡本土受够了坏天气,就会把雨伞雨靴付之一炬,毅然决然奔赴澳大利亚,然后每天在脸书上晒蓝天白云沙滩和赤红脱皮的面颊。
  气候得天独厚的地方,人民是否就一年到头生活在幸福之中了呢?社会调查结果并不支持这种推想。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一多半都在北欧,也许他们真的找到了终极社会的和谐之道,并秘密发明了人造太阳。气候好的国家,人民一样有很多烦恼,不过有时候听起来像找骂的百万富翁。去年在以色列,被合作者请去他爸妈家吃饭。他爸妈的花园堪称枝繁叶茂,种着银光闪烁的橄榄树,果实累累的柠檬树;沿墙的玫瑰花开得都有饭碗大,夜色掩着也能看见红如酒、红如血。合作者的妈妈抱怨橄榄树每年结果,采收又累又烦,采得的橄榄要到处问着求着才能送出去。忽然想起去年朋友送了我几瓶室内培育的番茄幼苗,配偶珍而重之地种在后园,殷勤照看,结了三颗,留下的只有遗像。
  (刘振摘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周刊”图/兜子)

开怀篇

两个老外聊天


  一个说:“我真傻,第一次吃饺子还剥皮了。”
  另一个说:“你还好,我以为是吐核的。”

恋人散步


  一对恋人在公路上散步,迎面跑来一条疯狗,男的扔下女的撒腿就跑。
  女:你以前不是经常发誓说,为了我,你是不怕死的呀!
  男:可那条狗是活的呀!

养猫


  跟妈妈商量想养只猫。
  我:养久了你肯定就喜欢了,相信我!
  妈妈:我养你这么久都不喜欢,别说猫了。
其他文献
陕西人的文化,或者说陕西人的性格,有一个深深的默契:“亲不言谢”。  我们陕西关中方言是没有“谢谢”这两个字的,即没有面对面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用陕西话说:“谢谢你!”生活中对人说“谢谢”,就像唱戏一样。  用陕西话说“谢谢你!”或者“多谢”,听上去分别如普通话的读音:“歇歇腻”和“朵歇”,很像是秦腔戏里的路遇情节或者才子佳人之间的应答。生活中这么说,显得很滑稽。更主要的,是显得很假。  陕西人不会说
期刊
尬文化里面蕴含的,是部分人强烈想要表达自我、宣泄自我甚至自我嘲弄的冲动,就像《中国有嘻哈》里的嘻哈歌手一样,要的是一种“real”的态度,哪怕尴尬,至少满足了自己,而不是投他人所好,保持体面。  可惜,和过去流行的亚文化一样,尬文化也无法逃脱被营销包装的命运……  黄子韬刚出道时,主流观众给他贴上鲜肉、炒作、幼稚、巨婴的标签。  但就在这两年,尤其是随着《谈判官》与《这就是街舞》播出后,黄子韬一跃
期刊
Facebook危机爆发一周,国内的新闻已经涟漪散尽,毕竟Facebook跟我们也没太大关系。然而,大洋彼岸美国人的愤怒,却愈演愈烈。  连马斯克也怒删自己和旗下公司的Facehook主页,高调加入反Facebook大军。  “我们有责任保护你的信息,如果我们不能,就不配为你服务。”  扎克伯格买下四大报的巨幅广告版块,向公众道歉。  扎克伯格的公众形象,一向以淳朴和亲民著称。但是,你真会觉得,一
期刊
从前,一只寒鸦路过一处鸽舍,看到鸽子得到了很好的喂养和照顾,于是他就去将自己涂成白色,然后返回,让自己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rn因为他一直不出声,所以他们以为他是一只鸽子,
期刊
最近,《纽约时报》发布了一份报告。  报告是由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的学者和美国人口普查局共同研究的成果。  研究報告称:即便你出生在富裕的白人家庭,仍然很可能跌落到社会底层。而这一概率是多少呢?研究数据显示:20%。  中国老话说,富不过三代。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不过,看到这里,也有人心里纳闷,我们普通老百姓一直想着怎么突破自己的阶层壁垒,只求寒门也能出贵子。  但是从未注意到:那些占据着好的
期刊
你是属于理性还是感性呢?这道题通过你的潜意识了解隐藏版的自己,测试看看吧!第一眼你看到了什么?rnA.树 B.美女 C.鸟rn测试结果:rnA.树rn第一眼看到树的你,是表面平静内心沸
期刊
我是老爸老妈年逾四十才生的,老来得女的他将我宠上了天。我从小能上昂贵的兴趣班,周末有车接送,是同学眼中的“富二代”。女儿还这么小,我怎么能老呢  我知道,阔绰的家境都源自老爸的努力。出生在温州农村的他,16岁外出打拼,头脑活,能吃苦,会做生意。在没有“土豪”称呼的时候,人们叫他“乡镇企业家”。  老爸做生意也有失败的时候。记得有一次,他变卖所有家产还债之后,我们全家四口到杭州的城乡接合部租了一间小
期刊
1  家产200亿、坐拥明斯克航母的富二代戚帅来到最新一期的《奇葩大会》上吐槽,说自己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没有幸福感。  他说,自己作为身家百亿家族的唯一男性继承人,身居公司总经理的位置,但因为和父亲理念不一致,坦言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幸福感。  有人可能会质疑,这么有钱的富二代要什么有什么,还在纠结幸福感,是不是矫情?  一定是玩够了觉得无聊了吧?  但其实,戚帅是一个很拼命的富二代,父母对他要
期刊
最近我常常告诫自己:你别以为自己是特殊的,你就是一个普通的20岁的人,你不是娜塔莉·波特曼那样的天才,不要被外界的声音冲昏了头脑。你只是有点艺术细胞而已,论演戏和演技还早着呢。  只谈艺术天赋的话,一个20岁的人,哪怕他考上中戏,哪怕经过4年的专业训练,让他毕业后和随便在横店找的一个三五十岁的群众演员拼演技,多半都是拼不过的。因为他们長期在剧组耳濡目染,而且到了那个年纪,已经见过太多太多的事情,经
期刊
云南师范大学把国际化办学理念贯穿于学校办学的实践中,努力打造国际化办学特色.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现已成为云南省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接收院校、中国支持周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