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实践力的乡土地理课程设计——以“湘江之滨,古街新韵——太平老街”为例

来源 :地理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ucard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和方向,包括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四个要素。其中,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难以在培养的主阵地—课堂中得到落实和提升。虽然教育界提倡以研学旅行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但由于各地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并不能普遍实施。笔者根据乡土地理学生较熟悉、距离较近的特殊性,尝试让学生从地理的视角去看待身边的事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来解决实际当中的问题,并通过案例说明适当的参观、考察活动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给初中地理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何把握新教材进行课堂有效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遵循教材自身的组织架构原则,可能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存在
目前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突现了传统师范教育的缺陷.对目前师范院校教师的角色进行反思,提出适应新形势的师范院校教师的角色重建策略.
在很多有关数列的不等式中,题目给出了数列{an}的相邻项an+1与an的递推关系,要证明an在某个范围内.这类问题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则由递推关系所得ak+1关于以的代数式,可以把an看成是
任务型教学模式有其优点,也有其不足,尤其是在作为TEFL的我国广大农村中学中运用.文章作者从当地实际出发,针对在八步区首轮'义教'七年级英语实验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
《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第1、2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专辑,笔者通过仔细拜读,从中精选出命题材料,依据考试说明命制两道综合题,将广西的"甜美"奉献给各位读者。试题主要反映地
本文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开展"问题式教学"的教学建议和学业质量评价的价值取向,结合高中生学习"区域发展"之思维要求,提出了《区域主题探究》拓展性课程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农村现代化是实现小康的必由之路.本文认为农村现代化包括农村工业化;农村产业宏观多样化、微观专业化;农村城镇化;体制市场化;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教师通过对一系列范文及相关知识的讲授,使这一任务得以完成。很多语文教育者都有这样的共识: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的自身规律外,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与课文讲授紧密联系的课堂提问,不仅影响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