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年级的习作教学从文本中打开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szf222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阅读是理解吸收,习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基于这一认识,教师若巧妙地在阅读与习作之间架设“桥梁”,将文本中丰富的语言材料内化为孩子的语言,定将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唯有此,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有效地、全面地提高。
  【关键词】习得语言 习得技巧 巧妙练笔 读写结合 举一反三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86-02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关于写作,小学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写作”,重在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如何才能打开习作教学的这扇大门呢?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纵观整个小学阶段,孩子校内学习语文大量的时间是在上阅读课,不断阅读文本这一“范例”。教师若巧妙地在阅读与习作之间架设“桥梁”,将文本中丰富的语言材料内化为孩子的语言,定将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一、依托“范例”,习得语言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提出这样的要求: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依据课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摈弃分析式的阅读教学,将阅读教学作为习得语言的“主战场”,充分发挥文本的“范例”作用。
  1.习得词句
  细读中段的教材,不难发现编者对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视。以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的教材为例,每一课都要求学生积累一定的词语,教材后面特设了《词语表》,《我们的民族小学》要求积累的词语有19个,《金色的草地》有14个,《爬天都峰》有12个。课后还安排了积累句子的练习,如:我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了,你抄了哪些?《语文园地一》特设了“日积月累”。故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瞄准语言,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进行积累,充其“源”,得其“能”。这样孩子在习作时根据表达需要,便会迁移运用。
  下面以《灰雀》为例,谈谈在教学中怎样具体引导孩子积累词句。
  师:同学们,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灰雀的句子画上横线。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三只灰雀吗?说说感受吧。
  生1:灰雀非常惹人喜爱。
  生2:我喜欢灰雀的颜色,很美丽。
  生3:它们的叫声很好听。
  师:列宁喜欢吗?
  生:很喜欢,因为文中写了他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
  师:是的,孩子们,“仰望”这一个词用得多妙啊!让我们做上记号多读几遍记住它。
  师生一起观看课件,再次通过画面感受灰雀的可爱。
  师:请同学们把这三只灰雀牢牢地记在心里吧,请大家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
  孩子们通过“读——找——说——看——抄”,不但感受到灰雀的可爱,喜爱灰雀之情也油然而生,更乐于积累写灰雀样子的词句了。
  2.积累片段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不但要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还要积累精彩片段。故而在积累好词佳句的基础上,可引导孩子加强整段的读背抄写,积累整体的言语板块。如《爬天都峰》一课,课后就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读了第二自然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这一段抄下来。又如《赵州桥》这篇课文,第三自然段对栏板上龙的图案写得非常生动,教师在教学中就可让孩子积累下来。
  二、依托“范例”,习得技巧
  1.学习句式
  打开孩子的习作,常感到揪心,语言十分干瘪,甚至大量出现语句不通顺的现象,如何引导孩子把每句话写清楚写生动是我们中年级习作教学要把握的一个重点。在中年级的教材中,我们可发现许多比喻、拟人、甚至是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的句子,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让孩子学习这样的句式,感受文章语言的鲜活。如第五册《秋天的雨》可称得上是经典散文,第一自然段就巧妙的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把秋天的雨比作是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如: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孩子们在这些范文例句的引领下,也说出了:红红的苹果像一盏盏小灯笼,摇啊摇啊啊,送来了秋天的香甜。
  2.学习构段方式
  把握各学段的习作目标,中年级的习作教学在语句通顺的基础上要引导孩子写好一段话。精心选择教材读写结合点,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根据教材特点,引导孩子学习值得借鉴的构段方式,如“总分段式、总分总段式、分总段式、因果段式”等构段方法,给他们的习作以借鉴。第五册《赵州桥》的第二、第三自然段,就运用了总分手法;《秋天的雨》前四个自然段也都用了总分段式……教师在教学这样的段落时,就巧妙地带着孩子通过阅读感知文本的构段方式,在练笔中实践。如学习《翠鸟》一课,学完第一自然段后,教师就引导孩子学着同样的总分段式,仿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如此结合“范例”反复实践,文本的构段方式自然也被孩子们有效地运用、定格和“固化”,成为他们的习作技巧。
  三、依托“范例”,巧妙练笔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凭借教材,习得技巧,并要落实在习作的实践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仿写片段
  中年级的教材中有许多值得学生仿写的段落,教师可大胆结合阅读这一场地进行习作仿写训练,给学生一个实践过程。如第五册《盘古开天地》这一课出现了这样的一段话: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文本描绘的画面已根植于学生脑海中,文本中美的语言、美的词语已不自觉地成为学生仿照的样子,所以在学生的笔下,文字秀美、灵动的片段就诞生了: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头发变成了一根根柔软的柳树;他的耳朵变成了五彩缤纷的贝壳;他的眉毛变成了弯弯的月亮;他的眼睛变成了无数颗闪亮的星星;他的牙齿变成了奇形怪状的石头;他的汗毛变成了一座座的高山……
  2.补充空白
  每一篇课文都有“空白”,教师在教学是利用这些“空白”,进行“补白”训练,启迪学生的思维,这样的练笔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彰显学生的个性。如《给予树》这篇课文,文中写到金吉娅省下二十美元的钱给小女孩买礼物,这时教师可引发孩子想想小女孩收到礼物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借此设计一个补白训练:请你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这样既锻炼了习作能力,又帮助学生体会到金吉娅的爱心。
  3.续写结尾
  有的课文结尾意犹未尽,利用这样的课文,引导学生进行续写,也是别样的练写方式。如学完《高尔基》这篇课文时,教师可顺着结尾设计这样的悬念:男孩再次来到高尔基的家里,会发生怎样的事情,请你接着往下写。学生的灵性就在这样的训练中不断飞扬起来。
  4.改写片段
  改写片段,既基于文本,又有别于文本;既依托于文本,又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
  总之,在阅读中习得方法,有效利用文本这一“范例”打开习作教学的窗口,在习作中落实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快速消费品公司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需要取得竞争优势,各公司都将供应链管理作为获得竞争优势的突破点。供应链的核心是确保供应链各个相关环节之间可
【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专门技术人才的摇篮,为使高职院校社会前景更好,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力争达到“德才兼备”。高职院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加倡导人性化教育,就此笔者从四方面探究教育策略即:坚持人性化管理,培养良好品格;坚持榜样化教育,培养正确信念;坚持真情化疏导,培养高尚情操;坚持自主性管理,培养健康心理。希望本研究能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帮助,从而为社会培养思想高尚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了“生产中心论”、“销售中心论”、“利润中心论”,最终发展为“客户中心论”,客户成了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实践证明,客户保持率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经营状
上个世纪以来,理论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以及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实践应用都表明:内部控制在提升组织运行效率、降低组织风险、保护资产安全以及确保遵循相关法规等方面能够起到十
为实现C/S与B/S混合架构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在传统C/S架构综合监控系统基础上,利用传统综合监控系统实时库平台提供的数据读写接口方法以及SuperSocket,扩展出B/S架构综合监
【摘要】随着初中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初中政治教学应该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转变学习方式,进而促进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转变,提高他们的政治学习。本文从初中学生政治学习的现状出发,结合教学实际,深入探究和提出了促进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 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
狭义的教学情境,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高效课堂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新课改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