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强奸,母无视”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xin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正儿子不吃亏”,这恐怕是中国很多男孩父母对孩子两性问题的想法。相对来说,在两性问题方面,男孩较女孩占有优势,古时有三妻四妾,现时有“小三小四”,这是中国从男权主义时代遗留下来的思想糟粕,是很多父母在男孩性教育上总认为“男孩不吃亏”的根源,也是很多家庭在男孩性教育方面偏离正道的重要社会因素。
  不论男孩、女孩都应秉持同样的性教育,那就是洁身自爱,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及身体并对此负责,也对他人的身体及人生负责,培养正确的感情观及责任心。不论男孩还是女孩的父母都应严守最后一道防线,或许我们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感情交往空间,但更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不仅是自己的儿子,也包括他人的女儿。请设身处地的为对方多想一点,虽然她不是你的女儿,但请用同一颗慈母的心待她,如果案件中的母亲为女孩多想一点,那么悲剧就不会发生。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即使是双方自愿,父母也应阻止。责任心是一个男孩长成参天大树的关键,青少年时期正是男孩重要的品格培养时期,如果这时他养成不负责任的恶习,那么你又怎能奢望他以后会负起家庭重担?此时,他对女孩不负责,将来就可能对父母不负责,对妻子不负责,对孩子不负责。
  莫道“儿子不吃亏”,一旦“吃亏”则无可挽回,男孩的“吃亏”不是身体,而是人格的影响,更加隐秘,却更加长久。媒体曾报道一名15岁少年带领不同的女友回家,家长不但不询问、劝导,反而认为自家的儿子“有本事”。后来少年未到法定结婚年龄,已当上“小爸爸”,且依然游手好闲,孩子母亲不辞而别,少年在企图卖掉亲生孩子的交易过程中落网。少年的父母一再说儿子“命苦”,埋怨“儿媳”无情,却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想法荒唐,教育失误,“儿媳”也是儿子荒唐行径的受害人。
  如何让男孩正确认识性与爱,树立责任心,需要男孩家长及社会更多的思考。对女孩的性教育可着重于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男孩的性教育则要更多地倾向于培养责任心而不是放纵自己的欲望。因为男孩的性冲动比女孩更早,自控能力是男孩需要学习的重要一课,如何进行男孩性教育亦是父母的重要一课。
其他文献
不经意间,家长们也许会发现,你的孩子已不再是那个需要你手把手教他握笔,缠着你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小不点,他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经超越了你。  著名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巴米德提出了“三喻文化”,即前喻文化,后代人必须向老年人学习才能生存;共喻文化,两代人互相学习才能生存和发展;后喻文化,老一代人则需要向年轻一代学习,社会才能进步。以前,我们的祖父母在年轻时代所学到的东西可能够用一辈子的,我们的父母在年轻
有些父母会带着孩子去办公室,一些人是因为没时间照顾孩子,另一些人则是希望借此让孩子学到职场发展的宝贵经验,或者从中认识到“付出才会有回报”的道理。  虽然很多父母希望孩子们到了办公室乖乖在角落里呆着,但是时间长了,孩子们会觉得无聊,进而到处捣乱。专家建议,带孩子上班时,假期里短时间的停留对小小孩最好;到了9岁或10岁,有些孩子会乐意在办公桌旁玩或者和同事玩,而不会影响父母工作;到了初中和高中,孩子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训练的工具,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事半功倍地掌握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将思维导图应用在阅读教学中、应用在习作训练中、应用在巩固语文基础知识中。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训练的工具,也是一种改变学习方式的利器”,它能够将色彩、图像、线条和逻
“我认为他应该多读书”、“我觉得他应该掌握更多的技能”……许多家长都凭借自己的经验给孩子的成长做规划,但是您的规划是否科学?笔者走访了一些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朋友,请他们来现身说法:工作中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孩子成长中哪些因素不可忽视?    不可忽视之1:    身体是1,其他财富是0  今年5月底,小林突然得到大学学弟晓朋去世的噩耗,他为这位才华横溢的学弟感到深深的惋惜。晓朋28岁就成为国家权威网
摘要:小學英语PEP教材Let’s learn大多是一些词汇课,词汇学习是整个单元英语话题学习的基础。Let’s learn中的词汇往往较散,操练起来较机械枯燥。那么,为达成词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究竟该抓住一些什么呢?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摸索,笔者认为应抓住这几样东西——明确教学目标,每个环节的开展应为之服务;设计一条主线避免词汇教学的一盘散沙;应在有交际意义的语境或句子中教词汇;呈现和操
当孩子成长的过程被有意无意地“扭曲”,我们又怎么能期望这个生命成长到一个理想的高度呢?    相关链接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孩子的家教问题上,很多人认为家长过多灌输经验和好恶,会抑制孩子的创造力。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此持相反态度。为什么有些父母喜欢将自己的经验与好恶大量灌输给孩子呢?调查中,76.2%的人首选“不想让孩子走弯路”,68.6%的人认为是“希望帮助孩子成长”,
人们一直以来都认为,恩威并施是教育孩子的良策,也就是孩子有错就罚,觉得这样可以培养出一个规规矩矩、不越雷池一步的乖孩子。但是我们却发现,这样做的结果是经常让孩子生出逆反心理,越发不好管教。是不是老师和父母们对于“纪律”一词从根本上产生了误解?美国心理学家罗斯·格林说,新的脑科学和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纠正孩子的错误,我们可以采用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新思路。  小威尔不再“人见人烦”  故事  一天,
一位妈妈的困惑最近发现女儿有一个问题,她每天早晨起来,待在洗漱间里半天都不出来,一开始我很担心,以为她在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事,后来有一次当我推开门的时候,发现她一直在镜子前面对着镜子微笑,做各种表情,给自己梳各种各样的发型。早上上学的时间非常紧张,她在镜子前面还这么浪费时间,我非常生气,当时就训了她。可是并没有奏效,一个月以后,她在书房里看书,我推门进去给她送牛奶,发现她正对着镜子咧着嘴笑,不知道她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利用团队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之间的依存关系越来越密切,分工也变得更加紧密。文章以红领巾广播站为例,研究利用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改革,总结出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策略,要求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进行自主实践活动。  关键词:团队合作;学生;实践能力;红领巾广播站  一、团队合作下的学生实践能力理论
Q我和丈夫教育孩子的意见不一致,他总是喜欢哄着孩子玩。孩子现在已经上六年级了,只知道玩,不知道学习。丈夫也带着孩子打篮球、踢足球等,但一遇到正事.比如做作业或者起床,包括开家长会,他就不管了!或者老师找家长谈话,他都不去,而是让我去。我感到很困惑,我这边急的风风火火,经常对他们两个人发脾气,而孩子的爸爸则不急不恼,和孩子一起在电脑前抢着玩游戏,却从来不谈学习,我都急死了。我该怎么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