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智慧,让数学课堂绽放光彩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__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是思维的课堂,每一个学生通过有效的引导和启发,都可以实现思想感悟和智慧积累。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力,让学生放飞智慧,使数学课堂成为思维的乐园,绽放智慧的光彩。现笔者根据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经历,分享一些个人经验和体会。
  一、创设情境,实现正迁移
  在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课堂情境创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教师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中找到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旧知和新知之间实现转化,获得学习的正向迁移。这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和根本,也是数学情境创设的本质所在。
  如在教学《购物问题的数量关系》这一内容时,我创设“到超市购买水笔”这个特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思考:怎么算总价格呢?学生先以自己的经验来计算:一支水笔的价格乘要买的水笔的数量,就是要付的钱。我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将这一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关系式:需要付的总价格=一支笔的价钱×笔的数量,接下来展示其他商品让学生推想购买过程并思考:买10套衣服怎么算总价格呢?买20斤鸡蛋呢?通过生活现象的积累,学生经过思考将其抽象为常见的等量关系式:总价=单价×数量。通过以上素材的组织与呈现,能够让学生结合生活探究数学知识,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有效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数学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创设具有含金量的数学情境,在情境中蕴含明确的数学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主动思考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形成知识的正向迁移。
  二、给予空间,提升思维力
  学生的思维力有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足够的耐心和鼓励,启发引导他们在足够的空间内展开探究,自主思考。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感悟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我做了这样的引导设计:想一想,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吗?学生巩固了旧知,由此获得新知建构的基础,并进行大胆猜想,认为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看看如何才能实现。学生动手剪开,然后拼接,经过操作之后,成功地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此时我让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两者的面积相等吗?怎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就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由此很快就可以推理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ah。也就是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
  在这样一个操作验证、推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了自己的空间来思考和探究,因而也就能够顺利完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此时我继续展开引导:我们在进行面积公式推导的时候,是采用了什么方法?你是如何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为长方形的面积?学生根据经历的整个流程,经过反思和总结,梳理出一个完整的问题解决策略:先提出猜想,再动手操作进行验证,接下来归纳推理(即平行四边形的底边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是长方形的宽),由此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最后,我引导学生写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用字母符号来表示,学生由此建构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模型,为数学建模思维积累了经验,也为下一步深入探究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公式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从以上教学环节可以看到,给予学生一段时间,教师允许并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这些都能够让学生释放潜能,树立信心,并最终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智慧生长浇灌雨露。
  三、经历过程,强化反思力
  每一个课堂都需要智慧的引领,教师要像带领学生探险那样,让每一个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经历整个惊心动魄的过程,而后获得深刻的体验,由此升华自己的思维,最终获得思维发展。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紧扣知识,设置反思总结的环节,让学生总结所学拓展新知。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内角和的整个推理过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讲授完推理过程之后,我出示题目,引导学生思考:根据你已经学过的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看能否找到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可以将正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吗?学生已经有了三角形内角和的基础,于是提出大胆猜测,要将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然后进行探索。很快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动手操作并进行推理,这样的一个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也是他们借助旧知,巩固旧知并在自我的新旧知识建构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也由此放飞了自己的智慧,将课堂当作了自己绽放光彩的舞台,从而体验到探索的快乐和思考的力量。
  显然,数学课堂是放飞智慧的课堂。教师作为领路人,一方面要给予学生充分尊重,另一方面则要充满智慧,运用智慧的手段引导和启迪学生,让他们乐于探究,勇于开发自己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用教师的智慧促进学生理性的飞扬,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智慧会在课堂上拔节生长。这是作为数学教师最乐于见到的美丽景色!?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已经逐渐成为主流消费方式。相较于传统消费方式,在网络购物过程中,消费者不仅能够便捷获取商品信息,同时也能够了解其他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
数学知识结构是数学认知结构赖以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客观依据,是用文字和符号详尽表达有关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认识成果的信息的。它表现为一个逻辑严密、结构相对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要形成这样的知识结构并能将其内化,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具备目标意识、思辨意识。  一、提高目标意识,构建知识结构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一节课的引领者,指导着一节课的方向,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过程的目标,可以说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生成性课程资源是在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而产生的,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是
国有中小企业转制使由于体制带来的形成人力资本的机制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必将促进职业企业家的生成,推动职业企业家市场的行程.本文就转制对经济运行机制、激励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