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元素钇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来源 :环境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92627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稀土元素钇对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三大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浓度的情况下,钇对细菌、真菌、放线菌均表现为刺激作用,最大刺激率,细菌为16.8%,真菌为31.1%,放线菌为41.8%,在高浓度下表现为抑制作用,外源稀土对三大微生物起抑制作用的临界浓度分别为1 000 mg/kg、500 mg/kg、500 mg/kg。而在土壤酶活方面,钇对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只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且在低浓度时下降的更为显著;钇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最大刺激率达到了54.8%,而在高浓度抑制,最大抑制率为23.3%,且产生抑制作用的临界浓度为1 000 mg/kg;而钇对脲酶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因此微生物指标可以用作稀土环境风险的判断指标。
其他文献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之剖析季云飞“捷外必先安内”政策,是蒋介石自九一八事变至西安事变前五年间,处理日本对华侵略与国内矛盾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长期以来,国内历史教
本文从毛泽东的理论创新与党的集体智慧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和演变。历史资料证明,毛泽东和党的其它领导人对于统一战线重要性的领悟有一个逐步
以华光潭梯级水电站和周公源梯级水电站的竣工验收调查为例,论述了水利水电工程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提出了目前调查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水利
目的应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自动红细胞沉降仪(DRAGONMEN2010,DR-2010和MONITOR-20,MO-20)与经典的魏氏法同时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评价DR-2010和MO-20自动红细胞沉降仪测定ESR
<正>中国国家领导人有关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得到美国高层的积极回应。探索形成大国关系的新模式,是未来中美两国共同努力的方向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中美
海上油田安防系统中的红外热像仪在有雾天气及夜间都可以对海底管缆区域进行有效的监视,具有全天候监视的优势。对基于红外热像仪的海上油田安防系统进行了设计,给出了系统的
目的观察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9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51例应用拜阿司匹林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白细胞(WBC)计数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8例发生细菌感染新生儿(感染组)及40例无感染病症新生儿(非感染组)进行血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