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角色扮演法复习生物分子知识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51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角色扮演法复习生物分子,可使知识趣味化、直观化、简单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复习课堂效率。
  关键词:角色扮演;生物大分子;体验
  在复习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根据复习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恰当利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使生物知识清晰化、趣味化、直观化、简单化,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复习课堂效率。
  一、 利用角色扮演法,使生物分子发现过程清晰化
  生物科学发展史是利用角色扮演进行复习很好的原材料,学生扮演当年的科学家,模拟科学家的思维进行科学史的复习。
  例如,在复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教学中,学生扮演科学家,身临其境,对问题进行探究。班级第一组和第四组学生站起来模拟南北大街上两边的高楼大厦,第二组和第三学生弯腰模拟南北大街上两边的大树弯向往街道中央长。我们看到城市南北大街上两边的大树都弯向往街道中央长,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弯向往街道中央长?弯曲生长的外因是什么?单侧光的感光部位在哪里?单侧光的作用部位又在哪里?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弯曲生长的内因是什么?内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单侧光作用下胚芽鞘生长素为什么会分布不均匀?扮演科学家进行实验设计,把一连串问题逐一解决,进一步明确了生长素是怎么被发现的。
  又如,在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教学中,学生先扮演格里菲思进行肺炎双球菌体内的转化实验,得出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是R型转化成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后扮演爱弗里进行肺炎双球菌体外的转化实验,得出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是DNA。再扮演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最后发现DNA是遗传物质。
  在利用角色扮演法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生物课程中的生物科学发展史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通过教师巧妙地引导,让学生换位思考,学会像科学家当年一样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以获得智慧和情感体验。
  二、 利用角色扮演法,使生物大分子结构直观化
  利用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温故知新,使学生在复习生物大分子结构更加形象化、直观化。
  例如,在复习《DNA分子的结构》的教学中,学生扮演脱氧核苷酸,左手握紧拳头呈宣誓状,代表磷酸基团,右手水平伸直代表堿基。每桌左边同学面向讲台,右边同学则背向讲台,一前一后站起来。接着同一列同学,上一位同学用左手抓住下一位后背左下方衣角,表示形成磷酸二酯键,同桌用右手相握手表示形成氢键。每组同学就组成了反向平行的DNA双链。上下两桌同学一左一右交错开来,扭动着身体,动态演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形成过程。
  又如,在复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中,让学生扮演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中的R基团是人的头部,H基(-H)是人的下肢,左手代表羧基(-COOH),右手代表氨基(-NH2),中心碳原子代表胸部。同学们一下子就把这个结构通式给掌握了。学生复习的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效果明显提高了。
  在复习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这个重点时,我要求全班同学都站起,每排相邻同学手牵手,一个同学用左手牵住另一个同学伸出的右手,牵手的地方就是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键,同时脱掉一分子水。两个同学手牵手形成二肽,多个同学手牵手形成多肽。利用角色扮演法使氨基酸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直观化。
  三、 利用角色扮演法,使生物大分子行为变化过程趣味化
  例如,在复习减数分裂过程,学生扮演染色体,双手与双脚并拢就是普通染色体,双手与双脚向两边张开表示染色体复制,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同桌扮演一对同源染色体,非同桌之间扮演非同源染色体。上下两桌四位同学为一组,同桌面对面站立模拟同源染色体联会,这样同桌就形成一个四分体,同桌之间对应手交叉表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一对在左边,另一对在右边,此时是减Ⅰ前期的四分体时期。通过学生扮演,互动、合作复习,增加了趣味性。
  四、 利用角色扮演法,使生物大分子之间的关系具体化
  例如,在复习《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教学中,请第一组同学扮演DNA,第二组同学扮演tRNA,第三组一部分同学扮演rRNA形成的核糖体,第三组位另一部分同学扮演DNA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第四组同学分别扮演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动态演示DNA自我复制、DNA转录形成mRNA和mRNA的翻译过程。
  总之,利用角色扮演法复习高中生物分子知识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化繁为简,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了复习课堂效率。
  作者简介:
  颜如规,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核心素养的内涵相关了解,并由此提出有效培养途径,希望可以在指导物理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關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内涵;培养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维度的界定:一是物理观念,二是科学思维,三是科学探究,四是科学态度与责任。这不仅从学科本身强调了对科学的追求探索精神,同时也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学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下手术应激对小儿内分泌激素及行为心理的影响。 方法:将40例鼾症患儿,随机分为局麻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分别在局麻或静吸复合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和
摘要:如今的社会对于高中生的整体要求都在逐渐提高,不但要高中生把握住专业的应用技能知识,对高中生的创造性,究查本领和科学素养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情境教学法的特征是活灵活现,有强大吸引力,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究查能力与人文素养。把情境教学法运用在高中生物课上,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与自主学习的巧妙方式。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课堂;生物  一、 引言  伴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教育的改革,大力宣传和倡导素质教育,尤其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各国纷纷讨论和研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方法,并提出了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自然学科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世界和科学,寻找合理的科学的解决问题办法。在自然科学的组成中,化学学科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同时更是提升学生自然科学和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手段。但是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高中生物教育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我们当老师的应当多积极参与教学的改革,应该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的理念,重新定位课堂教学的程序。我们这些教师勇敢地去转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多学习新时代适合当前的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有效率地增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建立起充满活力的课堂。搭建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方法对中美养老服务的文献信息进行挖掘分析,梳理近二十五年中美养老服务研究热点的发展脉络,比较中美养老服务的研究热点,探析我国对
摘要:初三化学是义务教育阶段最后开设的一门课程,这就使初中化学教学既有启蒙的性质又有考查选拔的作用,这个跨度非常大,给初中化学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对于初三学生而言,初中毕业考试是他们的首要目标。为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这个考验,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教学工作既要做好化学的启蒙教学,又要做好针对中考复习备考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考中找到好的平衡点才行。如何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把握好这三个环节,下面
摘要:化学是高中阶段的核心科目,全面的化学基础理论,趣味的丰富化学实验,还有诸多前沿的化学研究成果等,学生都可以在这一时期接触和学习。这不仅影响着学生中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对学生后续深入地学习和科研都有巨大帮助。也正因此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较为繁琐,学习难度也比较大,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高效教学成为大家追求的共同目标。  关键词:高中化学;时效性;课堂;实验;提问  化学是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