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祥欣公司”)在数字化猪场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获得的成果。
万物皆数,正如恩格斯说,任何一门科学的真正完善在于数学工具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时代开启,畜牧业正全面步入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时代。精准、实时、多维、全息的数据化云平台是猪场建立预警决策系统、打造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基础。
1 祥欣公司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历程
首先来回顾一下祥欣公司16年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历程。我们的数字化历程主要分成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0年开始,使用王希斌老师团队于1997年和1998年开发的GPS软件;第二阶段从2013年开始,使用王希斌老师从2010年开始领衔开发的KFNets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第三阶段从2015年开始,使用祥欣公司和互牧信息科技公司合作开发的CM猪场管理系统。最近,于2015年4月加入CM猪场管理系统的手机客户端。
GPS系统是我学习猪场软件开发的教科书。GPS系统给猪场管理带来了一次革命,将养猪带进信息管理时代。在这之前,我们需要整理各种报表,每到月底总结,就要翻阅大量报表,计算相关生产参数,当时甚至没有Excel。
GPS的使用奠定了祥欣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基石,是祥欣公司数据积累之源,而这些数据可追溯至2000年。GPS在祥欣公司2010年入选国家首批生猪核心育种场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时移世易。随着时代的发展,GPS系统的一些不足就暴露了出来。GPS是单机版,繁殖的数据库使系统容易出现崩溃。系统一旦崩溃,就会造成数据的灭失,将一天的工作化为乌有。
种猪企业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精细化生产、专业化育种、实时计划管控、可跟踪进销存、分级财务管控。KFnets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些需求,软件程序化更好,构架更合理。
但是在财务核算方面仍有不足。于是,祥欣公司和互牧信息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更适合猪场的管理平台。
1.1 互牧猪场管理系统
互牧猪场管理系统的逻辑构架见图1。
当软件开发完成后(PC端界面见图2),我们不得不正视,养猪人也是低头族的一员,因此又开发了手机客户端(手机App界面见图3),将平台加以补充和完善。
2 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路线及思考
2.1 猪场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平台
2.1.1 现有软件的缺点
我们不得不承认,软件都有其缺点,总结出来分为以下几点:
任性妄为——我写软件我做主,软件界面不友好,客户体验关注不够。
稀里糊涂——众里寻她千百度,软件录入、查询、报表功能错综复杂,效率低下。
不人性化——缺乏沟通无灵魂,软件功能死板、无灵魂,缺乏粘合度,软件与使用人缺乏互动,使用人之间缺乏互动,软件缺乏预警功能。
莫名其妙——数字打架很郁闷,相同猪场不同软件,报表结果差异大;相同猪场同一个软件,几个报表数字不相符、不能自圆其说。
僵尸软件——软件和管理2张皮,软件装了,钱花了,却变成了鸡肋;因为难用、无休止的BUG,最后沦落为月底报表查询器,不但没有指导生产,反而增加了工作量,很多猪场干脆使用Excel来记录统计生产数据。
国内流行的各种操作软件及平台十余种,从普及率、口碑角度对比,较好的有4~5种。虽然这些软件给猪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效率,但是,都存在明显缺陷。
2.1.2 理想的猪场管理软件
而我们猪场对管理软件功能的诉求:
精准——数据录入校验,算法科学,盘差为0;
实时——录入数据时效性、后台计算、3 s呈现;
多维——环比、同比,量、效、利全面呈现;
全息——数据图表化、可视化,可还原、分解、校正,预警分析全面透彻;
人性化——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上手,人际互动沟通,具有微信般的粘合度;使用软件像玩游戏,使操作人乐在其中、不离不弃。
KFNets的数据录入模式堪称行业经典——流程化,一目了然。
目前数据录入的发展方向是:引导、备忘、扫码、现场采集,我们的CM猪场管理软件就是以此构建的。
猪场想要的软件数据分析是:拨开迷雾,亮出结果,找出问题,对标预警,而不是单纯地比较高低。软件的使用是为了给猪场的生产管理带来便利和效益,而不是单纯地考核员工。软件要能呈现非生产天数、兽药疫苗库存等情况,并对此进行预警。
软件需要有灵魂:沟通互动、任务跟踪、目标达成,让不同的部门进行合理沟通和信息交流,对当日生产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度量目标的达成情况;并加入决策系统(构架见图4),让猪场决策简化为“YES”或“NO”。
2.2 CM猪场管理系统的优势
生产计划及预警功能促进生产经营效率和效益提升。
公司各层级信息更加对称,各层级关注点聚焦精确、权限清晰。
数据安全性、合理性、可视化水平提高;冗余信息被过滤,各层级关注点精准投放。
团队执行力、凝聚力提升。
员工与生产经营信息的粘合度增加,近乎微信的粘合度。
COPY一个副本卖给猪场,让我们循规蹈矩去使用的旧时代已经过去了。个性定制是大势所趋,平台的设计思路和方向要由猪场来主导。以前是他们忽悠我们,现在是我们指挥他们。软件、互联网没什么神秘和高大,它们只是工具,猪场不缺工具,我们需要的是听使唤的、趁手的工具。能跟猪场融合、跟我们吃住在一起的团队,才是我们愿意合作的对象,猪场信息化管理平台应该由我们来做主。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我们一直在路上,这个过程只有阶段目标,没有终极目标。在这条路上,每前进一步,效率效益都在提升。□□
万物皆数,正如恩格斯说,任何一门科学的真正完善在于数学工具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时代开启,畜牧业正全面步入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时代。精准、实时、多维、全息的数据化云平台是猪场建立预警决策系统、打造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基础。
1 祥欣公司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历程
首先来回顾一下祥欣公司16年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历程。我们的数字化历程主要分成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0年开始,使用王希斌老师团队于1997年和1998年开发的GPS软件;第二阶段从2013年开始,使用王希斌老师从2010年开始领衔开发的KFNets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第三阶段从2015年开始,使用祥欣公司和互牧信息科技公司合作开发的CM猪场管理系统。最近,于2015年4月加入CM猪场管理系统的手机客户端。
GPS系统是我学习猪场软件开发的教科书。GPS系统给猪场管理带来了一次革命,将养猪带进信息管理时代。在这之前,我们需要整理各种报表,每到月底总结,就要翻阅大量报表,计算相关生产参数,当时甚至没有Excel。
GPS的使用奠定了祥欣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基石,是祥欣公司数据积累之源,而这些数据可追溯至2000年。GPS在祥欣公司2010年入选国家首批生猪核心育种场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时移世易。随着时代的发展,GPS系统的一些不足就暴露了出来。GPS是单机版,繁殖的数据库使系统容易出现崩溃。系统一旦崩溃,就会造成数据的灭失,将一天的工作化为乌有。
种猪企业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精细化生产、专业化育种、实时计划管控、可跟踪进销存、分级财务管控。KFnets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些需求,软件程序化更好,构架更合理。
但是在财务核算方面仍有不足。于是,祥欣公司和互牧信息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更适合猪场的管理平台。
1.1 互牧猪场管理系统
互牧猪场管理系统的逻辑构架见图1。
当软件开发完成后(PC端界面见图2),我们不得不正视,养猪人也是低头族的一员,因此又开发了手机客户端(手机App界面见图3),将平台加以补充和完善。
2 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路线及思考
2.1 猪场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平台
2.1.1 现有软件的缺点
我们不得不承认,软件都有其缺点,总结出来分为以下几点:
任性妄为——我写软件我做主,软件界面不友好,客户体验关注不够。
稀里糊涂——众里寻她千百度,软件录入、查询、报表功能错综复杂,效率低下。
不人性化——缺乏沟通无灵魂,软件功能死板、无灵魂,缺乏粘合度,软件与使用人缺乏互动,使用人之间缺乏互动,软件缺乏预警功能。
莫名其妙——数字打架很郁闷,相同猪场不同软件,报表结果差异大;相同猪场同一个软件,几个报表数字不相符、不能自圆其说。
僵尸软件——软件和管理2张皮,软件装了,钱花了,却变成了鸡肋;因为难用、无休止的BUG,最后沦落为月底报表查询器,不但没有指导生产,反而增加了工作量,很多猪场干脆使用Excel来记录统计生产数据。
国内流行的各种操作软件及平台十余种,从普及率、口碑角度对比,较好的有4~5种。虽然这些软件给猪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效率,但是,都存在明显缺陷。
2.1.2 理想的猪场管理软件
而我们猪场对管理软件功能的诉求:
精准——数据录入校验,算法科学,盘差为0;
实时——录入数据时效性、后台计算、3 s呈现;
多维——环比、同比,量、效、利全面呈现;
全息——数据图表化、可视化,可还原、分解、校正,预警分析全面透彻;
人性化——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上手,人际互动沟通,具有微信般的粘合度;使用软件像玩游戏,使操作人乐在其中、不离不弃。
KFNets的数据录入模式堪称行业经典——流程化,一目了然。
目前数据录入的发展方向是:引导、备忘、扫码、现场采集,我们的CM猪场管理软件就是以此构建的。
猪场想要的软件数据分析是:拨开迷雾,亮出结果,找出问题,对标预警,而不是单纯地比较高低。软件的使用是为了给猪场的生产管理带来便利和效益,而不是单纯地考核员工。软件要能呈现非生产天数、兽药疫苗库存等情况,并对此进行预警。
软件需要有灵魂:沟通互动、任务跟踪、目标达成,让不同的部门进行合理沟通和信息交流,对当日生产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度量目标的达成情况;并加入决策系统(构架见图4),让猪场决策简化为“YES”或“NO”。
2.2 CM猪场管理系统的优势
生产计划及预警功能促进生产经营效率和效益提升。
公司各层级信息更加对称,各层级关注点聚焦精确、权限清晰。
数据安全性、合理性、可视化水平提高;冗余信息被过滤,各层级关注点精准投放。
团队执行力、凝聚力提升。
员工与生产经营信息的粘合度增加,近乎微信的粘合度。
COPY一个副本卖给猪场,让我们循规蹈矩去使用的旧时代已经过去了。个性定制是大势所趋,平台的设计思路和方向要由猪场来主导。以前是他们忽悠我们,现在是我们指挥他们。软件、互联网没什么神秘和高大,它们只是工具,猪场不缺工具,我们需要的是听使唤的、趁手的工具。能跟猪场融合、跟我们吃住在一起的团队,才是我们愿意合作的对象,猪场信息化管理平台应该由我们来做主。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我们一直在路上,这个过程只有阶段目标,没有终极目标。在这条路上,每前进一步,效率效益都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