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券商龙头座次还在不断修正。就在海通证券在市场一片喝彩中径自向上之时,中信证券的赶超行动和长期布局亦不可小觑。
2013年中期业绩快报显示,海通证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65亿元,同比增长31.59%,排名上市券商第一;中信证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11亿元,同比减少6.14%,居后。
赶超三因素
有分析师向记者细数了决定中信证券与海通证券短期业绩的三个主要因素。
首先,IPO暂停背景下,券商投行业务受阻,大型券商影响尤甚,对中信的影响要大于海通。2012年上半年,前者完成IPO项目11家,后者仅4家。2012年全年,中信承销业务净收入17.9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15.31%。海券则为6.5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19%。
其次,中信财务杠杆水平较高,发行短融和美元债券,利息支出增加且有汇率损失,而海通财务杠杆无明显提升。
再有,中信在创新业务布局和投入涉猎较广,而海通资金和资源则比较专一,融资融券等信用交易业务成为公司创新业务收入增长的稳固支持。
辉立证券指出,海通证券是最受益创新的大型创新类综合券商。海通的“两融业务”排名一直保持行业第一。从经验看,海通各项业务发展比较平衡,随着市场环境好转,其盈利将在未来出现明显增长。预计2013年末海通证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将大幅增长约37%至41亿元。
角逐仍在
7月,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海通证券母公司净利润1.93亿元,中信证券母公司为2.75亿元——角逐或长期存在。
按此前中信证券高层的说法,其正处于投入期、转型期,还没有到产出期。这是短期为改革、为转型付出的代价。
中银国际在研报中提出,未来,中信证券能否恢复龙头地位,一要看政策上IPO是否重启;二要控制成本;三看收购里昂证券能否为其海外业务扩张提供机会。
7月31日晚,中信证券公告称,中信证券收购里昂证券股权的交易于当日完成。中信证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全资拥有里昂证券。
至此,中信证券除了目前在中国内地及香港拥有的196个网点外,通过里昂证券的网络,业务范围还将覆盖美国、英国、日本、澳洲等主要市场,成为首家分支机构遍及全球的中国证券公司。早在2011年,里昂证券这家具有全球网络的公司,曾在中信证券H股发行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半年,里昂证券和华夏基金都将并入中信证券的报表。业内预期,这两项并购将使中信证券在下半年扭转被海通赶超的局面。届时,中信证券收入会大幅度提升,但对净利润要求也会更高。
东方证券王鸣飞表示,目前市面上的证券公司可简单分成四类:第一类是兼顾短期盈利和长期战略的证券公司;第二类是只着眼短期通过加杠杆提升盈利、长期战略尚不清晰的公司;第三类是不计较短期“傻钱”,仅仅着眼于长期战略的公司;最后一类公司对创新不闻不问,继续坚持走传统老路。
在四类公司中,东方证券最看好能兼顾短期盈利和长期战略的公司,这类公司通过融资融券、质押式购回等业务加杠杆,短期业绩显著好于同业,甚至在某些阶段业绩增长能够脱离资本市场波动,同时依靠加杠杆中积累的经验和盈利,努力实现长期战略。而海通证券、中信证券正是其中的重要标杆。
申银万国证券表示,与国内同行相比,海通证券的业务结构更加均衡,对A股市场涨跌的依赖较少。此外,海通的营业部地理分布更加均衡,这也为其创新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则表示,海通证券半年来业绩表现,源自于自有投资和信用融资业务的双驱动。在有限的杠杆水平下,公司更倾向于提升已有资金的使用效率,其自有资金收益率均逐年增加,并显著高于同类券商。
2013年中期业绩快报显示,海通证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65亿元,同比增长31.59%,排名上市券商第一;中信证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11亿元,同比减少6.14%,居后。
赶超三因素
有分析师向记者细数了决定中信证券与海通证券短期业绩的三个主要因素。
首先,IPO暂停背景下,券商投行业务受阻,大型券商影响尤甚,对中信的影响要大于海通。2012年上半年,前者完成IPO项目11家,后者仅4家。2012年全年,中信承销业务净收入17.9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15.31%。海券则为6.5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19%。
其次,中信财务杠杆水平较高,发行短融和美元债券,利息支出增加且有汇率损失,而海通财务杠杆无明显提升。
再有,中信在创新业务布局和投入涉猎较广,而海通资金和资源则比较专一,融资融券等信用交易业务成为公司创新业务收入增长的稳固支持。
辉立证券指出,海通证券是最受益创新的大型创新类综合券商。海通的“两融业务”排名一直保持行业第一。从经验看,海通各项业务发展比较平衡,随着市场环境好转,其盈利将在未来出现明显增长。预计2013年末海通证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将大幅增长约37%至41亿元。
角逐仍在
7月,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海通证券母公司净利润1.93亿元,中信证券母公司为2.75亿元——角逐或长期存在。
按此前中信证券高层的说法,其正处于投入期、转型期,还没有到产出期。这是短期为改革、为转型付出的代价。
中银国际在研报中提出,未来,中信证券能否恢复龙头地位,一要看政策上IPO是否重启;二要控制成本;三看收购里昂证券能否为其海外业务扩张提供机会。
7月31日晚,中信证券公告称,中信证券收购里昂证券股权的交易于当日完成。中信证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全资拥有里昂证券。
至此,中信证券除了目前在中国内地及香港拥有的196个网点外,通过里昂证券的网络,业务范围还将覆盖美国、英国、日本、澳洲等主要市场,成为首家分支机构遍及全球的中国证券公司。早在2011年,里昂证券这家具有全球网络的公司,曾在中信证券H股发行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半年,里昂证券和华夏基金都将并入中信证券的报表。业内预期,这两项并购将使中信证券在下半年扭转被海通赶超的局面。届时,中信证券收入会大幅度提升,但对净利润要求也会更高。
东方证券王鸣飞表示,目前市面上的证券公司可简单分成四类:第一类是兼顾短期盈利和长期战略的证券公司;第二类是只着眼短期通过加杠杆提升盈利、长期战略尚不清晰的公司;第三类是不计较短期“傻钱”,仅仅着眼于长期战略的公司;最后一类公司对创新不闻不问,继续坚持走传统老路。
在四类公司中,东方证券最看好能兼顾短期盈利和长期战略的公司,这类公司通过融资融券、质押式购回等业务加杠杆,短期业绩显著好于同业,甚至在某些阶段业绩增长能够脱离资本市场波动,同时依靠加杠杆中积累的经验和盈利,努力实现长期战略。而海通证券、中信证券正是其中的重要标杆。
申银万国证券表示,与国内同行相比,海通证券的业务结构更加均衡,对A股市场涨跌的依赖较少。此外,海通的营业部地理分布更加均衡,这也为其创新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则表示,海通证券半年来业绩表现,源自于自有投资和信用融资业务的双驱动。在有限的杠杆水平下,公司更倾向于提升已有资金的使用效率,其自有资金收益率均逐年增加,并显著高于同类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