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定女王”郭培把裙子做成艺术品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yleeDak_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1月12日,郭培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摄)

  玫瑰坊里金发碧眼的模特出出进进,每个人都瘦得像在飘着走,充分说明这是一个先天门槛很高的行业。《环球人物》记者联想到郭培不久前拍卖的那件黄金嫁衣——通体金线刺绣、耗时6年、采用30多种刺绣技法手工完成。在10月29日举办的伦敦苏富比“点石成金”拍卖会上,这件衣服以37.5万英镑(约合34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中国第一代科班出身的服装设计师、北京奥运会颁奖礼服设计者、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公会(简称巴黎高定公会)唯一的中国受邀会员……郭培33年的职业生涯获得了很多荣誉,但在她自己心中,最珍贵、最有价值的动力之源,始终是儿时那个简单而纯粹的“美”梦。

“像运动员刚站上起跑线”


  10年前,郭培还不太清楚究竟什么叫高级定制,而今天,她已经被外界冠以“中国高定第一人”的称号。
  2009年11月,郭培在国家体育馆开启的“一千零二夜”时装发布会引起了国际时装界的关注。她大量采用施华洛世奇元素以及各种珍贵蕾丝、奢华皮草、手工绣花、金属镂空,组合成异域纹饰,一件件胜似珠宝的时装散发着梦幻色彩,展示着东方设计师的想象力以及在服装上可能达到的工艺极限。郭培也一下子被推到了高定设计师的位置上。
  宏大而极致,一直是郭培的风格。她的得意之作“大金”礼服,裙摆长5米,由300名绣工耗费5万小时完成。因为工艺复杂、缝制过厚,最后连针都很难扎进去,绣工的手都被扎破了,不得不用鉗子和镊子去拔,一根针缝不了几下就折断了。
  2015年5月,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慈善舞会上,国际巨星蕾哈娜穿着郭培设计的礼服“大黄袍”亮相红毯,惊艳了整个时装界,其照片在网络上获得了数亿次点击量。2016年,郭培登上了巴黎高定时装周这个国际服装设计界的最高舞台。
  “我在这行工作了几十年,才领悟高定是什么。大部分服装设计不是艺术,但最顶尖的高级定制服装是艺术品和收藏品。几十年前,有人预言高定即将灭亡,但直到今天她还活着。因为她代表了人类在服装上所能达到的极致高度,从面料到手工技术,都是金字塔的塔尖。”
  巴黎高定公会成立150多年来只有21位终身会员,其中包括迪奥、香奈儿、纪梵希等已故大师。此外还有10多名受邀会员,郭培是其中唯一一位中国籍设计师。
  “再有一些积累,我就有资格申请终身会员了,这也是我的目标。我希望自己的品牌能传递设计精神。”郭培说。
2019年10月,郭培设计的黄金嫁衣在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拍卖。

  入行33年,郭培仍无倦怠感。在她看来,真正热爱的事业不是人生的某一个阶段,而是一生的追求。
  “干到五六十岁就不再干的是工作,而你永远放弃不了的才是事业。我从没想过自己什么时候退休,对我而言,人生最快乐、最幸福的就是把这份事业做下去。”
  郭培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10年完全是在学习,第二个10年是实践、积累经验,第三个10年才有所成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像一个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之前已经训练了很久,我觉得自己现在好像刚刚站上起跑线,离终点还很远。”
  正如中国的高定也刚刚起步一样。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对郭培说,现在去国外参加国际活动时,觉得不能再穿外国品牌,而要穿中国自己的品牌。
  “这是非常好的开始。以前我们认为拿个外国大牌包,好像够上了西方的审美,人家就会高看一眼,觉得你是中国人里面混得不错的。现在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了更多自信,在情感上对国家、民族有了更深的认同,觉得用外国品牌反而拉低了我们作为中国人的高度。”
  郭培觉得,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中国的民族品牌仍在扎根阶段,只有扎得深,未来才能长得茂盛。这个过程不能急,要让消费者和品牌一起成长。

纯真年代的大裙子梦


  郭培特别喜欢龙和凤,这两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她的很多作品里都是主角。
  “我还坐在婴儿车里的时候,经常被外婆推着去日坛公园散步。从幼儿园到小学,每天吃完晚饭,我们都会去周边的古代园林里逛一逛,欣赏那些雕梁画栋。龙和凤的形象可能就是这样在不经意间融入血液中的。”郭培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因为母亲有眼疾、视力不佳,郭培童年大部分时间都与外婆在一起。每天晚上睡觉前,外婆都会讲自己年轻时候做衣服的故事——花是怎么绣的,蝴蝶是怎么绣的……郭培听得津津有味。
  “我总是一遍遍地问,外婆就一遍遍地讲。什么颜色的线,泛着怎样的光彩。丝绸成了我小时候认为最美的面料。外婆在我心底种下了一颗种子,我从没想过自己除了服装以外还有什么其他想做的事。”
  1982年,郭培告诉妈妈,自己要报考北京第二轻工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妈妈的第一句话是:“服装还需要设计吗?”邻居们的反应则是:“那不就是裁缝吗?”
  当时的中国改革开放不久,时尚这个词还没有出现。郭培对未来并没有什么高远的设想,只是根据个人爱好选择了这个领域。她心里有一个做“大裙子”的梦想,就像电影《乱世佳人》《茜茜公主》的女主角穿的那样。1986年毕业前夕,郭培决定要做一条真正的大裙子,尽管她当时并不知道怎么做。
  “我问老师,裙子这么大,里面放了什么?老师说,我也不知道,你去人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吧,女演员演话剧的时候,我见她们穿过大裙子。”
其他文献
春秋时代,很长时间里楚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强国,但到了春秋末期,楚国却遭遇了一场大劫难。  祸根,是楚平王时代埋下的。《史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楚平王派费无忌到秦国为太子建娶亲,费无忌发现秦国公主长得非常美,就赶回来向平王建议:“大王可以自己娶了这位公主,以后再给太子另娶个媳妇,就是了。”平王听从了。  这一来,费无忌就和太子结了仇。他担心平王一旦去世,太子即位,就会杀掉自己,于是建议平王,派太子
印度与周边国家地图。  就在对中国加勒万河谷发起挑衅的同时,印度还在四处惹事——6月16日,巴基斯坦武装部队在推特上发文称,印度违反了两国停火协议,对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控制边界沿线开火,且印度开火滥射时以平民为目标,导致1名平民受伤。5天后,巴基斯坦军方报告称,印度军队再次违反停火协议,于前一天晚上朝巴方开火,导致一名13岁女童死亡,女童母亲和兄弟受伤。印度则指责巴基斯坦开火在先。  而在此前不
脱欧实现之际,约翰逊在国家5G建设问题上的决策很务实,也不失胆略。  1月31日,经过3年多折腾的英国终于正式脱离欧盟。此前一天,欧洲议会表决通过英国脱欧协议,许多议员唱起《友谊地久天长》送别英国。而英国首相约翰逊说:“这并非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接下来,英国进入为期11个月的过渡期,要与欧盟和美国谈判贸易协议,也要稳住经济。而就在正式脱欧前夕,英国作出了一个颇受关注的决定。1月28日,英国政
潘庆和汽车打了30年交道,3年前成为捷豹路虎中国总裁、全球董事。他用“中国速度”来形容这3年的感受。“在这个岗位上3年的经历,等于在一个成熟的西方市场工作7年到10年:从高速增长,到出现下滑,再到销量的重新回升。”  2018年,曾经顺风顺水的捷豹路虎遭遇了市场严寒,销量下滑,潘庆临危受命,出任联合机构(IMSS)代理总裁,亲自抓销售。“到2019年底,我们看到两个结果:经销商全网平均实现了盈利,
杰克·韦尔奇。1935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伊利诺斯大学化学工程博士,1960年进入通用电气工作,1980年任通用电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2001年卸任,被誉为“全球第一CEO”。  近年来,只要翻开管理学培训的教材,有几个主题总是处在重要地位,如学习型组织、全球化和电子商务,而“传奇经理人”杰克·韦尔奇是力推这些理论的集大成者。  每个时代都会产生很多星辰,韦尔奇无疑是耀眼的一颗。作为通用电气(
8月30日,小河在北京市东城区纳福胡同13号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小河首張专辑《飞的高的鸟不落在跑不快的牛的背上》封面。  “刚到北京的时候,别人问我叫啥,我说叫何国锋,大家很难记住全名,就老叫我‘小何小何’的。”民谣歌手小河对《环球人物》记者说,“说到小何,很容易想到村里的一条河,我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一身黑色衣服,一头白色短发,小河眼睛大大的,语气平和,谈起以前的经历
青木信夫  青木信夫已经年近花甲了,今年是他来到中国的第十五个年头。父母在世时牵挂他,总是追问,“什么时候回日本?”而他却沉浸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对这里有着太多难以割舍的情感。  青木信夫把年富力强的时光都用在了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上。尽可能多地保护文化遗产,是他踏上中国土地那一刻起就树立的信念,也成了他十几年跨国生活的主旋律。他合作主持了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近日,专题片《一抓到底正风纪》详细披露秦岭违建别墅整治始末。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一个个阳奉阴违的细节,令人震惊,更发人警醒。  没有实打实的作风,就难有实打实的作为。秦岭违建别墅“清查不彻底、整而未治、禁而不絕”的背后,正是不良作风在作祟。在整治上弄虚作假,在督察上走马观花,形式主义走过场,官僚主义不作为,如此作风之下,“边整治、边违建”的结果,可想而知。  往深里看,不良作风是表现,不讲政治是
在《送你一颗子弹》10年后新版的跋文里,刘瑜一如既往地谦虚,但这次她不再以“人類”自居。  “但我哪知道这么多啊,我只是人类而已。”在学者刘瑜的诸多名言里,这句我记得最清。这是她的随笔集《送你一颗子弹》中第一篇里的一句,加上前后文,意思是说别人都在问她各种问题,指望她,一个文科博士,给出最贴切、最一针见血的回答。  不说“凡人”,而说“人类”,一个词见出刘瑜谦虚背后的真骄傲。这种骄傲既得体,又轻盈
英国人庄士敦有一本奇特的书——《紫禁城的黄昏》。他从1898年那场由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发动的戊戌变法,写到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但核心目的只为记录其中13年“紫禁城的黄昏时期”——始于中华民国建立的1912年初,终于1924年11月溥仪被迫迁离紫禁城。书里有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张勋复辟、冯玉祥逼宫等历史大事,也有溥仪配眼镜、装电话、剪辫子、民国总统送礼等趣闻掌故。在庄士敦笔下,曾经庄严恢宏的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