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gua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创新,确实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小学数学教学既关系到教师的水平提升,又关系到孩子的基础学习。创新小学教学就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共同进步的机会,将小学数学教育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对小学数学教学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是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权,第二是要基于小学学生的特点。把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结合起来行讨论,是一种科学求知精神的体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念内容创新
  
  一、数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素质教育提倡各科教学都要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观念,基础阶段的教育更是如此。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及其实践能力的提高等。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新教材的实践者,只有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才能充分地、准确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才能使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观念,在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并尊重和关心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二、教师要营造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氛围
  创新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脑力活动,它是我们发现新知识、新问题、新方法的过程。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创新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无从谈起。而在轻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会产生好奇心,激发自己的求知欲,进而形成创新意识。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展开想象、开阔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促进自己创新能力的形成。为学生营造创新学习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当打破师道尊严的模式,要充分尊重学生,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无拘无束,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教师要把自己放在指导者的位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见解,互相交流思想,进而激活自己的创新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鼓励学生探索多种解题思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其前提和基础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实践,探索多种解题思路,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能力,即让他们通过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就有能力通过这种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进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说,数学教师应当提倡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提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另外,要想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设置一些问题和悬念,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创新。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创新课堂教学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移动网络技术应用的范围非常广阔。当前的小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是非常丰富的。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远远超越教师和家长的想象。多媒体技术是一项综合性应用技术,具有直观、有趣、多彩、活泼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多媒体技术要求学校要具有一定的硬件的条件。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按动鼠标,学生一看就明白,教师省去了很多口舌,学生也省去了费力的、抽象的思考。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学生利用撕拼,折叠这些方法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因为纸张的问题,折叠方法的问题,总是很难达到预想效果,也就很难看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一结论。可是,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学生通过课件的演示看到撕拼,折叠,三个角拼在一起就是一个平角,平角就是180度,所以顺利地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
  五、通过教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不断创新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水平都不相同,因此,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同样的内容會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若一连几名学生均未答出,表明问题可能难了,或者几个学生均是一个层面水平,那就应采取调控措施。如果问题有难度,就应把问题分解或换个角度,降低难度;如果不是问题有难度,那就应该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并讲究一下回答顺序,这样,在同一个问题的答问中,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受益。同时,教师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对他们出现的错误,耐心地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去改正,增强他们学习教学的信心,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指导,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恰当的评价,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相信通过我们教师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美琳.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吕传楼.浅析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11:46
  [3]张海燕.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4]邓爱玲.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3,35:134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与改善。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在生活中除了追求各方面的物质要求之外,更多的是关注精神生活,对于建筑结构的整体性、美观性和实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就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而言,人们在工作中除了要求具备相关的居住功能、使用寿命之外更多的是关注房屋的美观性。外墙作为建筑工程的脸面,其在施工中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本文就目前常见的防渗外墙渗漏现象
写字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写字更是他们进一步更是他们认知世界的开始,通过写字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写字的技能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低年级学生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作文教学。不少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念仍然存在种种偏差,乃至方法陈旧,方式落后,未能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封闭式的习作教学和设置了各种条条框框的作文训练使学生的写作兴趣严重受挫,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眼下,学生作文程式化、成人化现象相当普遍,而反映少年儿童心声和童趣的作品少之又少。如何才能摆脱作文教学中的种种人为束缚,开创作文教学的新天地呢?我认为必须大胆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巧设课堂提问能大大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完成教学任务,问题的创设要围绕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展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关键点。本文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策略两个方面做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提问有效性思维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思维开始于问题,数学老师通过问题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堂课使用精彩的导入都会使学生如沐春风,想探究新的化学知识,引领学生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良好的导入就是要从激发学
应用数学去解决各类实际应用题时,首先要在阅读材料、理解题目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再利用数学知识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摘 要】如今,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建筑业也实现了新的发展,混凝土作为建筑物的主要材料,在施工中不仅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还受到不小的重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成为房屋建筑施工的关键,因此,文章着重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裂缝产生的原因做了分析,希望可以通过合理的措施,预防裂缝的产生,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避免因混凝土裂缝出现而产生的房屋安全问题的发展。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0.引言  
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难点,这与小学生创造力的欠缺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课外阅读加以重视,以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增加学生的知识量,为学生提高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越是到了初中年级越是“不喜欢”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来呢?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总是有人认为学不学对考试成绩影响无所谓呢?我想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我们初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