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妙趣横生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n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高中政治教学存在一系列弊端: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师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基于此,笔者认为高中政治教学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从导入角度和讲授角度去提升政治课程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才能获得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以生为本;妙趣横生
  在当前形势下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中政治课程新课标要求广大政治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实施与学生情趣一脉相承的教学方法,方能激发学生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导入设计趣味化
  古贤人柏拉图曾经说过:“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具有吸引力的课前导入不但能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的角色,积极认真地思考问题,最大限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若想设计一个妙趣横生的导入,就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对教材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有深入的了解,让“景”深深包含在情理之中,去拨动学生内心深处的琴弦,从而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兴趣。
  譬如在学习高二哲学部分时,它的理论较深奥,对于高二学生而言,在理解上具有很大的难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激发他们学习哲学的兴趣呢?趣味化的导入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发挥深入浅出的功效。实际上在哲学中蕴含着相当多的人生哲理,意蕴丰富的至理名言、古人的训诫之词、各种漫画、迥异不同的笑话、形象生动的故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所以,教师完全能够运用以实例为中心的导入法、以直观为中心的导入法、以引用名言为中心的导入法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知识的欲望,帮助他们以最佳的态势进入学习状态。
  譬如在讲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知识点时,我就引入了这样一则令人忍俊不禁的笑话《双方皆是挨饿的》进行导入:“一家小型饭店的门口挂着一则十分醒目的招牌:请到我们这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会挨饿。”如此妙趣横生的导入,不但能最大限度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让枯燥乏味的哲学形象生动起来,而且还能让学生通过这个笑话明白讲课的主旨:我们在认识事物与处理各种问题时,务必注重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客观联系,绝对不能无视事物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在讲述“主观能动性”这一知识点时,我巧妙引用了《孙子兵法》中的一些经典句子进行导入:“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以此让学生深刻理解主观能动性在实际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然而,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导入,务必遵循前后一致性的原则、启发性的原则、情感性的原则、针对性的原则、简明性的原则,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力争做到精简化与趣味化,最终让哲学课程的教学达到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讲授形象化
  从本质上而言,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深奥难懂、枯燥乏味,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完全集中注意力,很容易走神,更有甚者会呼呼大睡。由此可见,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法因为过于强调知识的讲授,没有注意课程讲授的生动性,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在这种情况下,高中政治教师务必深刻理解新课改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将生动形象的讲授融入课程教学,如此一来才能有效提升政治课程的吸引力。那么,怎样才能让政治课程的讲授变得形象生动呢?实质上要做到这点并非难事。以往不少政治课教师上课时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认为只要完成教学目的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的教学让本已枯燥的政治教学更显乏味。根据新课改理念,正确的做法是必须在政治课程的讲授中引入一些课外的趣味性知识,让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充分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感悟到政治课程中的趣味性,进而提升其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譬如在教学《经济常识》中的《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这一课时,我就充分联系现实生活,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迅速提升的事实讲述给学生听。通过这种结合具体实践的授课方法,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融为一体,进一步增强政治课程的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兴趣。
  三、结束语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必须坚决摒弃。作为新时代的高中政治教师,我们应充分理解新课标,着眼于政治课程的基本特点,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实施与新课改理念一脉相承的教学法,创设妙趣横生的教学情境,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保梅.论高中政治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6).
  [2]吴宝传.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刍议[J].科教文汇,2014,(29).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一系列教育改革项目的研发,“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走进课堂。微课是指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展示某些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简短的、完整的、不受空间限制的视频授课方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授课方式,微课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时空限制,具有教学时间短、内容精练等特点。本文主要介绍微课特点及其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如何应用以达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等目标。  关键词:
匆匆,太匆匆,三个月的“国培”生活已经过去,每天聆听学科前沿专家的不同精彩讲座,使我的思想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撞击,已有的思维模式和教学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发生着改变。以前,我一直认为教师的工作是卑微而得不到太多的个人价值体现的,所以很少能够从这份工作中获得太多的幸福感,可是,合肥师范学院李群教授的“教师的乐观,学生的成长”的讲座对我触动很大,它让我重新思考什么是幸福,做个幸福教师的重要性。  生活中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深深地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引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的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手段。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教学”这一环节便日益重要起来。成功的新课导入能迅速安定学生的学习情绪,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的新课导入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下面结合本人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针
摘 要:开展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就要正视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合唱教学的教授方法过于单调、学生参与合唱教学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在善于创设情境、合理选择演唱材料与动作、努力提高教师的合唱教学能力、积极开发合唱课程教学资源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其收到好的合唱教学成效。  关键词:音乐;教学;合唱  合作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适应、立足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新课程改革
2015年1月, 湖南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活动拉开帷幕。湖南省长沙县教研室将参赛的教学单元分发到各所学校,而学校安排我参加了这次教学比赛。开学初接到这个神圣的教学任务,我立即认真准备,积极查找资料,语文组召开全组教研会,最后我决定上《动物游戏之谜》。  这堂录像课的教学整体很顺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氛围轻松、和谐、融洽,摄像的两位工作人员也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这堂课是非常出色的。  
摘 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如何恰当地运用电子白板优化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结构,把历史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这需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历史课堂活力无限,实现课堂高效,才能真正起到技术服务于教学效果的目的,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电子白板;初中历史教学;学生主体;整合资源;互动教学  新课改要求体现学生主体,有利于不同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下面就结合本人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摘 要:就当前教学环境而言,高中政治课程实际上包含了三个方面: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一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与社会相关的讯息,以能够为其日后的成长做铺垫,二则是能够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总的来说,高中的政治课堂相对简洁化,理论性的东西比较多。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掌握其中的含义,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构建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模式。本文将对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作用予以肯定,并就其提出笔者认
摘 要:活动德育课程以活动的形式,在道德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向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的转化。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民六街小学(以下简称“新民六街小学”)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将活动德育课程作为学校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校特色项目——棋类活动构建活动德育课程,以棋促德,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观念与道德品质的转化,培养“三正少年”。  关键词:活动德育课程;棋类
体育新课标是中小学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突破原有的教学方法,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如下:  一、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探究成功性学习,使学生感到学习有动力,体会到相互间的关心和帮助,师生间在多维互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达到和谐进步的效果,使学生在合作精神和竞争态度中
摘 要:让学生能够快乐地阅读,并从读的过程中有所认知,得到更多新的感悟,从阅读中发现快乐,是“悦读”的一种体现。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养成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通过书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是值得教师们仔细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小学阅读教学的实际现状,针对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可参考的建议,以促进“悦读”教学的有效发展,让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