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道德素质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linsan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的性质要求教育工作者的一切活动都指向提高学生素质这一目标。道德素质在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中占有特殊地位,要求我们将它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语文学科担当提高道德素质的任务义不容辞,研究如何实施道德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 道德教育 语文教学 渗透 熏陶 实施
  
  思想品德素质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的道德素质又占有特殊地位。道德素质是一个具有各方面的道德品质的统称,是反映一个人的品德水平高低的标准。道德素质包括积极地为群体的发展与和谐而献身的群体意识;履行各种义务、对所有与自己有关的人负责的责任观念;关心爱护他人、助人为乐、成人之美、宽待他人的爱人思想;信任他人同时又诚实守信的诚信原则;无私奉献又不怕吃亏的献身精神;既自尊又尊重他人的尊重品质。道德素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一个人对他人、对群体、对社会的关心程度和献身精神,体现着他的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如此,只有可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重视素质教育就不能不重视思想品德教育,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更应该重视道德素质教育。
  那么,语文学科与道德素质的结合的必要性何在呢?
  首先,素质教育是以人为中心以社会为基础的主体教育,这一性质要求我们把在主体的整体素质中占特殊地位的道德素质放到优先和首要发展的位置。教育界一致认为,我们的教育要兼顾人的中心地位和社会的基础地位。通俗地说,就是既要创立一个美好的社会,又要塑造完美的人;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新人。而对人的素质的重视,必然要重视各种素质的前提——道德素质。因此,语文学科与道德素质这个点上的结合,是现今素质教育的性质决定的。
  其次,素质教育是多途经的整体教育,这一性质要求语文学科自觉承担起道德素质教育的任务。所谓多途径的整体教育,这里是指一切显形和隐性的教育、学科的和非学科的教育、课内的和课外的教育。显然,我们不能把道德素质教育完全推给某一学科、某一部门。而应当主动在本学科中组织内容,适时穿插。
  再者,素质教育是人人参与的全员教育,这一性质要求我们语文老师主动担负起这一“份内”任务。如果学生在素质教育课堂上听到的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要有集体主义观念,而在语文课堂上却在罚站和挨骂,听到的却是老师对班集体的嘲讽,我想教育效果必将大打折扣,甚至“资不低债”。因此,全员动手、各科动手,协调一致,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而语文学科具备丰厚的教育资源,岂能置身事外?
  最后,道德素质的提高,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内在要求。经过近些年关于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入,大家逐渐一致认识到,和谐教育环境的创设、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情绪智力的释放原来能使教育登堂入室,进入一个新境界。值得欣幸的是,这也一定程度上使我们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研究大大前进了一步。而近年来通过道德素质的培养,进而激发个体的能动性和情绪智力,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最终能够大大改善语文现状提高语文成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
  一、在教材教学中。利用人物形象渗透道德素质教育。每课时有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教学目标。在情感目标中道德素质占有一定比重。语文学科内容广博,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底蕴丰厚,课文中可以进行道德渗透的素材俯拾皆是。教学中我们当然要以主要教学目标为中心组织教学,但这并不排斥利用道德素质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一般地讲,渗透可以有以下四种方式:(一)讲课中顺手牵羊随机升华;(二)以单元总结的形式集中归纳评点;(三)即时口头作文评价闪光点;(四)对与生活现象相似的素材进行比较分析。
  二、在文学史知识和课文背景材料教学中进行熏陶感染。这些文学史知识和课文背景材料的道德因素更为丰富。“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仁爱有礼、尽忠尽职、恪尽孝道、深明大义、舍生取义、实事求是、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佳话千古流传,可以抓住中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去体会感受,使他们在赞许中接受、靠拢、模拟,最终达到提高道德素质的目的。
  三、在作文教学中实施道德素质教育。作文教学对于素质教育是大有用武之地。可以直接用作纠正认识上的误区。认识不清的可以加深,对优秀品德可加以体会进行抒发。近年来的作文教学甚至中考高考都毫不例外地证明了作文在道德素质的优势。当然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次考试作文所能实现的,更重要的是在平常。只要老师在平常设计作文教学时运用得当,就一定会一举多得的。
  四、语文教师用“现身说法”进行道德素质教育。或者说在道德素质教育上也是“身教重于言教”的。教学中评价他人时大讲集体主义、责任感、关心理解、诚实守信、无私奉献、尊重他人,而在个人言行上却马马虎虎、不负责任、言而无信、不思进取甚至体罚学生,那么,其教育效果必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是反面教材占了上风,学生的不道德言行占了上风。相反,如果老师言行一致,口中讲道德,行动中实现道德,那么,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以上四种途径是语文教学融入道德素质的主渠道,但是还有见个问题需要加以注意。
  一、语文学科毕竟有自己知识能力各方面的教学任务,它不是道德素质课。并不反对将道德素质和作文教学、课堂行为结合起来,但也不提倡每一节课每一次作文都与道德素质建立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分寸,讲求比例合适、恰如其分。
  二、渗透要有艺术性,不可生拉硬扯。叙述中精当的评点,讲评中适度的抒情,都能撞击出思想的火花,强有力地明白了讲,可能等同于说教。艺术性还体现在随机性,机会可以设计,机会更要把握。总之,心中得有这根弦。
  三、要求教师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学生模仿的对象往往是老师,所以老师的自我修炼就显得非常重要,从另一角度讲,老师言行一致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本身就是一种约束和督促。
  可以设想,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融入道德素质教育,就一定能在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从而为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制定实施褒贬不一,较普遍的观点认为这部法律在加强对劳动者保护倾斜的同时也兼顾了用人单位的利益,有利于稳定劳动关系,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解决了社会一些问题,比如解决了短期工问题,制止了滥用劳动合同试用期现象,加强了对弱势群体劳动者的保护等等。本文想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影响及企业的应对策略。 
期刊
【摘要】数据显示,新课标实施的近三年,学生高考失分最严重的是写作部分,平均分在15分左右,相对于40分的满分来说,无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有从事高中英语教学的教师都各尽其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果可以在基础训练阶段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从词、短语、句型方面提高利用率,定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能力 词 短语 句型 生活化的造句 利用率    2007年广东高考新课程改革将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新课程对普通高中政治教育进行了重新定位。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而提出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因此,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开展高中政治课有效教学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政治 有效教学 新课改    一、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新
摘要:在分析了当今网络信息传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遵循的原则,如何保障网络信息传播和安全。   关键词:网络信息;信息安全;信息传播;保障体系   随着网络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信息安全问题涉及到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信息安全涉及重大国家利益,是互联网经济的制高点,也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关键,发展信息安全技术是目前面临的迫切要求。如何
期刊
【摘要】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要求教师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本节课教学目标和原则,对一节课教学过程及效果给予自我反思评价。本文阐述了我进行自我反思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教学 自我反思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中的自我评价,是指教师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本节课教学目标和原则,对一节课教学过程及效果给予自我反思评价。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反思的:    一、反思教学目标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创新,乃民族之灵魂,社会要创新离不开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造素质。所谓创造素质,就是与创造有关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小学大多地处偏僻,信息相对闭塞,学生接触到的事物相对较少。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改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小学大多地处偏僻,信息相对闭塞,学生接触到的事物相对较少,读的书也基本是课本,这样学生的各方面都难以跟上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开展,开放式思想政治教学成为大家纷纷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通过对思想政治开放式教学的初步探索,本文就开放式思想政治教学的内涵和途径进行了阐述,以便提高思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  【关键词】开放式 教学 探索    一、时代呼唤“开放式思想政治教学”    (一)开放式教学的内含  所谓“思政开放式教学”,是指在思政教学指导思想上冲破“封闭式”的教学,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濮阳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
目的:分析在甲状腺结节治疗过程中应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林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