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讨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a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java语言已成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程序设计语言,根据作者近年来讲授《java程序设计》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java语言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浅谈几点java语言教学中的体会,以提高java语言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java语言教学手段阶段性实训项目综合实训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20172-01
  
  java作为现今主流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之一,越来越被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所重视,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分数低,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缺乏自学的意识,容易放弃,因此如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展具有创造力的教学活动,最终使他们成为真正的专业应用型人才,是当前计算机专业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下面针对java语言[1]的特点,结合作者近几年来讲授《java程序设计》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几点体会供读者思考。
  
  一、抓好前继课程《C程序设计》的教学
  
  作者所在的学校C程序设计开设一学年,前一学期理论与实训1:1,注重C语言语法及结构的掌握;后一学期增加实训时间,采用理论与实训1:2的教学模式,在此期间注重程序算法思路、模块化等编程思想的灌输与练习。经过一年的C语言编程训练,这些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能力,具备了从编程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了如何用C语言规范的解决具体问题。而java语言在基本语法上与C语言类似,因此,讲授《java程序设计》时联想C语言的语法结构能够使学生很快的入手。抓好C程序设计的教学可以使我们把java程序设计这门课的重点放在后面的面向对象思想等重要模块上,而从java语法中解脱出来,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较简单的把一些算法应用到java程序设计中。当然了,有条件的院校如果能够把C语言与数据结构结合教学更好。
  
  二、应用多种教学手段
  
  (一)教学过程中要演示程序运行结果,多设问。根据作者近几年的工作经验,发现高职校院的学生普遍上学习耐力较差。在传统的程序设计理论教学中,遵循的方式一般是讲授语法、语句、程序实例,这些程序实例一般情况下由老师讲解,分析结果,然后再开始下一个语法等知识点的介绍,在整个课堂上都没有“演示结果”这一项工作,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它会使学生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填鸭式”、“满堂灌”的现象,使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厌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讲完语法语句后,对于程序实例的结果,我们一般采取设问的方式供学生选择程序结果,如下面的程序:
  给学生二种选择:(1)a+b=9;(2)a+b=54;让学生举手示意各自的选择,然后演示最终的结果,使学生亲目所见;再把(a+b)的括号去掉,再给学生同样的答案进行选择,再演示结果,一目了然。因此演示程序结果不仅可以缓和课堂紧张的学习气氛,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权,让学生亲眼所见,心中有“底”,久而久之就不会对程序产生畏惧。
  (二)采用坡度式教学方法。在设计案例的时候,考虑前后照应的问题,每次增加一些难度或采用新的处理方法,这样的做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比如:求一个圆的面积。先求出一个给定半径的圆的面积,然后再扩展到通过键盘输入半径求圆的面积,最后再扩展到把圆的面积作为类的一个方法来实现。这样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的提高自己的知识。
  (三)合理的布置实训作业。每次的实训内容里要包括必做题和扩展题,难易结合。围绕理论课程讲授的知识点,必做题包括理论课所讲的重要知识点,可以通过多方面的题型来锻炼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对于必做题一定要做出来,避免程度差的学生课外时间不学,课堂内容又消化不了,造成学不会慢慢的对本门课程失去耐性;扩展题可以给出一些要扩张学生知识的程序,在理论课上对类似的扩展知识点已稍微提到了,但这些扩展题还需要学生自己查相应的资料,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自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组建学习小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的让学生把自己孤立起来苦思冥想,应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由于老师要辅导的学生很多,但精力有限,因此,组建学习小组是非常有必要的,也为期末的课程设计做好准备。通常一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从中挑出一名基础好的当小组长,这样建立一个小团队,老师定期指导或分配任务给小组长,小组长再转告或帮助其它小组成员,最终共同完成老师所分配的任务。
  
  三、开展好阶段性项目实训与综合项目实训
  
  根据java语言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模块教学,基本的大模块有图形用户界面、多线程、输入输出流、网络编程、数据库编程等。在每个大的模块后开展阶段性项目实训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在图形用户界面这一个模块里,可以选择记事本或计算器作为本阶段的项目;在多线程这一部分里,可以选择游戏俄罗斯方块作为阶段性实训项目。这些阶段性实训项目由学习小组课外时间完成,指导老师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及时解决学生在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及提示编程思路;最后老师应留足够的时间对这些内容进行评比,激发学生的自我竞争力。通过这些阶段性的实训项目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采用java语言来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最终的结果能使他们有成就感,从而提高自信心,增加学习兴趣。
  只有阶段性项目实训还不够,还应该有综合项目实训,即期末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应该尽量的包括整本书的所有知识点,一般我们选择信息管理系统,如排课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根据教学经验,作者认为期末至少停课两周的时间来单独完成课程设计,因为综合项目实训主要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数据库设计能力、文档编写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可交付的阶段成果为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和项目所需数据库及其对象,最终能够表现出他们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通过长时间的综合实训,学生能够学到比平时更多的东西,因此留足够的连续时间进行课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四、总结
  
  《 ava程序设计》这门课要让学生确定自己一定能学会java语言,并能采用java语言来处理一些实际问题,能做出来像样的中等项目,有成就感,最终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或以后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钱银中,java程序设计案例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苏健、翁文勇,java程序设计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24:147-149.
  [3]郑志村,《java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索[J].福建电脑,2008(9):213.
其他文献
[摘要]主要介绍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过程及方法,对数学知识应用作初步的概括,并归结出几种常用的数学模型,初步提出培养学生建模意识以及建立初等数学模型能力的思想。  [关键词]数学模型建模意识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20163-01    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时代发展和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人材的需要。素质教育的
稠油油田采出水回用热采锅炉给水技术是稠油开发的重要配套技术.本文结合欢三联污水深度处理工程,介绍了该项技术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以及生产运行情况,并对运行成本、经济
[摘要]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是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重要场所。结合高等院校的教学实际,建议应通过机房管理、队伍建设、维护管理等措施来提高计算机房的管理水平,保证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计算机房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20167-01    高等学校计算机实验室(机房)是“知识创新的源头,人才培养的基地”大学计算机实验室作为计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20169-01    发散思维实质上是创新和求异,创新是指找出事物则内在的联系,探索研究问题的新方法,克服因循守旧的消极思维定势的干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求异是指从同一问题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思考同一问题注重多途径、多方案;对求知的东西敢于大胆去设想,对已知的东西敢于提出异议,对陈规勇敢地突破。可见发散思
[摘要]高校体育理论课“口授+粉笔板书+挂图”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运用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多媒体进行教学,推动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现代化、社会化和多元化,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手段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体育理论课多媒体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20168-01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素质教育
[摘要]分析英语教学的形势,回归学生主体已成为现代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就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前、课上、课后怎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做较详细的阐述。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主体英语教学效能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