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电教媒体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为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活”起来,教学效率也随之提高。
  
  一、借助多媒体,激“活”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而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直接动力,但是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多媒体具有视听结合、形声并茂、生动活泼、形象直观、跨越时空的特点,生动可感的画面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探索欲强烈了,兴趣被激活了,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如学习课文《林海》一文时,课前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大兴安岭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学们兴致盎然,接着我又用语言描述:请大家上火车,在火车上,我们可以欣赏到旅途的美景。同时,我按下录音机键,教室里响起了“隆隆”的火车声,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坐上了火车,来到了大兴安岭,同学们又从屏幕上看到了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大兴安岭的岭真奇啊,大兴安岭的树真多啊……学生们置身于大兴安岭的美景中,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兴致高涨、聚精会神,怎能不乐于学习呢?
  
  二、借助多媒体,活跃课堂气氛
  
  进行新课的学习,枯燥的讲解,或者是煽情的演说,教师只注重书本,注重讲授,学生则只注重“收听”,缺乏动手空间和视觉空间。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又怎能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呢?但是,借助多媒体则能使教学更为生动形象,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它不仅优化教学过程、扩大知识面、打破时空界限、开阔视野,还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媒体的运用,就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牵动学生的思维。
  例如:我在讲《长城》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长城有关的图片、历史知识、与长城有关的音乐、课文朗读以及文中重点的字、词、句都整合到课件中,学生既可以从课件中领略到祖国的壮丽山河,又可以从历史的源源长河中,领略到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我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此外,学生还可以在欢快的背景音乐中,深刻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通过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学习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三、借助多媒体,点化难点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商讨设计课件,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
  语言文字作为描绘客观世界的符号,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特点。而多媒体可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将抽象、概括的文字转化为形象具体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难为易。如《鸟的天堂》中有一句“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引导学生理解“颤动”一词是个难点,“颤动”字面上可理解为“抖动”,光理解这些还不够,这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晨曦中,那翠绿、油亮的新叶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发亮的新叶……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用“颤动”一词进行说话训练。这样难点被破了,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借助多媒体,延伸知识点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使教学的形式有了根本的变化,还使语文教学从单一传授课本知识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使教学的内容更加多样化、开放化,如我在讲《草船借箭》一文时,彻底改变了以往只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中的重点字、词、句的传统做法,将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历史人物如诸葛亮、曹操、刘备、周瑜等人物的介绍、性格描述、人物形象以及《草船借箭》的多个视频片段一起整合到课件中,使学生的认知面不再局限于课文中那些单调枯燥的文字。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多角度、多层面上理解文中的思想内容,在愉悦的体验中感知知识、探究知识、接受知识。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总而言之,恰如其分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才能实现以媒传知、以媒生情,才能为学生认识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并为感官提供愉悦的刺激。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在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引导学生“学”;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授人之鱼,只食一餐,授人之渔,却终身受用。”教师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使他们在广阔空间中学会调适自己,适应社会,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笔者试图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
远程诊断系统让主机厂在后台得到并分析车辆售后相关数据,并为车主提供远程服务,其依赖于车辆通信模块和全车控制器的协作。Vector总线开发工具CANoe可以实现虚拟节点和真实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应仅被看成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运用好数学学习中的四大妙招,即“听、说、读、写”。    一、数学学习中的“听”    1、听老师上课  听老师上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学生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时的每一句话,更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
江泽民同志在《不断推进教育创新》一文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使他们有创新的冲动和萌芽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    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的樊笼中,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
近年来,空气源热水器以其明显的安全性、节能性、环保性逐渐被重视和应用,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设计了1个直热式空气源热水器恒温控制调节系统,其核心是采用2片C8051F340单片机通信来控制信号的输入与输出、温度调节与显示。该恒温控制系统智能性强,可根据用户需求在线设置目标出水温度,并通过实际出水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差值,自动调节进水量。在数字PID的基础上,加入了首次关阀、斜率控制与阀门跟踪,形成了适
由Gallager最早提出的比特翻转算法是LDPC码中最主要的硬判决译码算法。目前,在该原始比特翻转算法基础之上又相继涌现出了许多改进型的加权比特翻转算法,这些算法通过引入不
给学生一个创造的平台,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体验成功的机会,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课后再交流”这一句已是时下公开课中较盛行的课堂用语。当老师遇到一个“绊脚石”时,就用“课后再交流”这句话把“皮球”踢到了课后,究竟有多少问题是放在“课后再交流”的呢?笔者认为这种手段要不得。  [案例1]综合实践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教学片断  当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七巧板,学生会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