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技银行是为更好地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而专门成立的一种政策性专业银行。常州先后建立了四家科技银行,对当地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但科技银行的发展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对科技型企业支持作用。针对性科技银行在规模、业务模式、金融产品、风险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对策建议,以发挥科技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作用。
关键词:科技银行;现状;制约因素;对策;常州市
中图分类号:F8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94(2014)05-0021-04
为解决中小型科技企业缺少抵押品的难题,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开发与中小型科技企业相适应的融资产品和服务。[1]自2008年以来,我国部分商业银行经国家批准而设立起科技支行,为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做出贡献,并进一步开展创新性金融服务的探索。2011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快构建新型科技投融资体系”,同时指出“鼓励金融企业扩大科技贷款规模,设立专营机构,支持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科技企业债券等金融产品”,并把常州市列为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城市。
“科技银行”是指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专为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等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我国的科技支行被称为科技信贷专营机构,是商业银行的支行,与美国硅谷银行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不具备独立的法人实体资格,在诸多方面受商业银行总行的管理。[2]本文所述的常州市“科技银行”是指依托现有的商业银行而设立,进行相关金融业务创新的科技支行。
一、常州市科技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迅速,但数量规模仍相对较小
常州市积极响应江苏省大力发展“科技银行”的号召,四家商业银行陆续建立起科技支行,包括农行武进区科技支行、交行科教城科技支行、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常州高新区科技支行和工行常州科教城科技支行。这四家科技支行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常州市积极在全市高新产业集聚的地区设立起科技支行,发展速度较快、规模较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常州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常州市科技支行的数量与该行传统支行的悬殊较大,所占比重非常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常州市科技支行系统的不健全,力量薄弱,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促进作用也非常有限,因此,常州市仍需要大力发展科技支行,完善科技支行的金融服务体系。
(二)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但存在惜贷现象
常州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分为七大类,分别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以及物联网。科技支行的管理层虽然明确该支行成立是以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为目的,是面向创业期和成长初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银行机构,但由于科技创新企业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点,并没有将其作为经营重点,反而“规模歧视”现象仍然存在。在调研中发现,常州市的四家科技支行主要是为规模较大的科技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对成长后期和成熟期的企业进行投资,并没有将创业期的企业作为发展重点。常州市的科技支行还并没有摆脱传统商业银行运作的套路,只有雏形而并没有完成其“形”之下的实质内容。
(三)业务模式多样,产品有所创新,但效率低下
由于科技银行面临的较大风险和收益不确定性,因此其业务模式思路均是围绕风险控制来设计的。常州顺应“中国化”科技银行的潮流主要建立了三种模式,一是整合了政府的扶持力量,较为保守的“银行+政府”模式;二是具有一定风险性的“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贷联盟模式;三是“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的传统模式。银行方面根据处于不同时期的企业选择不同的业务模式。
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常州高新区科技支行科贷通“五个单独”——单独的专业服务团队、单独的质押贷款、单独的信贷流程、单独的人员考核机制、单独的风险容忍度。
工行常州科教城科技支行小企业金融面向小企业客户,可选择抵(质)押、保证以及信用方式,也可凭借真实交易背景及交易对手的信用轻松获得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
四家商业银行在科技银行服务业务的金融产品方面都有创新式之处。从表2可以看出,四家科技支行均建立了独立于普通银行贷款业务之外的机制,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在产品设计中,农行的“金科通”以及江南农村商业银行的“科贷通”中均含有知识产权质押这种担保方式,工行提出了信用方式担保,交行可用国债、存单等进行质押贷款。但是在实际业务操作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虽有初步发展,但由于银行内部缺乏专业的评估人才及技术,大多需要借助第三方中介机构开展,因此,该业务进展缓慢,并没有取得突破性地发展。而其他更具有风险的担保方式,如信用担保更是鲜有使用。
(四)强调风险控制、但风控机制不完善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性较高、收益较慢造成银行对其贷款的风险较大,科技支行在对企业放贷之前必须进行分析考察,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常州市四家科技支行都将风险控制作为保证银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立起合适的企业评估方式,采取组合业务分散风险,与外部专业团队进行合作共同控制风险,完善投资的退出机制。现有四家科技银行控制风险的方法均是通过政府或者风险投资机构等第三方的介入,共同承担风险,并没有在支行内部形成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依靠外部的风险控制系统容易造成风险评估与银行内部投资结构的不衔接,导致效率低下。同时,向外转移风险的机制也不够完善,制约了常州市科技支行的发展。
二、常州市科技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
常州市科技银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成立的时间较短,其在规模、业务模式、金融产品、风险机制等各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究其原因,既有金融机构自身的因素,也有政府、科技型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等方面的因素;既有政策层面的制约,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银行业务层面的制约。 (一)商业性抑制政策性的发挥
当前,“科技银行”均是以政策性和商业性并存的科技支行的形式发展,二者在目的上存在根本的差异,但却统一在银行这一经济主体中。常州市科技支行在处理二者的关系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利益的驱动,科技支行在运营中大多选择了商业性,而忽略政策性的发展,让商业性抑制了政策性的发展,没有将两者统一起来,而是延续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保守经营理念,更加注重安全性,造成了科技支行在执行时不愿意投资创业期和成长早期企业的“规模歧视”,也不愿采用信用担保等风险性较大的担保机制。
(二)金融系统创新力量不足
科技银行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系统的不断创新,而目前常州市的金融系统虽然发展较为繁荣,但创新能力仍然不足。作为金融系统分支的科技支行自然缺少对金融产品的深度研发,只停留在抵押和质押便止步不前。金融系统中其他的金融机构如风险投资机构、担保公司、投资基金等,在常州科技支行发展的过程当中扮演着风险分担的角色,它们缺乏创新力量,以传统的方式继续发展也是限制科技支行创新的因素。
(三)科技型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
科技型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财务管理方面。科技支行对许多前来申请贷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审核时发现,其内部管理松散,财务管理不规范、不明朗。这样财务制度模糊的企业若获得了贷款,在资金运营方面也将缺少监管,很容易导致资金的浪费等不良现象,同时也将增加科技支行对其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的成本。因此,常州市的四家科技支行都表示对于这种企业难以轻易放贷。此外,常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流动比率较低,这反应出企业能实现的资金需求量很小、企业资产流动性很差,企业面临很大的资金运转不灵的风险。科技支行若将资金投入该企业,则很有可能难以收回,对于该类企业科技支行往往拒之门外。
(四)缺乏无形资产评估认定的中间机构、专业人才匮乏
银行内部尚缺乏评估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机制,而外部评估专利技术等经济价值的中介机构也是少之又少,使得常州科技支行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方面可依托的专业团队没有更多选择余地,出现内外无援的尴尬局面,不仅增加了投资的成本也降低了效率,打击投资的积极性。
由于科技银行业务的特殊性,对银行信贷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也有更高的要求。与普通信贷业务相比,科技银行业务需要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准确判断企业市场潜力和风险评估的能力。常州市科技支行的信贷人员主要是原传统商业银行的员工,所以很难满足科技支行建立专业人才团队的要求。人才的匮乏导致科技支行处理业务时需要依靠外部专家力量,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降低了效率,更降低了银行的自主性,严重制约常州市科技银行的发展。
三、推进常州市科技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引导,弱化科技支行的商业性
科技支行的政策性和商业性的结合往往使得科技支行定位动摇,这就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增强科技支行的政策性以弱化其商业性,保证科技支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作用。黄鑫(2012)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往往只有单纯的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3]商业性太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因为缺乏抵押物而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增强政府的引导作用不仅可以通过出台扶持政策,还可以优化进入科技支行的资金,避免在利益的驱动下,资金向传统商业银行的投资区域流动。
(二)鼓励创新,提升科技银行的创新能力
创新始终是科技银行的原动力,在产品的开发上需要内外部共同协作完成多样化。常州市科技支行目前开展的抵押、质押产品均达到国家前列水平,但针对性较差,并没有针对不同时期的企业开发不同的产品。付剑锋等(2011)在研究中举例指出,杭州银行科技支行开发的金融产品,如银保联动贷款、基金宝、期权贷款、投贷联动贷款、合同能源贷款等值得向全国推广。[4]常州市不同时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不同的特征之外,与之联动的第三方也存在差异,因此,具有针对性地开发金融产品十分必要。需要加强对种子期、创业期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产品的研发,设计出操作性更强的特色产品,缓解目前常州市科技支行对创业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惜贷”的现象。常州市在金融机构层面需要改进的方面很多,首先是在分业经营制度下的“一行两制”的改革,在此基础上做好运行机制、风险控制和金融产品的创新,结合实际,深度挖掘,保证科技支行的健康成长。
(三)科学管理,提高科技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需要提升科学管理水平,聘用真正具有先进性、专业性的人才,一方面可以弥补企业自身的缺陷;另一方面可以改善企业的体系,如规范财务体系,使财务状况规范化、明朗化,为企业申请贷款提供方便。现阶段常州科技支行的信用贷款方式几乎没有突破,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很难达到使用信用贷款方式要求的信用等级。作为高科技企业,能否持续良好的发展,关键并不在于资金是否充足,而在于是否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发展前景构想,企业只有具备了这两项才能让科技支行正确的评估其企业价值,也才有可能使科技支行实施信用贷款方式。
(四)聚集人才,推动评估中介服务机构的大发展
庞加兰(2012)指出银行是否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能否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的关键。[5]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发展的大势所趋,但其经济价值的评估也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国的难题,现有的登记评估部门存在有效期限短、收费标准高、多头评估等缺点。常州市应着手培养并集合专业人才,大力发展能对无形资产进行客观、公正、全面评估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吸引国内外优秀评估、评级、会计、律师等中介机构落户集聚,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力又,陈逸君.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压问题初探[J].江南论坛,2010(3):25-26.
[2]雷海波,孙可娜,刘娜.我国科技银行发展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1(23):35-36.
[3]黄鑫.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2012(5):365-366.
[4]付剑锋,郭戎,沈文京,朱鸿鸣.科技银行中国化的探索——以杭州银行科技支行为例[J].中国科技投资,2011(11):45-48.
[5]庞加兰.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策略分析[J].开放导报,2012(2):72-75.
Abstract:Sci-tech bank is a professional policy-related bank which is set up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better.Changzhou has established four sci-tech banks which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small and medium-sized sci-tech enterprises.However,the Sci-tech bank faces many restrictive factors,which to some extent hinder the support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sci-tech enterprises.To play the supportive role of Sci-tech bank on medium-sized sci-tech enterprises,we point out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meanings.
Key words:Sci-tech Bank;development situation;restricting factors;countermeasures
责任编辑徐晶
关键词:科技银行;现状;制约因素;对策;常州市
中图分类号:F8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94(2014)05-0021-04
为解决中小型科技企业缺少抵押品的难题,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开发与中小型科技企业相适应的融资产品和服务。[1]自2008年以来,我国部分商业银行经国家批准而设立起科技支行,为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做出贡献,并进一步开展创新性金融服务的探索。2011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快构建新型科技投融资体系”,同时指出“鼓励金融企业扩大科技贷款规模,设立专营机构,支持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科技企业债券等金融产品”,并把常州市列为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城市。
“科技银行”是指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专为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等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我国的科技支行被称为科技信贷专营机构,是商业银行的支行,与美国硅谷银行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不具备独立的法人实体资格,在诸多方面受商业银行总行的管理。[2]本文所述的常州市“科技银行”是指依托现有的商业银行而设立,进行相关金融业务创新的科技支行。
一、常州市科技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迅速,但数量规模仍相对较小
常州市积极响应江苏省大力发展“科技银行”的号召,四家商业银行陆续建立起科技支行,包括农行武进区科技支行、交行科教城科技支行、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常州高新区科技支行和工行常州科教城科技支行。这四家科技支行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常州市积极在全市高新产业集聚的地区设立起科技支行,发展速度较快、规模较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常州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常州市科技支行的数量与该行传统支行的悬殊较大,所占比重非常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常州市科技支行系统的不健全,力量薄弱,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促进作用也非常有限,因此,常州市仍需要大力发展科技支行,完善科技支行的金融服务体系。
(二)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但存在惜贷现象
常州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分为七大类,分别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以及物联网。科技支行的管理层虽然明确该支行成立是以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为目的,是面向创业期和成长初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银行机构,但由于科技创新企业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点,并没有将其作为经营重点,反而“规模歧视”现象仍然存在。在调研中发现,常州市的四家科技支行主要是为规模较大的科技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对成长后期和成熟期的企业进行投资,并没有将创业期的企业作为发展重点。常州市的科技支行还并没有摆脱传统商业银行运作的套路,只有雏形而并没有完成其“形”之下的实质内容。
(三)业务模式多样,产品有所创新,但效率低下
由于科技银行面临的较大风险和收益不确定性,因此其业务模式思路均是围绕风险控制来设计的。常州顺应“中国化”科技银行的潮流主要建立了三种模式,一是整合了政府的扶持力量,较为保守的“银行+政府”模式;二是具有一定风险性的“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贷联盟模式;三是“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的传统模式。银行方面根据处于不同时期的企业选择不同的业务模式。
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常州高新区科技支行科贷通“五个单独”——单独的专业服务团队、单独的质押贷款、单独的信贷流程、单独的人员考核机制、单独的风险容忍度。
工行常州科教城科技支行小企业金融面向小企业客户,可选择抵(质)押、保证以及信用方式,也可凭借真实交易背景及交易对手的信用轻松获得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
四家商业银行在科技银行服务业务的金融产品方面都有创新式之处。从表2可以看出,四家科技支行均建立了独立于普通银行贷款业务之外的机制,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在产品设计中,农行的“金科通”以及江南农村商业银行的“科贷通”中均含有知识产权质押这种担保方式,工行提出了信用方式担保,交行可用国债、存单等进行质押贷款。但是在实际业务操作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虽有初步发展,但由于银行内部缺乏专业的评估人才及技术,大多需要借助第三方中介机构开展,因此,该业务进展缓慢,并没有取得突破性地发展。而其他更具有风险的担保方式,如信用担保更是鲜有使用。
(四)强调风险控制、但风控机制不完善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性较高、收益较慢造成银行对其贷款的风险较大,科技支行在对企业放贷之前必须进行分析考察,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常州市四家科技支行都将风险控制作为保证银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立起合适的企业评估方式,采取组合业务分散风险,与外部专业团队进行合作共同控制风险,完善投资的退出机制。现有四家科技银行控制风险的方法均是通过政府或者风险投资机构等第三方的介入,共同承担风险,并没有在支行内部形成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依靠外部的风险控制系统容易造成风险评估与银行内部投资结构的不衔接,导致效率低下。同时,向外转移风险的机制也不够完善,制约了常州市科技支行的发展。
二、常州市科技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
常州市科技银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成立的时间较短,其在规模、业务模式、金融产品、风险机制等各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究其原因,既有金融机构自身的因素,也有政府、科技型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等方面的因素;既有政策层面的制约,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银行业务层面的制约。 (一)商业性抑制政策性的发挥
当前,“科技银行”均是以政策性和商业性并存的科技支行的形式发展,二者在目的上存在根本的差异,但却统一在银行这一经济主体中。常州市科技支行在处理二者的关系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利益的驱动,科技支行在运营中大多选择了商业性,而忽略政策性的发展,让商业性抑制了政策性的发展,没有将两者统一起来,而是延续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保守经营理念,更加注重安全性,造成了科技支行在执行时不愿意投资创业期和成长早期企业的“规模歧视”,也不愿采用信用担保等风险性较大的担保机制。
(二)金融系统创新力量不足
科技银行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系统的不断创新,而目前常州市的金融系统虽然发展较为繁荣,但创新能力仍然不足。作为金融系统分支的科技支行自然缺少对金融产品的深度研发,只停留在抵押和质押便止步不前。金融系统中其他的金融机构如风险投资机构、担保公司、投资基金等,在常州科技支行发展的过程当中扮演着风险分担的角色,它们缺乏创新力量,以传统的方式继续发展也是限制科技支行创新的因素。
(三)科技型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
科技型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财务管理方面。科技支行对许多前来申请贷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审核时发现,其内部管理松散,财务管理不规范、不明朗。这样财务制度模糊的企业若获得了贷款,在资金运营方面也将缺少监管,很容易导致资金的浪费等不良现象,同时也将增加科技支行对其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的成本。因此,常州市的四家科技支行都表示对于这种企业难以轻易放贷。此外,常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流动比率较低,这反应出企业能实现的资金需求量很小、企业资产流动性很差,企业面临很大的资金运转不灵的风险。科技支行若将资金投入该企业,则很有可能难以收回,对于该类企业科技支行往往拒之门外。
(四)缺乏无形资产评估认定的中间机构、专业人才匮乏
银行内部尚缺乏评估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机制,而外部评估专利技术等经济价值的中介机构也是少之又少,使得常州科技支行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方面可依托的专业团队没有更多选择余地,出现内外无援的尴尬局面,不仅增加了投资的成本也降低了效率,打击投资的积极性。
由于科技银行业务的特殊性,对银行信贷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也有更高的要求。与普通信贷业务相比,科技银行业务需要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准确判断企业市场潜力和风险评估的能力。常州市科技支行的信贷人员主要是原传统商业银行的员工,所以很难满足科技支行建立专业人才团队的要求。人才的匮乏导致科技支行处理业务时需要依靠外部专家力量,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降低了效率,更降低了银行的自主性,严重制约常州市科技银行的发展。
三、推进常州市科技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引导,弱化科技支行的商业性
科技支行的政策性和商业性的结合往往使得科技支行定位动摇,这就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增强科技支行的政策性以弱化其商业性,保证科技支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作用。黄鑫(2012)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往往只有单纯的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3]商业性太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因为缺乏抵押物而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增强政府的引导作用不仅可以通过出台扶持政策,还可以优化进入科技支行的资金,避免在利益的驱动下,资金向传统商业银行的投资区域流动。
(二)鼓励创新,提升科技银行的创新能力
创新始终是科技银行的原动力,在产品的开发上需要内外部共同协作完成多样化。常州市科技支行目前开展的抵押、质押产品均达到国家前列水平,但针对性较差,并没有针对不同时期的企业开发不同的产品。付剑锋等(2011)在研究中举例指出,杭州银行科技支行开发的金融产品,如银保联动贷款、基金宝、期权贷款、投贷联动贷款、合同能源贷款等值得向全国推广。[4]常州市不同时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不同的特征之外,与之联动的第三方也存在差异,因此,具有针对性地开发金融产品十分必要。需要加强对种子期、创业期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产品的研发,设计出操作性更强的特色产品,缓解目前常州市科技支行对创业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惜贷”的现象。常州市在金融机构层面需要改进的方面很多,首先是在分业经营制度下的“一行两制”的改革,在此基础上做好运行机制、风险控制和金融产品的创新,结合实际,深度挖掘,保证科技支行的健康成长。
(三)科学管理,提高科技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需要提升科学管理水平,聘用真正具有先进性、专业性的人才,一方面可以弥补企业自身的缺陷;另一方面可以改善企业的体系,如规范财务体系,使财务状况规范化、明朗化,为企业申请贷款提供方便。现阶段常州科技支行的信用贷款方式几乎没有突破,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很难达到使用信用贷款方式要求的信用等级。作为高科技企业,能否持续良好的发展,关键并不在于资金是否充足,而在于是否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发展前景构想,企业只有具备了这两项才能让科技支行正确的评估其企业价值,也才有可能使科技支行实施信用贷款方式。
(四)聚集人才,推动评估中介服务机构的大发展
庞加兰(2012)指出银行是否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能否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的关键。[5]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发展的大势所趋,但其经济价值的评估也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国的难题,现有的登记评估部门存在有效期限短、收费标准高、多头评估等缺点。常州市应着手培养并集合专业人才,大力发展能对无形资产进行客观、公正、全面评估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吸引国内外优秀评估、评级、会计、律师等中介机构落户集聚,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力又,陈逸君.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压问题初探[J].江南论坛,2010(3):25-26.
[2]雷海波,孙可娜,刘娜.我国科技银行发展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1(23):35-36.
[3]黄鑫.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2012(5):365-366.
[4]付剑锋,郭戎,沈文京,朱鸿鸣.科技银行中国化的探索——以杭州银行科技支行为例[J].中国科技投资,2011(11):45-48.
[5]庞加兰.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策略分析[J].开放导报,2012(2):72-75.
Abstract:Sci-tech bank is a professional policy-related bank which is set up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better.Changzhou has established four sci-tech banks which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small and medium-sized sci-tech enterprises.However,the Sci-tech bank faces many restrictive factors,which to some extent hinder the support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sci-tech enterprises.To play the supportive role of Sci-tech bank on medium-sized sci-tech enterprises,we point out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meanings.
Key words:Sci-tech Bank;development situation;restricting factors;countermeasures
责任编辑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