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职业教育体系衔接途径探析与启示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i0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到2020 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協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目标。从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成、特点入手,分析了职业教育体系衔接实现方法以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体系;普职融合;单轨制;职业教育体系衔接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5-0012-02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正处于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能否建构一个与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决定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关键。美国国家战略层面的普职融通、多方参与、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的制度设计以及灵活的不同层次教育的有效衔接,给予我们诸多启示。
  一、美国的职业教育概况
  美国是一个低福利、高收入、高就业率的发达国家,在就业方面,流动性高;在产业结构上,主要是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文化上强调“实用主义”,推崇多元化,尊重个性,因此,职业教育体系呈现出开放性、大众性的特征;在职业能力培养上,重视普适性和宽泛的能力,培训的人才是“宽专多能”,这与其产业结构与社会特征是相吻合的
  (一)普职融合的单轨制教育体系
  美国没有独立体系的职业教育,普职融合单轨制是其教育体系的最主要特征。职业教育跨越了中等教育、中等后教育和成人教育三个阶段,主要由综合高中、社区学院等公共教育机构来承担。据统计表明,约88%的公立高中都提供了至少一项校内或校外职业教育项目。另外,全美41个州共有1200所区域生涯和技术教育学校提供了非全日制的职业教育,约5700所中等后教育机构(占全部中等教育机构的90%)提供了职业生涯教育。职业教育以课程和项目形式散落在这个单轨的教育系统中,并通过强大的学分认可和转移系统来实现,此体系有利于消除普职互不沟通的壁垒,让学生有更多尝试和选择的机会。
  (二)职业教育的层次
  美国职业教育按层次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综合中学为主体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和初级从业人员;另一类属高中后阶段,以社区学院为主,主要培养技术员类人才。
  1.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主要由三大机构提供:综合高中、全日制生涯和技术教育学校、区域生涯与技术教育中心。
  综合中学是美国中等教育的主体,是在中等教育阶段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场所。1917年颁布的《史密斯·休斯法》,是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化的立法。该法案规定,在公办的普通中学开设职业科,设置选修的职业课程。由于联邦政府拨款补助各州大力兴办大学程度以下的职业教育,大量普通中学改成兼具升学和就业双重职能的综合中学,成为美国实施中等教育的主要机构。综合中学要履行三种职能:对全体学生进行普通教育;为升入高等学校的学生做升学准备;对其他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据此,综合中学同时提供学术科、职业科和普通课三类课程。综合中学开展职业教育的方式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校内职业教育主要是通过一些选修课程或者开展“职业生涯学院”、职业生涯通道等职业教育项目来进行。校外职业教育则主要依托区域生涯和技术教育中心进行,学生在综合中学学习学术课程,在区域生涯与技术教育中学学习职业生涯和技术课程。
  全日制生涯与技术教育学校(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CTE)学校数量较少,约占全美高中的5%左右,但全日制CTE学校的规模往往比综合中学大,其学生比例一般能占全部高中学生的近10%。学校主要提供职业教育课程,但必须提供高中所要求完成的学术课程。另外,全日制CTE学校通常与当地企业合作,向学生提供合作教育,使学生获得到工作现场实习的机会。
  区域CTE中心服务特定区域的多所综合高中,为有职业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职业生涯与技术课程。区域CTE中心通过服务多所高中,实现规模经营,提供原来在一所高中由于成本太高而无法提供的课程和项目,学生完成整个项目通常需要3~4年,学生学习包括课程理论学习、实验室操作以及到当地企业实践等。
  2.中等后职业教育——社区学院
  中等后职业教育主要是在2年制和4年制的学院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最典型的是社区学院。社区学院创办初期,其主要目的在于为没有机会进入四年制学院和大学的中学毕业生提供高等学校的前两年的教育,以便将来转学。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区学院升学功能逐渐削弱,职业技术教育功能加强。到了80年代,在社区学院的学生中约有一半修习职业科,这种转变的原因主要有:1963年、1968年和1972年职业教育法案修正案的通过,社区学院得到联邦政府的大笔资助,学校有经费发展职业教育;由于经济的不稳定,失业人数增加,大量四年制学院和大学的毕业生不易就业,促使学生进入社区学院就读,学习专门的职业技术和技能,以便毕业后容易找到工作。
  当今美国社区学院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据全美职业学院联盟统计,美国的社区学院已达6000至7000所,学院以社区需求为主要目的,按人口密度分布设立,学生就近入学,学院办学非常灵活,入学不需要通过考试,只要高中文凭和成绩单或同等学力即可入学;学生年龄无限制,从15岁到70岁,只要本人申请都可以进入社区学院某一专业或培训班进行学习。
  大多数的公立社区学院提供三种类型的课程:学士转学课程,学生以毕业后转入大学三年级继续深造为目的,占30%;生计教育,学生以职业培训获得证书、学成就业为目的,占50%;社区服务、再就业培训,包括成年人继续教育和工商业的培训与再培训,学生以更新知识、充实提高为目的,占20%。
  社区学院以其灵活的办学方式、广泛的适应性,在美国高等教育占有一席之地,并为美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区成员的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最终使美国步入终身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衔接实现
  (一)通过强大的学分互認及转换系统实现普职融合
  美国职业教育体系是通过强大的学分认可和转移系统来实现的。同一层次、不同教育机构的课程学分可以互认:比如综合高中和区域CTE学校、私立综合高中与公立综合高中互认;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中互认:比如学生在中学里修的高中-大学双学分课程,可以得到社区学院甚至四年制大学的认可;在校企合作教育中,学生在企业的工作经验也可以转换为有效的学分;不同区域之间学分也可以互认。
  (二)以课程植入的方式实现普职融合
  美国以课程植入的方式使职业教育融入普通教育系统之中。在美国公立中学,学生不仅要学习普通教育所规定的基本文化课,还要学习一些职业技术课,以便帮助他们应对多元化社会所带来的工作和生活上的挑战。
  (三)美国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衔接
  美国四年制大学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主要是技术应用性的教育,只有小部分是学术性教育,因此它们可以与专科的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相应地获得本科、硕士、博士的专业学位。分析整个美国的学制图,没有哪个学校真正对应职业教育,但是又是哪个学校都对应着职业教育,这就是一种普-职高度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三、美国职业教育体系衔接途径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启示
  (一)构建一个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教育体系
  与发达国家所构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泾渭分明,两者长期处于割裂状态,这种分而治之的管理体制不利于两者的融合。此外,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的二本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失业率居高不下。承担大量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普通高等教育的“打压”,发展较为缓慢。为了改善我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有必要吸纳美国先进经验,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和融合,建立和完善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立交桥”,构建一条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转换的发展通道,不断拓宽受教育者的受教育空间。
  (二)将终身教育贯穿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始终
  为了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围绕实现终身教育来推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并架设各级、各类教育之间互通的“立交桥”,打通中等职业教育通向普通高等教育的通道,打破职业教育机构与高等教育机构的界限,在职业教育教学上由多元化的实施体系向一体化的实施体系转换。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贯通的课程体系、科学的职业分类、弹性的学制,建立起一个服务于个人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
  (三)调整职业教育结构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要求
  为了更好地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加快调整现有的教育结构,积极引导应用型本科教育承担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学士和研究生层次教育,加快解决职业教育“断头”问题。尤其在当今社会,国人长期受到“重文轻技”的思想观念影响,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的认同感、接受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必须下工夫解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问题,使职业教育受教育者能够与普通教育毕业生有同等的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在社会中形成尊重职业技术人才的良好氛围和文化价值观。在教育政策上,应放开中等职业教育升入高等职业教育以及专升本等比例的限制,强调新生入学的知识和能力标准,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发展通道,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博士”的健全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褚宏启.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
  [2]韩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现途径[J].管理观察,2012(1).
  [3]汪长明.我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5(3).
  [4]徐国庆.美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构建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2(6).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是拓展思维活性,启发内在潜能的一门工具性学科,而数学教育中的大部分知识是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的.这也决定了数学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