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日志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iww06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
  “一个物种为了另一个物种的生存而奋斗,再困难也坚持不懈,这是进化史上的新事物,这一点比所有人类技术都更值得人类自豪。”
  盗猎团伙
  早10点,被太阳晒醒。从大梦中逐渐缓过神来,看到头顶不再是渗水的帐篷,咂巴一下嘴,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能睡在“建筑物”里,真好。
  这里是阿汝村(位于日土县东汝乡)的野保站,一个有三间水泥房的小院。昨天,我们还在野外找牦牛时,两个牧民赶过来说发现了盗猎团伙,普次警官立马拉着我提前赶回来,找部电话给县里报告。我陪坐在电话、他和管护员乌金身旁,听不懂藏语,也插不上嘴,只好托着下巴看表情。他们俩,脸蛋绷得像牧区的帆布帐篷。这个气场的力度,估计再坚持半小时就可以煮开一壶酥油茶。乌金汇报时,普次眉头微簇、眼神凝滞,左手揉搓着塑料桌布,时而严肃地提点着个别用词。
  约莫二十来分钟后,他们语速加快,眼神坚毅,看来决策已定:此乃大案,即临大战。挂了电话,他们给我简述案情:5个人,蹲守在产仔后的藏羚羊归途上,据报已猎杀若干……俩人一边说话,一边火急火燎地出门。就在我们住的保护站里,他们对本村几个人进行问询,后来临时“收押”了一个,在我们隔壁。举报说他给“老板”打工,倒卖了若干藏羚羊皮子。
  今早7点,日土县森林公安局桑巴局长带队,连夜赶了100多公里到了村里,和普次汇合后直奔盗猎团伙的所在地。昨晚普次问我去不去,说可以拍点照片和视频。我斟酌了下,考虑到现实情况:双方总共15个人,估计至少15条枪。我决定还是把相机借给他,同时连夜对他进行了操作培训。
  野牦牛群
  今天既得空闲,刚好整理前些天的笔记。抵达阿汝前,我们在普次的陪同下,已经在羌塘保护区广袤的地界儿里游巡了8天——这片天空和大地,绝对远离手机信号,无论哪个运营商。最开始的两天,大家都在自己的适应期,倒不是5000 的海拔,而是团队成员间的相互沟通。谈不上开展多少工作,我们访问了两个牧户、惊走了一群野牦牛、与若干沿途的藏野驴赛跑、互相辩论藏羚羊是否已从产仔地归来等等;当然,还有调整自己的各种感官,以适应目之所及那些永远绝美岿然的雪山,魔术般变幻的天空,宝石一样的湖泊和苍茫辽远的荒原。
  这里的经度,比乌鲁木齐还偏西一些,每天晚上10点多太阳才落山。平日里,我们早上7点多从睡袋里钻出来,基本省略了所有的整理环节,挎上包就出发去找野牦牛。翻翻小山头、趟趟小草地、走走小河谷,每爬高一米,心、肺部自动感应的功能登时启动,立刻加大“马力”,不懈“奋斗”,频率高启,个个刻苦得很——绝不辜负我圈养它们30多年的情谊。就这么天天10多公里下来,倒也渐渐脚步坚实、心胸开阔。有时实在喘得迈不开腿脚,一屁股坐下,回头看看雪山,看看河谷里那一片片溜达儿的藏羚羊、野毛驴儿(我对藏野驴的昵称),不啻高浓度的氧气灌入,体力瞬间恢复。队友笑言:如斯历练,一月后到得平原,我等必当箭步。
  几天来,野牦牛总共看到了两三百头,群落大小各异:有漫步山野的孤夫独男,有家室满坡的煌煌大族。其体态壮观,仿如极重装的武士,顶着图腾般的双弯利角,调息凝气于茫茫雪域;其毛发浓密舒长,远远望去,不知能做得几十套上等拖把。随着观测的逐渐深入,在Yogabear同学的指导下,我等自觉学习了有蹄类动物的各种行为学观察方法。野牦牛转场觅食去了,我们看得意犹未尽,于是经常作各种“悄悄的跟踪”之试图。当然,总是白费力,和这些生灵比起来——和太多其他生灵比起来,我们人类的运动能力大约只能算先天“残疾”。其实,“残疾”还属于表扬。那天看到一头公藏羚羊从我们车前横奔而过,肉身如同端坐在嗖嗖的风火轮上。它紧紧牵住我的视线,“拽”着我的头从左至右摆动了五秒后,我只有一个感觉:我的心、肺、腿、脚,都倏尔化作了浮云。
  走访牧户
  牧户走访着实“快活”,有酥油茶、酸奶、羊腿,有满帐篷的殷殷笑脸。帐篷明亮透光,正中总是藏式炉煮茶取暖。对着门,往往摆置宗教图像,周围地上铺了几张毯子,权作“沙发”。大家都是席地,对着羊肉刀劈手取,煞是快意。快意是快意,可此等中原之谓绿林豪迈之气,需要消化系统有一定的“造诣”;或者,心中时刻高举尊重民族同志之大义而努力“持守”,方可消受。
  走访牧户,当然不是为了大快朵颐,主要是围绕野牦牛和牧户冲突的问题展开。此地牧民大多养山羊、绵羊,以羊毛、羊绒为主要收益。饲养家牦牛大多取奶制品和肉,但饲养比例较小。我们所考察的野生动物冲突,主要体现为发情期的雄性野牦牛,窜入牧民的家养牛群中,行野生“恶少”之为,“霸占”家母牛,影响牧民正常生产生活的事件。
  阿汝村方圆百十户人家,据说每年其饲养的家牦牛在放养时,被野牦牛掳走不下十二、三头。“强抢民女”的野牦牛,从外表到行为,个个彪悍的似是个魔王。但我们都还记得几天前的那个场景。那时,我们像岩羊一般蜷缩在一片多石的山壁上观察。视线所尽,躺着数十公里一字排开的雪山和冰川——像魔戒中的米纳斯提瑞斯城堡,严肃、巍然地拒绝任何打扰,守卫身后那片我们无法看穿、但心知必然令人无比惊奇的世界。我们的眼前,是一片300平方公里的开阔河谷,上百头野牦牛自在地享受着吃饭、睡觉、泡澡、发呆、谈恋爱、晒太阳等“小资生活”。当我们在突来的风雪下瑟瑟发抖时,它们像没有知觉一般继续玩耍。当冒失的狼、野驴和藏羚羊在它们身边嗖嗖地跑来跑去时,它们像没有视觉一般继续玩耍。但当一辆摩托车像只渺小的蚂蚁一样远远挪来时,它们便惊悚的像躲避末日一般地奔逃——即便它们中的一头就足以让摩托车遭受真正的“末日”,但它们头也不敢回,只是奔逃。
  睹此景,我们不由怅然。拜我堂堂人类所赐,无论从事野生生物保护工作的“一小撮份子”怎样努力,几百年后我们今天致力研究保护的濒危动物,说不定都已殆尽。达尔文老师提出的自然选择法则,在今天决定其他物种生死演替之时,俨然必须加入“人类意志”这个重要组成。如果野生动物们都有自己属种的凌烟阁,谁又敢不把人类的画像老老实实地摆上、恭恭敬敬地膜拜?和它们相比,今日我们侵夺自然资源的力量,“起跑不早”,却一骑绝尘,再乘以不断提升的加速度,真是不知其他野生物种是否还能够坚持到自然重新洗牌之时。
  我们的“自豪”
  日头很猛,岩壁被晒得发热。我们翻出前晚自己烙的烧饼,就起咸鸭蛋开始午餐。一只猎隼,不知是否也跟着眼馋,来来回回优雅地滑行,几乎擦着我们的耳边。我们又谈起乔治·夏勒伯伯,一位伟大的野外生物学家。我喜欢他所言:“一个物种为了另一个物种的生存而奋斗,再困难也坚持不懈,这是进化史上的新事物,这一点比所有人类技术都更值得人类自豪。”说到这种“自豪”时,我肯定我察觉到,队友的脸上闪耀着一种细微的光彩。这种光彩,匿在已被紫外线充分灼烤的黝黑之下,淡淡地发射出来,从眼睛、从嘴角。这种光彩,不以某种特定的表情为前提,它仿如长在水底的巨石,无论波澜。
  不知怎样阐释,我想说:如此美丽的邻居于我们身边,共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我们何妨增进了解,不负苍天安排的殊胜因缘。人类坐拥科技、文艺、理性之号称各种“牛”,仍视万物于可爱、亲密、尊重的所在,自己湮灭那一刻,可以再自负一次为人性之美的闪现。
  我想如此吧。
其他文献
藏人对火和取火的火镰极其崇敬,有歌谣说:火熏灶臭污火神,灾难一定会降临。  早期的西藏火镰工艺朴实,以实用为主,并无贵贱之分,在唐代,吐蕃的辉煌时期,贵族与王室喜欢贸易而来的珍贵火镰,这些火镰由西土耳其、黑衣大食、大唐帝国制造。  公元十三世纪,西藏进入领主庄园制,手工艺业得到极大的发展,在蒙古、印度和中国内陆的影响之下,西藏开始有了自己的工匠与作坊,制作出西藏风格的火镰。  火镰者,取火之器,而
2012年9月,改版后的PEP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材正式投入使用。改版后的PEP三年级英语教材,对话教学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话轮的大量减少,这个变化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但是又给教师的对话教学带来了新的研究内容,那就是如何在话轮减少的前提下,保证甚至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出量呢? 笔者采用了如下策略。  一、 以句带词  “以句带词”,就是针对对话中出现
乃甲切木石窟的发现,对探讨西藏早期佛教艺术、佛教发展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乃甲切木石窟和恰姆石窟以雕塑形式供奉金刚界曼荼罗的做法,为探讨金刚界曼荼罗在西藏境内的传播、藏传密教思想的发展等问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深远意义。    在2007年公布的《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关于公布第四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中,乃甲切木石窟寺的资料很简单,年代为唐代,位于日喀则地区岗巴县昌龙
莲花谷绽放的茶叶梦  墨脱县与目前世界上著名茶叶产地印度阿萨姆邦及大吉岭高原接壤,自然条件近乎相同。特殊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环境,造就了墨脱极优的种茶条件,这个人口仅有万余人的边陲县,是中国非常适宜种茶的地方。  墨脱县成为西藏最大的高山有机茶叶生产基地,缘于门巴族大学生仁青多杰的茶叶梦想。2011年,仁青多杰大学毕业那年,放弃了到林芝市做公务员的机会,与一位从未谋面的退休人员有了接触,这位被他亲切地
金刚撅,即普巴,与金刚杵、金刚铃,同为西藏密教殊胜法器。其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左右,由印度密法吸纳成为修法者的法器,这也意味着普巴金刚膜拜的开始。后弘初期,随着印度密法的传入,金刚撅随着密教大德逐渐进入了雪域高原。  密中之密  在金刚撅的收集过程里,我找到了一则藏于历史缝隙里的小故事,在讲述金刚撅之前,先将这个故事讲给你们听。  西藏的宗教领袖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历史上那个真实的他,既不浪漫也不放
藏历火猴年六月初八(公元2016年8月11日),  拉萨东北百公里外直贡山谷,  恰逢十二年一遇的直贡猴年大颇瓦法会,  目睹十里帐篷城奇观,震撼于数十万人流身处同一时空,  意欲共沐佛家福泽,虽高原烈日不能阻其心志。  然兴奋之余,囿于语言与文化之阻隔,  深具“亲临现场却不在其中”之感。  倘若以此豪言记录法会,难免挂一漏万,  贻笑大方,唯寻偏门而入,  将耳濡目染之现场与前人钩沉之历史相结
八廓街是一座开放的城,任世间变化,人流如织,来去匆匆,却在轮回中保持自己一份特殊的宁静。每个到过八廓街的人,或者是生活在八廓街里的人,都在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和故事。  八廓街是一座封闭的城,不论你见或不见,她就在那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八廓街也是这样。匆匆而来的人们用相机带走八廓街的印象,但也只是碎片一般的印象而已,谁也无法带走真正的八廓街。  那么,到底哪一面才是真实的八廓街?透过
【摘 要】对照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在应用和迁移学习中存在着许多问题。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教学设计方法强调以终为始的逆向思考,注重从学习结果入手,以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为例,教师应在开展单元设计前预测学习结果,明确单元目标,统领单元教学;设计任务,检验学习增量,为教学提供评估证据;设计教学环节,采用多元方
【摘 要】小学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除了在课堂上需要进行大量的口头训练外,还需布置一定量的书面作业。教师可以从现有的教学资源出发,实施“E-C-S”个性化作业设计,丰富作业形式,让学生在赏一赏(enjoy)、编一编(edit)、搜一搜(collect)、聊一聊(chat)、唱一唱(sing)、查一查(survey)等体验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并使英语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以此培养学生主动
去年1至10月,西藏航空在区内民航市场的旅客吞吐量约102万人次,占比32.7%。这是西藏航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人次,也是首次跃居西藏民航市场首位。  西藏航空于2011年7月26日正式首航。经过4年多的安全运行,公司运力达15架,共执飞33条航线,实现了西藏区内五大机场全覆盖,并将航线网络延伸到成都、上海、深圳、北京等国内主要城市。  据了解,西藏航空目前正筹备2016年开通国际航线。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