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审美及其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28380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理论背景
  “多元审美”一词来源于两个古希腊词:pola和aisthesic。在这个复合词中,poly是指高质的意义上的“更多”。Aisthesis最初是感知的意思,现在它的拼写已演变为aesthetis,意义也演变成了“美”(沃尔夫冈·马斯特纳特,2008年,第36页)。“多元审美”兼有两种意思:既指感觉意义上的美感,又指精神层面上的审美体验——也就是说,感官和精神同时受到美的触动。它反对将一般意义上的感官体验分割开来,崇尚身心各部分的协调组合。这一哲学观点是多元审美教育的思想基础,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理论指导。
  在音乐教学中,怎样积极调动各种感觉经验以及运用各种可能的表现手法,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多元艺术审美、完成音乐学习的体验、比较、探究和合作这一过程目标,是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目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虽已具有较强的课程改革意识,但还未能真正把握新课程理念的实质,许多教师仅仅教条地追求形式上的改革,教学中片面强调音乐教学过程的表现形式,课堂教学设计生硬,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过于外在和花哨,为了教学“过程”而走过程,未能将课堂教学目标灵活巧妙地融进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多元审美教育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体现
  1、在音乐教学体验过程中的体现
  音乐教学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活动中发表独立见解,将教学内容融入于体验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感知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
  如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这一课的教学:在进行内蒙民歌风格的体验这一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时,考虑到内蒙民歌的最大特点,是它独特的长调唱法,而真正的长调比较随意即兴,如果单单让学生进行机械模仿,难以充分地体验和表现蒙古族长调的风格特征。因此,我先选择了由同学们比较熟悉的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MTV请大家欣赏,引导大家联想蒙古草原辽阔的形象,感受蒙古族民歌“宽广的气息”特征,还有比如“清清的湖水”这几句的“颤音唱法”,然后再请大家模仿学唱,体验这种“声音颤动”的感觉,同时利用了视觉、听觉、迁移联想、模仿歌唱等多元审美体验方法,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感性地体验蒙古长调民歌的唱法特点。
  2、在音乐教学比较过程中的体现
  “比较”是音乐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比较音乐的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初步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音乐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比较,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全面地理解音乐的情感、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等多元因素,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诱发学生的多元审美思维,使学生的听觉、思维与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
  例如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这一课的教学:我们先听一听歌曲独唱《鳟鱼》,然后欣赏童声合唱《鳟鱼》,随后请学生讨论比较、进行小结。学生由此可以认识到由于这两种演唱形式的不同、音色的不同、单旋律与和声等多元因素,使得同样一首作品在表现力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听来感受相去甚远。通过前面声乐作品的欣赏讨论,学生已加深对主旋律的印象并了解歌曲内容,在此基础上再拓展欣赏钢琴弦乐五重奏《鳟鱼》。通过了解钢琴弦乐五重奏的音乐知识、比较每一个变奏的特点和各自给我们带来的不同听觉感受,再由学生比较器乐曲和声乐曲的特点,总结出声乐曲由于有歌词,内容具体形象,而器乐曲变化丰富,没有歌词的限制,能够给人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丰富的情感体验的结论。
  3、在音乐教学探究与合作过程中的体现
  探究与合作是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合作是指在小组或班级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学生的自由讨论是音乐欣赏探究的常用方法,它能使学生之间得到交流,学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创造性地理解乐曲,并从中外音乐文化中汲取营养;而合作则更多体现在音乐艺术的集体创作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中,合作使学生融入群体、淡化自我,通过合作(合唱、合奏及其他形式的创作表演)使学生了解个体服从群体的关系、在合作中体验着同一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是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艺术教育的独特性与持久性,恰恰在于它可以综合调动多种感官,在艺术体验中,身心各部分充分发挥平等的意义,进而从整体上启发思想,触动精神,并且对个体一生的心灵气质造成长远影响。
其他文献
现代房屋建筑一般都会设计地下室工程,并且其对于整个房屋建筑项目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对房屋建筑项目中的地下室工程防水施工要点及其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分析.
几年的园长生涯,让我深深的感觉到,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越来越快,对我们幼教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好多幼儿园为了强化教师队伍各方面的素质,也随之就产生了许多的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教师认为幼儿园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幼儿教师的工作太不好做了,因此导致了许多教师情绪低落,牢骚满腹。为此,作为一名管理者,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一、 制度化管理—硬管理  保教质量的提高是建立在查找问题、解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引导新生、帮助新生认识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活特点,认识专业及其发展走向,认识自我和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重要阶段,新生入学教育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关系到一所高校学风、校风的养成,因此新生入学教育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新生入学教育主要内容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其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对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临海市新型农村合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有人认为它是传统的行政管理,也有人认为是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文献[1]提出,现代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1)张立新. 利用经济手段促进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0,(2):19-20)。应用系统的科学方法,按照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规律,合理的组织和最大限度的发挥图书馆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目标的
目的:探索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为试验对象,选择单双号随机化分组,各60例,分别选择人性化管理、常规护理管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活动的迫切需要。而美术教师更要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有所创新,自始至终把培养人才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创新情感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就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学习就不在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它在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既能有效地强化学习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进行、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城市化进程的提速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进行流转应运而生。从实际效果来看,农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