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非常重要。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用哪些教学方法更有效?
一、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如何,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怎样,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基础。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应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机会,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勇于在讨论问题时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2、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
和谐的同学关系有利于一个团结集体的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往往最具有正义感,荣誉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应形成平等、互助、合作、竞争的关系。合作是最重要的关系,教师要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小组合作探讨问题,合作表演节目,合作参与竞赛,合作调查研究等,通过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互相信任,增强自信,达到同学之间的“和谐”。领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
二、在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法
愉快教学是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主体发展需要为依据,在教学中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在融洽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学生乐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运用事例,树立学生的正义感
思想品德的教学可以说是一个意识形态方面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觉得难学。教师应选用典型事例,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共鸣,树立学生的正义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上《做负责任的公民》-课中,我用多媒体播放美国侦察机在我沿海领空撞毁我军用飞机,导致我飞行员王伟下落不明,沿海渔民自发组织巡海搜救的录像。我富有激情地说:“同学们,上面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吗?这就是美国的霸权行经,王伟同志牺牲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在霸权主义的扼杀下凋谢了,祖国不会忘记他,人民不会忘记他,我们也不会忘记他。”然后,我问:“王伟的行为值得吗?”这时,全班同学情绪高涨,齐声回答:“值得。”“为什么?”“因为他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的义务,做了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运用体态语言,引趣,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活动。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果教师表情冷酷,目光鄙夷,动作粗暴,冷潮热讽,大声训斥,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情绪而且严重影响师生关系,导致教学活动开展困难。而教师饱满的精神状态,得体的举止,适度的语音语速,微笑,点头,专心听他说是许多教师通过亲身实践总结出来的达到愉快教学效果的体态语言。
实践证明,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通过教师引趣,使思想品德课趣味横生,增添了教学艺术性和感染力,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所在,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活动,有利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也是思想品德课中实施愉快教学的重要手段。
三、在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
许多教师把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施为:①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收器,储存器,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②以知识为中心,忽视过程的探究与方法的指导。③以“唯一答案”统一学生的思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与感悟,从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化和思维的多元化。
互动式教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了双方的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彼此平等,相互倾听,彼此接纳,坦诚相待,师生平等。
1、互动式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情景设置,小品表演式;②多维思辩式;③主题讨论式;④亲自参与,过程体验式等等。
2、注意把握好互动式教学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1)处理好课程资源的预设与生成
课程资源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做到有的放矢。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多搜集,运用材料,注重材料的针对性,实用性,真实性和典型性。
(2)要善于把握,控制课堂,做到活而不乱。
互动式课堂教学要注重师生的互动,但绝对不能“放羊”式教学,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探究。在教学设计时应做好点题,活动安排和总结三个方面的工作,真正做到“活而不乱”。
(3)互动式教学应注意“形动”和“神动”。
“形动”是指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动眼、动身、动口、动手。“神动’’是指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思维和大脑要动起来,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查找资料,搜集信息,得出结论。
(4)恰当定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
互动式教学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的角色定位要好处,做到: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本;②教学生活化;③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四、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在教的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只有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下才能落实和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1、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有何意义?
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钻研,乐于动手、动脑的刻苦精神。
2、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①要求学生参与预习
在预习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对问题深入了解与解答的欲望。根据教学三维目标,重点、难点、结构等,要求学生提出自己弄不清楚的问题。
②学生参与新课的学习
在讲课,把课程内容及三维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明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积极引导学生动脑、参与,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教学中力求精讲、点拨,启发学生。
③学生参与讨论,倡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究,明辩真伪,启迪思维。在课余勇于参加实践活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应注意的问题
①要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地位的关系。
②确保主体作用有效性的发挥
③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法中,还有许多其他方法如事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改新理念,努力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课堂环境,精心组织好课堂教学,让学生的内心世界敞开于课堂,生活经历融入课堂,我们的课堂就能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成为合作舞台,我们的教学才会不断地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如何,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怎样,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基础。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应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机会,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勇于在讨论问题时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2、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
和谐的同学关系有利于一个团结集体的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往往最具有正义感,荣誉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应形成平等、互助、合作、竞争的关系。合作是最重要的关系,教师要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小组合作探讨问题,合作表演节目,合作参与竞赛,合作调查研究等,通过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互相信任,增强自信,达到同学之间的“和谐”。领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
二、在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法
愉快教学是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主体发展需要为依据,在教学中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在融洽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学生乐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运用事例,树立学生的正义感
思想品德的教学可以说是一个意识形态方面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觉得难学。教师应选用典型事例,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共鸣,树立学生的正义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上《做负责任的公民》-课中,我用多媒体播放美国侦察机在我沿海领空撞毁我军用飞机,导致我飞行员王伟下落不明,沿海渔民自发组织巡海搜救的录像。我富有激情地说:“同学们,上面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吗?这就是美国的霸权行经,王伟同志牺牲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在霸权主义的扼杀下凋谢了,祖国不会忘记他,人民不会忘记他,我们也不会忘记他。”然后,我问:“王伟的行为值得吗?”这时,全班同学情绪高涨,齐声回答:“值得。”“为什么?”“因为他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的义务,做了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运用体态语言,引趣,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活动。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果教师表情冷酷,目光鄙夷,动作粗暴,冷潮热讽,大声训斥,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情绪而且严重影响师生关系,导致教学活动开展困难。而教师饱满的精神状态,得体的举止,适度的语音语速,微笑,点头,专心听他说是许多教师通过亲身实践总结出来的达到愉快教学效果的体态语言。
实践证明,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通过教师引趣,使思想品德课趣味横生,增添了教学艺术性和感染力,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所在,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活动,有利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也是思想品德课中实施愉快教学的重要手段。
三、在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
许多教师把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施为:①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收器,储存器,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②以知识为中心,忽视过程的探究与方法的指导。③以“唯一答案”统一学生的思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与感悟,从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化和思维的多元化。
互动式教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了双方的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彼此平等,相互倾听,彼此接纳,坦诚相待,师生平等。
1、互动式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情景设置,小品表演式;②多维思辩式;③主题讨论式;④亲自参与,过程体验式等等。
2、注意把握好互动式教学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1)处理好课程资源的预设与生成
课程资源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做到有的放矢。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多搜集,运用材料,注重材料的针对性,实用性,真实性和典型性。
(2)要善于把握,控制课堂,做到活而不乱。
互动式课堂教学要注重师生的互动,但绝对不能“放羊”式教学,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探究。在教学设计时应做好点题,活动安排和总结三个方面的工作,真正做到“活而不乱”。
(3)互动式教学应注意“形动”和“神动”。
“形动”是指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动眼、动身、动口、动手。“神动’’是指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思维和大脑要动起来,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查找资料,搜集信息,得出结论。
(4)恰当定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
互动式教学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的角色定位要好处,做到: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本;②教学生活化;③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四、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在教的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只有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下才能落实和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1、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有何意义?
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钻研,乐于动手、动脑的刻苦精神。
2、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①要求学生参与预习
在预习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对问题深入了解与解答的欲望。根据教学三维目标,重点、难点、结构等,要求学生提出自己弄不清楚的问题。
②学生参与新课的学习
在讲课,把课程内容及三维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明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积极引导学生动脑、参与,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教学中力求精讲、点拨,启发学生。
③学生参与讨论,倡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究,明辩真伪,启迪思维。在课余勇于参加实践活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应注意的问题
①要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地位的关系。
②确保主体作用有效性的发挥
③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法中,还有许多其他方法如事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改新理念,努力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课堂环境,精心组织好课堂教学,让学生的内心世界敞开于课堂,生活经历融入课堂,我们的课堂就能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成为合作舞台,我们的教学才会不断地焕发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