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历程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uiopgfds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教学方法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大致经历了学习与借鉴时期(1949年—1956年)、探索与停滞时期(1956年—1978年)、恢复与发展时期(1978年— 1999年)、深化改革时期(1999年至今)四个时期。不同历史时期教学方法改革有不同的特征,且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改革功能从单一的传授知识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革理念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改革依据从关注政治需求到关注个人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改革;发展历程
  教学方法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大学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学方法是否适合直接关系到大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优劣。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文从大学教学方法历史演进的角度,对新中国成立至今这段历史时期大学教学方法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路径进行总结,希望通过反思大学教学方法改革历程中曾经出现的错误吸取教训,总结成绩并继续发扬和运用,以期对我国大学教学方法今后的发展提供帮助。
  引言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大学教学方法改革已经有70年的历史,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相类似,同样与政治和经济等形势紧密相关。本文将我国大学教学方法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的70年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时期,划分依据参照了潘懋元先生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分界。第一时期是学习与借鉴时期(1949年—1956年),这是我国向苏联学习,进行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第二时期是探索与停滞时期(1956年—1978年),中苏关系破裂,从“教育大革命”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22年,这是探索新中国经验的开始,期间走了不少弯路,出现停滞状态;第三时期是恢复与发展时期(1978年—1999年);第四时期是深化与改革时期(1999年至今),其中以1999年“扩招”为分界点,分为精英教育时期和大众化时期两个阶段[1]。本文的结构按照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与背景、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特征展开探讨,并对改革路径加以分析总结。
  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历史回顾
  1.学习与借鉴时期(1949年—1956年)
  一是形势与背景。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就此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建立起由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国家的教育事业开始为人民大众服务。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制很大程度上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不相适应,在总结我国优秀教育经验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吸纳和借鉴别国经验。此时,美国对新中国采取封锁、打压的措施,国内反动势力仍有残留,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严重阻碍了新政权的发展。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并且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总结了大量成功经验,新中国向苏联学习成为必然趋势。
  二是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特征。国家积极制定有关教育的方针和政策,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2]。要求对注入式等旧的教育方法进行改造。1949年12月,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建设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3]。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开始全面学习苏联的教育模式,无论是教学理论还是教育体制都进行效仿和学习,大学教学方法也依照苏联的特点开始改革。为培养新中国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国家创办了中国人民大学。为了全面学习苏联的教学经验,学校邀请大批的苏联专家来中国人民大学进行指导,不仅参与授课、编订教材、培养教师,而且还帮助制定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该时期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学方法[4],在全国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当时最为基础和核心的就是“讲授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讲授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当时学校的教学水平。这一时期还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尖锐地反对资产阶级的思想,揭露资产阶级各种理论的反科学性和反动性[5]。
  综合而言,这一时期我国大学教学方法主要有两个特征。第一,单一性。该时期仅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传授,注重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忽视了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出现严重的灌输现象,这可能与照搬苏联经验有关。第二,阶级性。我国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强调在学习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吸取过去教育中的有用经验。但受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处于完全对立的状态,无产阶级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从踏上班主任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可是现实与愿望相差太远:说好话,学生听了 From the first day of my job as the head teacher, I de
在经济全球化、企业竞争力与赢利受到极大挑战的今天,供应链管理(SCM)继Internet后,再一次成为全世界企业所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就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物流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我
摘要:近年来由于煤炭价格的长期低位运行以及去产能政策的深入,煤炭行业发展进入了寒冬期,煤炭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这些变化势必会对职工的思想、心理及企业的稳定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这些都给企业党建思政工作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结合现阶段煤炭基层企业党建思政工作现状,认清存在的不足和短板,通过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基层单位党建思政工作的有效措施,以适应当前煤炭行业新常态下的新
实施战略管理对于高速公路公司具有特殊的意义,高速公路公司可以尝试“路运一体化”和“路产一体化”两种经营模式。本文着眼于分析高速公路公司的经营战略措施,对两种经营模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水利施工企业也进行了有效调整,多数社会关系发展有较大变化,要实现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和谐企业的构建,必须加强政工工作的实施。现通过对水利施工现场政工工作的意义与现状的分析,提出加强水利施工现场政工工作实施对策,以此为水利施工现象政工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水利施工;现场;政工工作  施工现场的政工工作对水利工程的发展十分重要,能
<正>再过四年,紫禁城将迎来600岁生日。这是一处充满故事的地方,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1925年10月10日,昔日的故宫成为一座博物馆,开始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对社会公众开放,迄今创
问题意识是创新能力的源泉,思政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程目标,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思政课应通过优化课堂氛围、丰富沟通渠道、理论联系实际、进
经过几年的改革,大型国企的机构有了大幅度精减,管理层次逐步压扁,管理人员大量减少。党建工作如何适应这种全新的情况,是国企各级党组织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带
摘要:本文分析了创新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创新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讨  随着当前新形势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备受各行各业的重视,煤炭企业也不例外,煤炭相关人员要积极学习并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新方针政策,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的
随着我国各类物流中心数目不断增加,物流中心合理布局已经成为各物流管理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物流中心布局中相对重要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对解决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