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今天我一个人在家,一只猫突然闯了进来。它用充满敌意的眼神看着我,尾巴摆了摆,然后不高兴地“喵”了一声,声音很大。 猫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它的毛黑白相间,脚是黑的,身体是白的,嘴上有多根胡须,那是探测老鼠洞的“利器”吧?它的样子让我想到了威武的军官。 我的心咚咚地跳,脚不知不觉移到了门外。我暗暗地咽了口唾沫,嘴唇和手微微颤抖,冷汗从头顶上冒了出来。我怕那只猫用牙咬我,用爪子抓我。 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一个人在家,一只猫突然闯了进来。它用充满敌意的眼神看着我,尾巴摆了摆,然后不高兴地“喵”了一声,声音很大。
猫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它的毛黑白相间,脚是黑的,身体是白的,嘴上有多根胡须,那是探测老鼠洞的“利器”吧?它的样子让我想到了威武的军官。
我的心咚咚地跳,脚不知不觉移到了门外。我暗暗地咽了口唾沫,嘴唇和手微微颤抖,冷汗从头顶上冒了出来。我怕那只猫用牙咬我,用爪子抓我。
没想到,那只猫竟啃起了塑料袋,也许是肚子饿了吧。它先用爪子和牙齿撕了一小块塑料,然后漫不经心地闻了一下。“咔嚓!”猫把塑料吞进了肚子。它突然翻了几个滚,“唰”地重新站了起来,然后跑出了门外。
真是虚惊一场!我迅速地把门关上,深呼吸了一下,心有余悸地坐在椅子上。这时,门响了一下,我透过门缝看到,那只猫正像人一样啪啪地敲门。我决定不理它。
可是,“嗖”的一声,猫居然从窗户跳进了家里。它怎么那么轻盈敏捷呢?
我望着猫的眼睛,感到毛骨悚然,脚有点不能动弹了。我将手上的东西轻轻地放在桌子上。我直接冲出家门,把门关上,忐忑不安地来到院子里。我害怕极了,赶紧给爸爸打电话。爸爸却平静地说:“没关系的,猫不会咬人,不会抓人。小小男子汉,勇敢点。”
我几次想上去,又几次停了下来。当我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推开门,却发现里面安安静静的。猫去哪儿了呢?
指导老师:申迎春
其他文献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入选了近十篇神话文体的课文。大部分学生非常喜欢阅读神话故事。我们在教学中,既要考虑神话的本体价值(如神话的想象能力、文明源头、神话精义等等),也要考虑它作为教材的教学价值(语言文字的品悟和复述等语文特点)。如何更好地进行“神话文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在小语阅读教学中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以人教版中第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为例,谈谈神话文体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学什么:神
从前,有一个做生意的人,走到离江苏苏州较近的乡下迷了路,正在岔路口犹豫不定时,忽然看见附近水塘旁边有一个放牛的老人,于是就跑过去问路:“喂,老头儿!从这里到苏州走哪一条路呀?还有多少路呀?” 老人回答说:“走中间那一条路就对了。到苏州大约还有六七千丈。” 问路人听了,十分奇怪地问:“哎,老头儿,你们这个地方怎么讲‘丈’,不讲‘里’呀?” 老人回答说:“我们这地方一向都是讲礼(里)的,自从来了
近日,笔者有幸在厦门聆听了全国知名教师、淮北市实验小学陈金龙老师执教的《鹬蚌相争》一课。陈老师在这节课的导入环节说了三句话:“听,是一种享受;讲,是一种奉献;读,是一种修养。”这正是笔者听课后的总体感受。陈老师将朗读贯穿于整个课堂,通过有效指导和示范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和感悟寓意。 一、通过抓提示语指导朗读 课文中的鹬蚌对话简短有趣,是用来分角色朗读的好材料。如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
【摘 要】低段识字教学要注重学习方法,多维交融。一方面,关注生活识字,让学生在社会这个敞开的课堂中当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与家长互动,从而自然而然地识记生字。另一方面,注重课堂识字,教师利用教材资源,结合图片、游戏、字谜等,分析字理,根据汉字特点有针对性地运用各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识字的同时培养观察力、思辨力、创造力。 【关键词】生活识字 课堂识字 方法习得 在很
【摘 要】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整个教材体系中第一个习作单元。如何处理精读课文、习作例文和习作之间的关系,发挥习作例文的作用,是教师需要关注的头等大事。实践中,教师应着眼单元,把握习作要素;着眼例文,找寻习作策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点燃学生的习作热情,让学生真真切切地爱上习作。 【关键词】统编教材;习作教学;要素;策略 自第二学段开始,统编教材就出现了一些特殊单元,如以培养学
【摘 要】学生评价是调动课堂氛围、提高朗读能力的重要手段。片面否定、过分挑剔的评价则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朗读兴趣。要使学生评价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在执教时需要“双管齐下”,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采用“鼓励为主、内容丰富、评导结合、实事求是”的评价策略,为课堂朗读评价增加“正能量”。 【关键词】学生评价 自我评价 评价他人 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一文中着重强调:“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
课后练习题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系统性、阶梯性、综合性、规律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编者的教材编写意图。因此,开发好课后练习题的功能,不仅能对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等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养成语文预习习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拓展知识面等诸方面都能发挥功效。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课后练习加强学法指导。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
曹操造了一座花园。花园落成时,曹操过去观看之后,一声不响,只是在门上写一个“活”字,就走开了。人们都不知道曹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那些工匠更是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曹操的谋士杨修恰好从此路过,一看,便笑道:“门里加一个‘活’字,不就是‘阔’字吗?丞相是嫌门太宽了。”工匠们豁然开朗,拆墙重建,并把门相应改小了。曹操看后大喜:“知我者,杨修也。” 又有一次,有人给曹操送来了一盒酥饼。曹操十分高兴,就提笔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视频、地图等,揣想故事情节,发挥自己的想象,有创意地编写童话片段。 2.通过历险经历的串联,感受童话情节的步步推进。 3.通过对黑蚂蚁、红蚂蚁战斗过程的讨论,体会童话故事中包含的“善念”,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借助视频、地图等,揣想故事情节,发挥自己的想象,有创意地续编童话片段,并在创编的过程中感受童话故事“情节推进”“表达善念”的特点。
【摘 要】教师对学生课堂表达习惯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关注不足会直接导致教学导向失重,“言说”被坐“冷板凳”。教师指导乏力,学生的表达常常“无果而终”,课堂表达遭遇尴尬。为此,教师要扭转碎问碎答的课堂形态,释放内存,归还“话语权”;目标导航,踩准“落脚点”,使每一次的课堂表达练习有目的、有重心、有结构;高质对接,既关注每一个学生,扩大言说“半径”,实现机会均等,又关注每一次表达,尊重学生思维成果,用心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