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质疑答疑,打造化学高效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rav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二十余年,我深有体会:教学是一门永不完善的艺术。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像一弯活水,不断地变化,化学教师必须随时更新观念,走在学生的前面,准确预测学生的动向,站在教学的最前沿。课程改革了,观念更新了,打造高效课堂不止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答疑是打造高效课堂最直接的方法。心理学认为:激发是使个体在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兴奋状态的过程。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答疑就是解决难题。由此,掌握在教学中激发学生质疑的技能,是打造高效课堂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要保证每一节课都是高效的,首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学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诱导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暴露自己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真诚地告诉学生: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造的源泉。凡是具有科学创造力的人都是敢于发现问题,怀疑一切,批评一切的人。凡是平庸的人,才会没有见解,人云亦云。教师还要从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结合点,从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入手,创设语言情境、思维情境和实验情境,诱导全体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人。
  例如:在化学选修四《弱电解质的电离》一节的教学中,从实验3-1入手。分别实验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醋酸溶液与等量镁条的反应:
  我把学生分成两组仔细观察再讨论并提问:A组提问,B组答,难住对方者胜。A组提问:放气体快的是什么酸?B组答:盐酸。
  B组提问:盐酸放气体为什么快?A组答:盐酸是强电解质。
  A组提问:强电解质为什么快?B组答:完全电离。
  B组提问:完全电离放气体就一定快吗?A组讨论后一代表回答:盐酸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醋酸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等浓度的盐酸、醋酸溶液c(H■)大的是盐酸,所以盐酸放气体快。
  A组提问:那种酸放出气体多?B组答:一样多。
  B组提问:怎么会一样多呢?说说理由。A组答:因为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醋酸溶液,无论电离是否完全,所能提供的n(H■)是相等的,所以产生气体相等。
  A组提问:难道说与镁条的量无关?B组答讨论后一代表回答:镁条足量就行,等不等都行。
  我总结并提问:若等体积、等pH的盐酸、醋酸溶液与足镁条的反应哪种酸放气体快,哪种酸放气体多?大家讨论后争先恐后地抢答。
  学生的设疑恰到好处,避免了学生的厌倦困顿,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教师的巧妙设问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既挖掘了现行教材,又渗透了将要学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每一分钟都有收获,每一节课的效率都不低。
  其次,要保证每一节课都是高效的,只激发学生质疑还不够,还要启发学生针对任何疑难,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得出最后结论。有许多问题,学生提不出来,也把握不好重点,这就需要教师在重点、难点处巧妙设疑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教师设疑后,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精心实验,仔细观察,合理推断。此时教师的启发引导很有必要。
  例如:在化学选修五《乙醛》一节的教学中银镜反应的实验学生做得很好。在清理药品仪器时,我又发现两个破旧大试管也被均匀地镀上了一层银。欣喜之余,我举起试管当众请教他们。一个学生说:“这个试管太脏了我给他整整容。先用氢氧化钠溶液煮沸,接着用纯净水冲洗,再用硝酸洗,最后用纯净水冲洗。如此重复了三次又用蒸馏水洗一次,我觉着干净了才开始做实验。”别的同学也跃跃欲试。有的说:“暖瓶水不开,我又煮了一会才放试管。”还有的说:“氨水我半滴半滴加的。”我,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被他们的兴奋感染了。令一个同学站起来总结说:“试管里先放硝酸银,逐滴加入氨水,边加边振荡,直到产生的白色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再加入乙醛,多加点儿,并混合均匀,把试管放入水浴中。”这个同学一坐下,另一个还没等叫就站起来:“水越开越好!”我又反问:“直接加热不行吗?”马上有同学说:“不行!试管不许动,否则,银就镀不上了。第一次我就没镀上,还出现很多黑色物质。”大部分同学抬起头,表示赞同。教师此时该怎么做呢?继续探究。我赶紧追问:“黑色物质到底是什么?”有人认为是银,有人认为是氧化银。并且我发现有一个平时一直跟不上的学生欲言又止。我信任地看着她,示意她回答。不会是氧化银,应该是银。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了,正1价银被还原,化合价降低生成银单质。我投以赞许的眼神,试探着问她:“银单质怎么成黑的了?”“因为生成的是银粉。在粉末状态时,金属的颗粒很小,没有规则晶面,光线入射后不能反射出来,多呈黑色。比如溴化银制成的底片曝光析出的银也成黑色。”她的回答太精彩了,我们不约而同为她鼓掌,喝彩。因為她不单纯是要达到预定的实验目的,而且是在探索,研究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自然现象。我反思过去的传统教学,是教师讲得太多,对学生发掘得不够深,对学生理解不够透,对他们缺乏足够的信任。我表扬他们实验课上的激情,欣赏他们观察实验的仔细,鼓励他们刨根问底,追根求源的耐心。此时,教师的责任不是传道授业,而是解惑答疑。我提出新的要求:“敢于随时随地提问,即使结果不准确,也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暴露自己的弱点。”
  在教师的启发下,由表及里,去伪存真,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引导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教师的启发要恰到好处,作为主角的学生还是要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全体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即使有些结论不严谨,教师及时纠正也比把结论和盘托出效果要好得多。在质疑和答疑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要想使每一节课高效,一定要有效地抓住四十五分钟的每一分钟,巧妙设疑,调动学生自主设疑,使学生时刻保持兴奋。
  教师为了达到课堂高效,还可以打破常规教与学的形式。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1.让学生适当、适时扮演教师的角色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氢气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考查中许多学生对氢气的先通后撤,和酒精灯的前点后灭顺序总是听得明白,答得不对。有个同学走上讲台说,我教他们一招,保证忘不了:“氢气早来晚走,酒精灯迟到早退。”用学生的思维解答学生的问题,值得一试。
  2.课的开始让学生设计,学生可以上讲台带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也可以提问上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或者干脆听写近期化学方程式,等等。
  3.课的总结由学生来完成。这样学生必须前四十分钟高度精神集中,时刻记忆所学化学知识,才能总结好本节课的内容。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通过反思当前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影响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和解决问题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并进一步研究了培养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物理问题解决 自我监控能力 培养策略  面对迅猛发展、日益更新的信息化社会,“终身学习”的观念已逐步深入人心,如何造就能独立自主地学习的人,理应成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自我监控学习作为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
摘 要: 实验课在高职分析化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学的本质特性是“有效”,要提高高职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排除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改革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体系,针对高职学生的认知结构,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面向学生就业训练好操作,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 分析化学 高职教育 实验课 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指以最少
移动互联网没有改变商业的本质,其实本质还是这两句话,差异化产品和极致体验。我觉得只有一件事大家要改变,那就是C端思维,得草根者得天下。  第一,原来我们的思维叫宽众思维,不管做mall也好,做其他的也好,最典型的是春节联欢会希望14亿人都喜欢,越做口碑越差,原因很简单,什么人都来,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不精准定位的话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们mall和春节晚会逻辑是一样的。现在所谓的窄众思维,“爸爸去哪里
摘 要: 情境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创设情境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从而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欲望,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本文就此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情境教学模式 实施方
摘 要: 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初中物理教学,将给课堂增添无穷魅力。本文就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综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分别从四个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为初中物理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多媒体 有效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其中以多媒体技术为典型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演示领域
摘 要: 在教学中程度不同地掩盖化学思维流程,是当前化学教学的通病,本文试图对中学化学教学中怎样展现思维流程、展现思维流程应遵循的原则、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思维流程 思维品质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教学中程度不同地掩盖化学思维流程,是当前化学教学的通病,主要表现在:  1.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知识的再次发现过程被压缩,结论性及应用过程过分膨胀,常要求学生机械地记
《中学物理》2002年第9期刊登了《利用MatLab研究重力随地球纬度的变化规律》一文,在该文中,邵老師和秦老师利用MatLab很好地解决了重力随地球纬度的变化规律,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形象直观,使人一目了然。MatLab是一种通用性很强的优秀数学软件,能有效地用于科学计算和作图,它的使用者通常是一些科研人员及高校里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笔者认为,对于广大的中学生及中学教师来说,不妨利用Exc
哲学是研究以实践为基础的关于人及其思维和外部世界的总体性关系的科学,是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的概括和升华,是各种科学的集大成者。其中的各种思想和方法论对学习各种科学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化学之美不仅美在其外的现象多样、千变万化,更在于其内蕴藏的丰富的各种思想。化学学科思想繁多复杂,像结构决定性质,守恒思想,平衡思想,等等,这些思想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应用也非常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