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匹配性研究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a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专业设置应当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郑州市高职高专院校现有专业体系健全,但是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重复性和稀缺性并存的局面,不能充分满足郑州市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郑州市地方经济的特点,区域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农林牧渔类专业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构造技能性强的专业体系,促进工业和服务业规模化;建立经济需求导向的专业信息服务,规避重复设置专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匹配性;郑州;地方经济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4-0014-04
  
  高职专业以社会职业分类为基础,突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强调与职业岗位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本文选取较有代表性的郑州市27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专业设置现状、与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匹配性,旨在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郑州市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一)郑州市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专业大类现状
  郑州市27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专业涉及到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19个专业大类中的18个大类(没有水利大类),78个二级类专业中的63个,共有286个专业。见表1。财经、土建和艺术设计传媒大类涉及到的专业较多,而环保、气象与安全、公安、公共事业大类中的专业较少。财经、土建、艺术设计传媒、制造、电子信息、文化教育、法律、旅游、材料与能源、生化与药品等10个专业大类中的二级类专业的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其他8个专业大类中专业种类覆盖率相对较低。二级类专业覆盖率较高的专业大类中专业分布不均衡,法律、旅游、材料与能源、生化与药品等大类二级类专业覆盖率为百分之百,但是专业数量不是很多,特別是生化与药品大类,四个二级类专业只开设了8个专业。专业分布不均衡还反映在具体院校的专业开设,例如,农林牧渔大类中共有5个二级类专业,郑州市只有两所院校开设此大类专业,这两所院校共开设16个专业,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开设15个专业,而且这15个专业中有14个是在畜牧兽医二级类专业中,专业集中程度相当高。在财经大类中,郑州市近一半的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专业。
  (二)郑州市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专业现状
  从表1可以看出,郑州市高职高专院校已经形成种类比较齐全的二级类专业体系。一些综合性院校开设的专业涉及到专业大类多,数量也比较多,例如,中州大学开设58个专业,占据郑州市286个专业中的20.2%,58个专业涉及到12个专业大类;职业性比较突出的院校开设的专业数量多少不一,例如,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开设6个与旅游职业相关的专业,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31个与交通行业相关的专业。从统计数据来看,郑州市各高职高专院校之间开设专业的重复性很高,70%的高职高专院校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60%的院校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50%的院校开设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专业,40%的院校开设机电一体化、商务英语和软件技术专业,见表2。
  (三)国家重点发展专业在郑州市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分布
  目前,郑州市共有21所高职高专院校的38个专业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发展专业,见表3。除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和河南检察职业技术学院以外,其他19个院校均有两个专业入选,物流管理专业和兽医专业分别代表不同的学校同时入选。这些国家重点发展的专业与学校专业总体数量没有关联性。例如,中州大学有58个专业,被选出两个重点专业;河南检察职业技术学院有8个专业,其中一个被选为重点专业。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高职高专专业设置应从质上取胜,而非量上突破,大而全的专业体系未必能彰显学校的办学实力,把具有本校特色的专业做大做强才是专业发展的方向。
  二、郑州市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存在问题分析
  (一)重复性和稀缺性共存,专业数量不平衡
  一方面,郑州市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在数量上多而全,是一种由点到点,而不是由点及面的专业群,热门专业重复设置率高。而另一方面,郑州市经济发展所需的一些专业开设数量较少。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种植面积大,围绕农业、农产品开发与利用方面的专业数量不多,涉及到农业技术类专业只有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植物保护专业,作物生产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观光农业这些专业都没有开设,林业技术类的商品花卉、园林技术、林业技术等专业也没有开设。这些专业又非常适合本市及其周围辖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公共服务专业大类中开设专业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家政服务等特别实用的专业没有开设。交通运输大类中涉及到公路运输类、铁道运输类、城市轨道运输类、民航运输类、水上运输类、港口运输类、管道运输类七个二级类专业,后三种二级类专业没有开设相对应的专业。其中管道运输类专业非常切合近几年郑州市正在进行的各种城市规划改造,包括地铁建设等工程对人才的需求。郑州市高职高专在专业结构方面的重复性和稀缺性共存的局面表明,各个院校开设新专业时没有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客观上造成了同类专业毕业生数量多,给就业造成一定压力。
  (二)特色专业不成体系,尚未结合区域经济优势
  郑州主导产业是铝、汽车、食品、纺织等,但是与这些主导产业相关的人才满足不了行业发展的需求。郑州市人才交流中心发布2010年度郑州市职场分析报告,营销类、机械仪表、食品零售、医疗化工、服装纺织、通讯通信、电子IT、金融/保险、房产建筑、餐饮旅游类人才需求量大。以服装行业为例,郑州服装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2010年服装纺织类人才需求量再创新高,达到22935人次。从郑州市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情况调查结果来看,虽然这些专业在一些院校中有开设,并且有些专业开设比例还不低,但是仍然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
  三、对策与建议
  (一)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农林牧渔类专业建设
  河南是农业大省,郑州市作为省会城市,其对河南农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调查显示,郑州市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农林牧渔类专业数量较少,未能很好地满足农业经济产业化的发展要求。基于此,应加快农业技术类作物生产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观光农业专业建设。另外,林业技术类的商品花卉、园林技术、林业技术等专业人才也非常急需。针对郑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的现实需要,应按照优质、高效、安全和生态型现代大农业的发展要求,着眼于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的专业群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林牧渔大类的专业设置,形成真正适合实现郑州市及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功能性专业体系[1]。   (二)促进工业和服务业规模化,加快构造技能性强的专业体系
  在专业结构问题上,既要考虑办学的超前性,又要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特点,既要服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又要通过自身结构的优化,更好地服务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河南省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郑州市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应该紧密结合省工业化、城镇化的目标与进程,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依托已有的国家重点发展的专业优势,优先发展郑州市经济发展急需的工科类、高新技术类专业,重点发展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煤化工、铝工业、食品工业、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等应用型专业。改造和提升与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相关的物流、金融、信息、商务、房地产和旅游等传统专业。
  (三)建立经济需求导向的专业信息服务体系,规避高重复率设置专业
  郑州市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毕业生就业难。专业设置应该在兼顾均衡性的同时满足地方经济的发展,建立经济需要导向的专业信息服务体系,既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规避高重复率设置专业[2]。各行业的人才需求是专业发展的直接动因,也是专业发展规划的基础。各个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应着重分析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整體数量需求和发展走向,特别是那些与应用性人才相对应的岗位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宏观指导[3]。
  参考文献:
  [1]李艳红,曹晔.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现状调查与调整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8):13-17.
  [2]熊光慈.河南产业结构调整与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6):10-13.
  [3]张元.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职专业设置问题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3).38-40.
  Research on the Matching of Specialty Sett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Demand
  ——The Case of Zhengzhou
  SUN Xiao-hua
  (He’nan Business Junior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45, China)
  Abstract The specialty sett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match with the demand of local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current professional system of Zhengzhou is sound,but the reproducible and scarcity attribute coexist in its specialty setting,which result that the system can not fully meet the nee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economy,regional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strengthen agricultural specialty construction and stimulate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ful skills professional system and promote scale expansion of the industry and the service industry; establish economic demand-oriented 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avoid high repetition rate of specialty setting.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pecialty setting; matching; Zhengzhou; local economy
其他文献
摘 要 建设制造强国,核心是质量,关键是人才。中国制造要从“代工 低价”的模式向“核心技术、人性设计、品牌打造”的模式切换,亟需重塑大国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实现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发挥教育系统传承创新工匠文化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推动制造业界与教育界深度合作;完善中国工匠文化创新传承和工匠文化育人制度保障;健全社会教育和企业培训中工匠文化教育机制;将工匠文化传
傅增湘(1872-1949)清末民初著名的教育家、藏书家、书法家。傅增湘师从清代鸿儒吴汝纶,倡导改革传统教育制度,推行实业教育。1905 年,他奉命在直隶创办女子学校。在其夫人凌氏等人的大力支持下,不久即在天津创建了女子公学、高等女学和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等三所学校,并任北洋女子师范学校堂总办,成为我国公立女学的创办者。其中,女子公学独立设置7年,创造了女子公学办学模式并取得教育成就。傅增湘聘请地理学
入选理由 以比较和反思为切入点,探寻中国职业教育大赛与世界技能大赛的差距,以期中国在技能标准、制度机制、行为准则、习惯养成和综合素质提升方面与国际接轨。  主要观点 作者指出,世界技能大赛作为开展技术交流的国际性平台,不仅吸引了各国参与到竞争中来,也为彼此提供了学习、合作的机会。历经多年发展,世界技能大赛中各国竞争实力格局及不同项目奖牌的地域分布特征已逐步鲜明,而中国加入世界技能大赛组织时间较短,
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具体措施,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如,成立南昌市校企联席会,定期召开职业教育校企协作会,全市有千余家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按照“一校一品”“一校一业”的要求,推进职业院校专业调整和课程改革,同时启动“市级示范专业”评审工作,对符合标准的专业一次性奖励20万元。在2012年成立“南昌汽车机电职业教育集团”之后,目前正全力建设培养规模为5万~8万人的中高职相互融通的
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突出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二是要加大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三是面向社会需要,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四是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要协调发展;五是要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制;六是积极开展短期职业技术培训;七是实行技术等级证书制度认证;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引进职业技术教育因素。  赵全红,刘建勋,潘萍/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2
摘 要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高职院校2006-2015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立项课题总体层次不高、数量较少,地域分布不平衡;不同类型高职院校立项数量差异大;立项课题多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核心主持人缺乏。建议加大支持力度,重点资助国家级课题和青年课题;适当考虑地区差异,引导均衡发展;加强基础理论课题立项;培养核心研究人员。  关键词 全国教
入选理由 从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的内在联系方面入手,结合国际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近年发展的最新趋势,对其历史演变及趋势进行梳理,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主要观点 本书指出,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是具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各国职业教育体系各有特点。如英国职业教育改革涉及发展方针、教育模式、课程及证书、管理体制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德国
入选理由 面对行业人才缺口,主动与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合作,通过深入研究钟表王国瑞士和德国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高端手表制造人才的现代学徒制模式。  亮 点 第一,落实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制度。在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基础上,学校先行招生,随后根据用人需求与学生意愿,选拔参加现代学徒制培养计划的学生。纳入计划的学生与公司签订《企业学徒协议书》,对学习补贴、工伤保险
摘 要:中山市石岐杨仙逸小学通过开发跆拳道运动校本课程、编排跆拳道操、落实2-6年级每班每周一节跆拳道课、开办跆拳道运动兴趣小组及竞技训练组等等管理模式,并结合各种测量方法和小学生心理评价方法,对学校实施跆拳道校本课程管理模式下学生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跆拳道运动在贯彻落实体育.艺术“2 1”精神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跆拳道校本课程模式的实施对营造学校校园积极向上的氛围
摘 要 QAA完善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提升了高等院校质量评价绩效。英国诺兰德学院的办学特色包括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注重职业素养提升的校园环境,以及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并重的毕业标准。其高质量的办学水平源于严谨的学术标准保障制度,高标准的学位文凭授予制度,以师生为本的管理制度,及时有效的质量改善体系。借鉴其经验,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需要形成特色化人才培养定位,契合需求的质量标准,院校自主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