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与民主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2009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戏院走出来之后,心情一直十分沉重。
  看的是冯小刚导演的新作《一九四二》。电影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发生于河南的一场导致300万人死亡的大灾难的故事。当时河南大旱,又发生蝗灾,乡民颗粒无收、饥寒交迫,为了活命,不得不离乡背井,踏上逃荒之路,追寻一线渺茫的生机。但可惜,战争,加上官员贪腐,让更大的苦难,以至死神,在逃荒的路上冷酷无情地张牙舞爪。
  电影拍得很沉郁,只见逃荒的人群孤立無援地在大地上涌动,哀鸿遍野,给人莫大的震撼。灾民最初都奋力求生,发挥中国人顽强的生命力,但随着无尽的苦难,希望一点点被戮破,结果,或弃尸荒野,或贩卖妻女,或沦为日奴……一个又一个地倒下,没有希望,也没有救赎。纵然偶尔迸发出半点人性勇气、善良和尊严的火花,但在悲惨的命运巨轮之前,一切都被辗得刹那即灭。
  片中一幕,陈道明饰演的蒋介石叫来主管新闻的官员当面念社评,《大公报》的报道和社评揭发了河南惨绝人寰的灾情,蒋听后怒不可遏,勒令《大公报》停刊3天,避免家丑外传,动摇国民政府的威望。
  据香港《大公报》最近一篇特稿回忆:“彼时正逢《大公报》获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颁的荣誉奖章,王芸生美国之行被取消,停刊消息一出,民众哗然,亦令《大公报》复刊后洛阳纸贵,发行量从停刊前的6 万份激增至10 万份。”
  片中另一幕,美国《时代》周刊驻重庆记者白修德,历尽千辛万苦前往灾区采访,之后《时代》刊发了他撰写的有关河南哀鸿遍野的报道,才让蒋不得不硬着头皮,勉强摆出救灾的姿态。
  这些电影情节和史实,让我想起一个有关民主和饥荒的学术讨论。
  1998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得主、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童年亲历过同样导致三百万人死亡的1943年孟加拉大饥荒,对饥荒的悲惨及其成因,有深切的体会。他认为饥荒之所以出现,并不纯粹因为食物匮乏,更多是因为经济、社会、政治领域的不平等和不公义,让食物不能去到饥民手中。1981年,他出版《Poverty and Famines》一书,对此作出深入的剖析,并把分析对象从孟加拉延伸至史上更多的饥荒,得出类似的结论。
  到了1999年,他又出版了一本《Development as Freedom》,进一步大胆提出,“在史上所有运行中的民主政体,从未有一个出现过大饥荒”。这是因为这些民主政府“需要赢得选举,也要面对舆论批评,因而有极强烈的诱因去设法避免出现饥荒和其他人为的大灾难”,“新闻自由及活跃的政治反对派合组成最佳的饥荒预警系统”。
  同年,他在学术期刊《Journal of Democracy》刊登的《Democracy as a Universal Value》一文中,再次指出:“如果能够严肃看待,饥荒其实是可以预防的,而一个民主政府,面对选举的压力,以及反对党和独立报纸的批评,便不能不如此做。毫不意外地,当印度在独立之前受到英国殖民者统治,一直受到饥荒所折腾,……,但在独立之后,建立了多党民主和享有新闻自由的媒体之后,饥荒便一下子消失了。”
  阿玛蒂亚·森的具体研究数据不是没有可以商榷的地方,“在史上所有运行中的民主政体,从未有一个出现过大饥荒”,这个结论也有太过绝对之嫌,而遭一些学者质疑。后来他也解释,他本来的意思是民主可以杜绝大饥荒,却不一定可以保证每个人都得到温饱。无论如何,他的主要论点“新闻自由及活跃的政治反对派合组成最佳的饥荒预警系统”,却普遍受到各界的认同,也为《一九四二》这部电影,以及当年国民党在河南大饥荒中因缺乏监察而滋生的严重贪污,以及打压新闻自由,因而让饥荒雪上加霜,灾民更加水深火热,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学术理论脚注。
  《一九四二》描述了抗日战争期间那场导致三百万人死亡的河南大饥荒,然而,中国近代史上,其实还有其他因天灾、人祸、政治、狂热所造成的饥荒,希望中国未来有更多的电影,为我们温故而知新。
其他文献
自11月10日以来,以哈马斯为首的加沙地带武装向以色列发射了150多枚火箭弹。自11月14日起,以色列发起代号“防务之柱”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对哈马斯目标实施了一系列空中打击,并“定点清除”了哈马斯军事组织“卡桑旅”领导人贾巴里。  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曾于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1982年进行过5次大规模战争。此后以色列与巴勒斯坦虽然常年处于交火状态,但没有
中国西部边陲,我跟随着上汽荣威W5“丈量边关 致敬英雄”的活动车队行驶到红其拉甫,再向西是世界海拔最高的边境口岸,向南则是蜿蜒在帕米尔高原崇山峻岭中的吾甫浪沟——公路在这里消失。  正是在这条接近人类极限的边境线,荣威车队发现了一支特殊的高原巡逻队。对于巡逻队的队员来说,任何一条路都没有尽头。  8月31日,一支由边防战士、塔吉克护边员组成的共10人的巡逻队从红其拉甫出发,踏上了吾甫浪沟巡逻的征程
从年龄上看,连姆·尼森当然不是“欧巴”(哥哥),而是享誉世界影坛的“阿夹西”(大叔),靠《辛德勒的名单》《迈克尔·科林斯》这类史诗电影奠定地位后,时至今日,大叔的票房号召力与日俱增。独力担纲主演《人狼大战》《飓风营救》这类商业动作片,靠自己 “孤胆英雄”式的单打独斗撑起一部电影,说明大叔已经彻底摆脱了旧有的文艺范形象。  《飓风营救2》的出现,说明第一部《飓风营救》在商业上的成功(由于第二部盈利效
中国教育弊端何在?先经济后文化为什么错误?中国现代化进程为什么落后于日本?日本历史学家依田熹家的观点令人深思    早稻田大学掩映在山手线内一片民宅之中,早大名誉教授依田熹家的工作室也隐藏在地铁站边一个狭窄的单元里。虽已退休多年,但这位70岁的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仍常来这里工作。工作室不大,到处堆满了与中国有关的书籍。  依田先生的专业是近现代思想史以及中日比较研究,在《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
这次自民党总裁选举前所未有地跑出来5位候选人。其中特别受中国人注意的是石原伸晃——他是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长子,而石原慎太郎是以“反华仇华”而闻名的日本政客  石原伸晃目前呼声最高,极有可能当选自民党总裁,进而出任日本首相。眼下,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骤然紧张,作为石原慎太郎的儿子,他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因为最近3年来执政不力,日本民主党将在众议院选举中惨败,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无论自民党能否单
如果房价不反弹20%到30%,将有大批的炒房客死在沙滩上。  据《第一财经日报》近日报道,温州新建商品房比最高价时下跌30%到40%,加上融资成本,80%以上的炒房一族已经资不抵债,成为“负翁”一族。  一切源于金融杠杆的紧缩。  以该报道为例,设定炒房客的融资比例为70%,30%为自有本金,同时融资比率为较为乐观的年息10%。根据收益率公式计算,炒房客购买的房产以23%为临界点,当房价下跌23%
没人告诉过我为什么,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作为一个科学记者,诺贝尔奖成了每年必做的功课。通常,从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开始,诺奖委员会会遵循一個既定的顺序宣布本年度的诺贝尔奖得主,而我该干的,就是锁定一个国人可能会最感兴趣的获奖者,调动所有的资源,寻找故事。  就像喜欢那些成功学故事一样,中国人喜欢诺贝尔奖的故事,尤其喜欢诺奖与中国人的故事。  我明白这个道理是在2007年,IPCC获得了诺贝尔奖
阿峰是我的高中同学,去年北大法硕毕业后,他放弃了能解决北京户口的国企职位,选择作为省委选调生回乡做副村支书。前两天,我出差顺道探望了他。  “日常工作么,整材料,开会,各种任务,什么平安村居创建、平安农机(农用机械)创建、平安家庭评比。偶尔去农户家转转。”阿峰显然已经厌倦了这个问题,他一边给我剥虾,一边不假思索地敷衍道。剥完虾,他不再像过去那般用纸细致擦手,而仅是甩甩手。  “大学的专业派不上用场
他只有9只手指头。他不喝酒、不抽烟、不赌博、不找妓女;不读金庸古龙,不看香港台湾澳门越南泰国韩国的电视剧;讨厌有动物的电影,讨厌流行音乐。怪就怪在,这个人看上去还不傻。他2009年来到精神病院,看见许多人赌博成瘾,说了一句名言:赌博也是一种精神病。可惜,这句话只有我一个人记住了,其他的赌鬼还在日日夜夜地赌下去。  我来讲一个关于他的故事。  那天晚上的牌局开始得很早,我去的时候,已经没有位置了,我
大概是2008年的春节前吧,我来上海出差,你请我到一家比较高档的素菜馆吃饭,说实话,钱花了不少,但压根就没吃饱!正吃着呢,你说:“看!海清啊!”我一愣:“海清是谁啊!”这好像是咱俩第一次见面吧?之前都是网上神聊。  2008年春天,你随话剧《我不是李白》剧组,从上海来北京巡演,我纳闷呢,熊顿怎么去演话剧了啊?后来才知道,是你在上海看了人家话剧,特别喜欢,就跟人套近乎,成了朋友,帮人家画海报,画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