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给小学生作文带来生机与活力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zc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指出只要语文教师精心建构属于自已的作文评价艺术,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就会迸发出生命的火花。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评价语文教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崭新的教学理念,逐渐渗入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和科学化,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关注成功体验的开放性评价体系。在作文教学中,对于刚刚学会拿起笔写作的孩子来说,能够书写自已对人生的感悟是件神奇的事情,因此,在评价中,教师千万不能因为一句无心的责备使孩子对写作的美好憧憬化为乌有。那么,怎样才能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呢?
  
  1 提倡尊重关爱,保护作文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写作空间,减少对学生的写作束缚,鼓励自主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也就是我们要提倡个性化作文。其中的内涵包括题目个性化、语言个性化、取材个性化、组材个性化、构思个性化、想象个性化等。传统的作文评价,教师通常扮演着“终审法官”的角色,学生的心灵倾诉,仿佛是呈现给法官的“待审卷宗”,教师红笔一挥,便定下了本次写作成败基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的保护学生的心灵。”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这个写作主体,蹲下来看待学生的作文,多肯定,努力让学生摘到成功的果实,让小学生个性化作文这棵娇嫩的幼苗在爱心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2 评价投入真情,呼唤师生沟通
  
  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一群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每一篇作文都浸透着每个人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一个没有真情的教师,一个没有真情的评价,怎能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期待,充满热情地学习?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写作的乐趣?不要小看那三五百字的短文,它是学生心灵的独白,作为交往的一个渠道,作为对话的一种方式,评价呼唤着平等与沟通。师生双方都需要彼此倾听和讨论,在语言的交流评价中,敞开自已的精神世界,获得理解和沟通,从而让评价者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这就是评价的最大效益。
  
  3 力求语言生动,教师身体力行
  
  语文是最具形象性、情感性的课程,作文体现的更是语言文字的魅力,因此,可以给评价穿上“美丽的外衣”,让评价生动起来,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摆脱枯燥单调的束缚,走向丰富多彩,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使学生在美的评价中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获得思想启迪。
  
  4 发挥激励原则,培养写作兴趣
  
  在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被人承认、肯定的渴望。语文老师给学生写在作文后面富有鼓励性的评语,恰是满足学生这种渴望的最好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优的方法。的确,如果篇篇文章换回的都是老师挑剔的指责,一无是处的否定,那学生还会“要写”吗?
  所谓鼓励,就是要尽可能的找出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真诚、恰当是肯定。其具体做法有:一是称赞式激励。面对学生的作文,老师要把热情的夸赞之语、品读后的欣赏之情,毫不吝啬的送给学生,让学生惊异于自己的能力,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学生就会把这不经意间闪现出的光亮变成以后寻找光明的方向。二是期望式激励。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那些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老师要认识到,学生肯动笔写作文,有勇气把它交给老师,就说明他(她)有好学的愿望,而这点“士气”是可鼓不可泄的。老师在批阅这种作文时,要投入更多的耐心,要从中找出可圈可点之处,让学生从老师的评语中看到自己的能力,体会老师的真诚,产生“再创作”的欲望。对于文中存在的问题,老师要用慎重的措词,寄予期望的话语来点拨,学生从中感受到是老师的信任、尊重,受到的是鼓励,激发的是兴趣,收获的是进步,树立的是“我(能)行”的自信心。
  一次对学生作文的积极评价,就像教师的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束关切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话语,虽然细微,却需要教师崇高的责任感和对学生无私的爱。它如沁人心脾的春风,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更是催人奋进的号角,会唤醒学生的自信,会点燃学生热爱写作的火种,会催生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笔者10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证明:只要语文教师精心建构属于自已的作文评价艺术,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就会迸发出生命的火花。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主要是感性认知。情感教育是实现这种认知的基本途径。本文指出通过情景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既是教学手段与方式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情景设置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初中语文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非认知性的灌输,对情感教育的作用和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进而造成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荒漠化”。初中语文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
摘要为缓解交通压力,汽车单双号限行措施再一次成为焦点。北京奥运会期间,临时采取的单双号限行交通管制措施,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后,许多省市也纷纷效仿,由此引发了争议,短时期的良好成效能否说明长时期也同样适用?单双号的限行能否从根本上缓解交通压力?本文从供给需求方面分析了单双号限行措施,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供给和需求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U12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的内容特点,并分析了当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技工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也在
摘要工艺美术是一种集装饰、绘画、雕塑为一体的空间性的综合艺术。教学要把握其所特有的教学因素,利用科学手段因材施教,学生才会闪烁创造的火花,变废为美,点石成金。  关键词美术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7文献标识码:A    小学美术教材大多具有趣味性的特点,创新的美术课堂更要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设计教学内容,来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养成。如何激发
开学后,阿牛一直没来上学。打了几次电话后,阿牛终于来了。一进办公室阿牛眼圈就红了,他说:“老师,爸爸让我跟着他到外地去打工。他说以我的成绩我肯定考不上大学,就算考上大学出来也一样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了也买不起房子,买不起车……”  送走了阿牛,我陷入了思考。确实。对于很多成绩一般的农家子弟来说,上学读书的成本与收益是不成比例的。那么,读书的意义何在?  我就此在班上发起了讨论。有人说,为中华之崛起
摘要我国普通高中新的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用数学的意识,能初步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学会把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探索、猜测、判断、证明、运算、检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些要求不仅符合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考虑
摘要农村新入职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一直是农村教育的焦点问题。本文试图探析农村中小学新入职教师队伍存在问题及其背后原因,进而思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教育中小学新入职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农村小学教育的教学水平。近些年我国农村中小学不断引进大批新教师,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是存在着一个令人担忧的现状,新入职的农村中
摘要语文科在复习过程中,大多数第一轮复习采取的是分版块复习,讲解知识,然后通过做题来强化所学知识。但是,教师在选题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往往都是在网络上随意下载试题即了事,没有能够很好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高中语文复习试题选择    1 研究高考,心中有数    《高考语文大纲》是高考出题的指挥棒,我们每个老师、每个同学都应该深入专研的每一年的考纲都有细微的变化,而我们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