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问题学生,在无为中的大作为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HZTP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学生成了“问题”时怎么办?当前比较通行的对策是围绕问题查找原因,比如家庭背景、交往环境等造成的人格元素缺失。找到原因之后,再对症下药。应该说,用此种方法对学生问题进行矫正是有效的。但它的缺陷是,教师需要在八小时工作之外再去实施教育,用时太多,太耗神,不接地气。
  职业性质决定着每一名教师必须有自己的职业情怀。解决学生问题是教师的分内事,教师应该有责任、有专业力量把有问题的学生引导成为具有正向行为的学生。面对这种矛盾怎么办?我的办法是:瞄准本质,在无为中大有作为。
  宁静致远,静能生慧,这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生命本质作出的结论。这意味着,面对来自学生的问题时,只要我们让学生的生命状态进入“静”的境界,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静”是学生的生命之纲,纲举,学生的问题之目自然会张。
  瞄准本质,在无为中大有作为,这是我这几年来解决学生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当学生有打架、骂人、不守纪律、不爱劳动、不写作业等问题时,我基本没有对学生进行过诸如惩戒、批评的教育,我甚至很少和这类学生有过“一本正经”的谈话。接手新班级之后,我所采用的教育措施是每天利用大课间时间,通过与学生一同散步,对学生进行心灵体操训练,让学生的心向“宁静”回溯。
  心灵体操的操作有两种。快步走:心中默念着“左、右”二字,默念“左”时迈左脚,默念“右”时迈右脚。慢步走:心中默念着“抬脚、行走、落下”,在默念这三个口令的同时,让学生做到心无旁骛,脚步与口令始终保持一致。我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的心静下来,专注于当下正在做的事情。
  学生之所以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源于内心散乱。不夸张地说,每一名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做好孩子的愿望,他们对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心里跟明镜似的。散乱与宁静相对立,当他们的内心惯常了散乱,注意力、精力无法集中时,就会管控不住自己的意念,出现种种错误行为。对学生进行心灵体操训练,为的是把学生散乱的心训练成为宁静的心——生命在场,制心一处,让学生成为自己心灵的主人而不是情绪的奴隶。当学生有了管控自己的内在力量时,就会把不该犯的错误降到最低。
  进行心灵体操训练以来,我体会最深的是,学生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那些爱打架、爱骂人、行为动辄越轨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善交往、懂礼貌了;那些不写作业、不注意听讲的学生开始对学习有了兴趣。比如:贡和平从上一年级开始就不写作业,每次考试成绩一直在10分左右徘徊,为此,她没少受家长与老师的批评。她曾有两年时间不愿上学,有几次是哭闹着被家长送到学校的。李明星,上三年级的时候曾把五年级的学生打哭,在学校常见他惹是生非。心灵体操训练让他们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他们都变得专注于学习,不再是那种问题学生了。他们的变化,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每个生命都有无穷的潜力,当学生的心灵进入了宁静的状态,他们的内部机制自会告诉他们如何前行才是好的,他们会明白前进的方向在哪里。
  (本栏责编 卢丽君)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吴莱萸次碱与吴茱萸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迪马C18(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4%庚烷磺酸钠溶液(48:52
教师成长共同体,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已不再陌生,多样化的共同体正在成为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力军。对于学校来说,如何扶持和促进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我认为,要有效深入推进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让基层学校与高校牵手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新途径。  利用高校资源,加强顶层设计。教师成长共同体,仅仅依靠学校自身内部建设是不够的,更需要从理念、目标、策略、追求、模式、评价
综述了荸荠皮的加工利用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以荸荠皮为原料生产果醋、果酒和饮料,从荸荠皮中提取棕色素、黄酮类物质和果胶等,以及荸荠皮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以期为高效
2015年8月,我回家乡林州,见到了父亲当年的老师,如今的林州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崔向宇。中午就餐时,我又见到了林州教育界久负盛名的人物——蔺同林先生。我与蔺同林先生邻座,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题记  “老师,您真是教学有方……”  “老师,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儿子的栽培……”  期中考试后,我照例进行了一次全面家访。每到一处我都受到了家长的热情接待,又是拿水果又是递饮料,把我当贵宾一样,让我沉浸在一片褒奖之中。  只剩下最后一个学生了。来到小彬家的小巷口,同行的班干部朝那个虚掩的木门喊:“小彬,快出来,老师来家访了!”  砰的
一个周六的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正谈笑风生。突然,那首熟悉的《爱我你就抱抱我》手机铃声突然响起:“张老师,很抱歉周末打扰您,帮帮我好吗……”电话那头,听得出是几近哀求的语气。  打电话的是我班小琪同学的爸爸。他告诉我,他是家中的独生子,母亲从电视上得知国家放开二胎政策以后,就经常说要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虽然他和妻子打心眼儿里未曾想过此事,可是望着母亲那期待的眼神,他心底总有一种莫名的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