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诱发电位及其应用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06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脑干诱发电位的波形特点,观察正常气骨导脑干诱发电位Ⅴ波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及其相应的反应阈值的变化,为临床气导脑干诱发电位和骨导脑干诱发电位的联合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03/08在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听力中心完成。选取听力正常的青年大学生28例(56耳),纯音听阈测试各频率气导听阈均≤15dBHL,所有受试者外耳及中耳均无异常,无噪声暴露史、使用耳毒药物及神经科疾病史。①纯音听阈测试:首先测试1000Hz的听阈,给声长度0.5~1.0s,给声间隔不短于1s,避免节律给声,从40dBHL开始测试。听阈的搜寻遵循“减十加五”的原则,即受试者若能听到声音,则将声强减少10dB;若不能听到,则增加5dB。测得1000Hz的听阈后,按2000,3000,4000,6000,8000,1000,500,250Hz先高频后低频的顺序检测,其中1000Hz给予重复测试,用于检测受试者在熟悉过程后测得的听阈的可重复性。②脑干诱发电位测试:采用Nicolet-spirit型诱发电位仪记录脑干诱发电位波形。刺激声采用短声,声刺激重复率为21.1次/s,正负交替刺激极性,扫描时间15ms,滤波范围50~2500Hz,平均叠加1000次。以10dB逐档降至无反应波形出现时再上升5dB,观察可重复出现反应的最低强度作为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并观察对侧给予白噪声掩蔽后骨导脑干诱发电位阈值及潜伏期的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选取听力正常的28例青年大学生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描述:骨导脑干诱发电位在其最大输出强度(100dBpeSPL)下诱发的波形仅引出明显的Ⅰ波和Ⅴ波,且重复性强,无明显起始音伪迹。与气导脑干诱发电位同等强度波形相比非常相似,但气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波幅较大,且引出Ⅲ波。②脑干诱发电位Ⅴ波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随着刺激强度逐渐减低,潜伏期均逐渐渐延长,但骨导Click的潜伏期要比气导延长程度大些。③气导与骨导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的比较:气导脑干诱发电位Ⅴ波阈值明显低于骨导[(45.09±2.23),(61.25±2.18)dBpeSPL,P<0.01]。④对侧给声掩蔽对骨导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对侧白噪声给声强度在70dBpeSPL以下时对骨导脑干诱发电位阈值及阈上10dB强度下波Ⅴ潜伏期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气、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特点极为相似,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检测在方法学上能与气导脑干诱发电位相补充,联合使用可望用于传导障碍及其程度的评估。此外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测试时应常规加对侧噪声掩蔽,但掩蔽声强度不应超过60dB。
其他文献
语文不仅是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又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传承。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尤其是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较差、教学资源较少,在语文教学中就
目的:了解和掌握监狱警察的睡眠质量状况。方法:于2002-01/2003-12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广东省阳江、四会、东莞、怀集、连平和英德八所监狱的全体监狱警察作为调查对
颜色词作为语言词汇的一类,在交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得到体现。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孕育于不同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又制约于各自赖以生存的历史,传统,
文章分析了性描写在目前文学中泛滥的原因及性描写者惯用的幌子,进而从性的自然性以及文学的特点等角度指出文学中不加限制的性描写是有害的。文章呼唤作家的良知,希望他们写出
当今社会互联网的急剧发展,一方面在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另一方面也使得信息量呈现几何级增长,迎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同时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普通人也有了发出自己声音的
在千余份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北京市4个不同居住—就业空间结构样本区进行了不同交通方式、不同样本区居民的通勤距离、时间、效率等特征比较。结果表明:公共交通是北京市居
<正> 美育的终极目的是塑造个人的美并建构美的社会,有了人与社会,也就是主体与客体的互为关照与相互协调才促使世界的进步、完美。美育是以人为本位的,在个人能力的培养上,
<正>保证普查数据的严谨性和真实性,既是普查的一项重要工作,又是一个重大难题。门头沟区结合全区人口结构特点,要求各街镇坚持四个基本原则,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数据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