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oryanz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思维,包括独立性思维、迁移性思维和多向性思维,这些思维品质的获得能使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达到“独到”和“最佳”的程度。思维能力正在形成的小学生,正是培养创造素质的有利时机,对他们进行有计划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最根本的智力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第一:精心设计各种思考问题,培养纵向独立性思维能力。
  学习与思考是从问题开始的,学问总是在不断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当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发生矛盾时,他们的思维活动就开始了,小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只能在独立思维过程中得到培养,要使小学生形成独立思维过程,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深度,使学生在解决疑难中促使思维向纵深发展,进而学会思维的方法。
  例如:在讲到“圆的面积”一课时,我提出以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分别是转化成怎样一个图形来推导面积公式的?圆可以转化成一個什么图形?这后一个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必然会引起学生的独立思维。
  任何独立思维都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具体的材料是独立思维的依据,因此我安排学生看书上有关圆面积的推导过程,同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这个圆的面积与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面积存在什么关系?②、长方形的长是圆的什么?③、长方形的宽是圆的什么?④、圆的面积又是怎样求的?这一连串的问题是学生独立思维的起点,能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要弄明白这些问题就要仔细深入地去看书本上的材料,对于有些学生是有一些难度的,但当学生在追求与探索的过程中,获得了见解和认识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更加浓厚,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获得发展。此时,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拔和指导,学生的独立思维结果就会获得验证。
  第二:积极引导学生多思多想,培养横向迁移思维能力。
  所谓迁移性思维,就是看到一种现象便联想到与之相关、相似的现象或事物的思维活动,它是构成智力的基本因素,是智力活动富有创造性的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培养和训练。知识的学习是有限制的,培养学生不断地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的知识是一个好教师成功之处。为什么有的教师要靠大量的习题来进行练习,某种方面来说,这是忽视了以点带面、以一当十的迁移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经常性地进行这方面的专项练习。例如:根据问题补充不同的条件或根据条件补充不同的问题,看关键句说出几个不同的数量关系式,使学生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
  比较,也是培养学生迁移思维的好办法,通过比较促使迁移想象,例如:有些教师就经常利用题组的形式来进行比较,将有迁移特征的知识对比练习,使学生能经常性地将知识进行横向对比,培养了思维能力。
  第三: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立体化的多向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沟通编织学生思维结构促进学生思维整体优化。
  1. 选取有利于思维训练的实例,沟通知识点,扩大思维跨度。
  例如:数学中的归一问题,按比例分配,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等题中的数量关系都具有每份数一定的特点,因而其解答就有相通之处。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学生通过解答这样的问题,就能看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对立统一、互相依存的关系,这样不仅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而且培养了学生立体化的思维能力。
  最好在讲比时,应该跟分数、除法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使学生明白比与以上三者的联系,强调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么在解答有关的应用题时,学生就会自觉和不自觉地尝试用其它的方法去解答。同样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就会用比的方法去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教者有一个整体感,学生的思维就会有一个立体的层次结构。
  2. 引导求异,促使多角度思维。
  要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精心设计有利于发展学生求异思维的练习,只有注重求异思维的引导,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等才能得到培养和锻炼。例如:计算2.4×125,有些同学是这样算的:2.4×125=(0.3×8)×125=0.3×(8×125)=0.3×1000=300,但有位学生就用2.4×125=(2.4÷8)×(125×8)=0.3×1000=300。虽然两种方法都很简便,但后一种方法不落俗套,富有创造性。我们对有些题目的一题多解,既是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同时也是在不断地求异的思维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第四: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创造性成果的产生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自然智力因素,而且要发展包括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这些非智力因素都对学习积极性起制约作用。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学生难免要“碰壁”,如果非智力因素得到优化,那么学生由于有兴趣、求知欲望支撑,便完全能形成顽强的攻坚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会为学生培养成具有创造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条件。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纵向深入着重于探索知识间的内涵,训练独立思维;横向比较,则在求同索异中培养学生的横向迁移思维能力;沟通知识点,可促使学生形成纵横交错、立体交叉式的思维结构,这样可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获得优化,向追求“独到”、探索“最佳”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就锅炉房中燃气管道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ssues that need attention in the design of the gas pipeline in the boiler ro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接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就文取材的"课堂小练笔"是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载体。它能有效地的打通阅读与作文的壁垒,通过激发兴趣,降低难度,化整为零,多角度地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发展与实施,现教育部门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即语文课堂如何才能有效的进行,同时,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即在语文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数学教学高级数学思维学习兴趣探求知识  数学教学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它所传输的信息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而且还包括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适当的时机,精心营造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进行有效的数学课堂学习,发展他们的高级数学思维能力。  一、让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发展  在教学中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在初步感知的过程中表现出思维差异于冲突,并
小学语文课程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但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很多知识都是基础性的,相对来讲比较枯燥,如果不能够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有可能影响到语文课程的教
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农村电力设施不尽完善的现状,提出一种全机械式水田灌溉自动控制装置,有效解决了农村水田灌溉用水利用效率不高,跑、冒现象严重的问题,确保水田灌溉用水的有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数学是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在中学阶段必须学好数学,而要学好数学,听懂数学课是前提,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解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根本,所有这些,都是以记住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解题方法为前提的。  然而,现实中,本人经常碰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做过的题目一下子就忘了
随着消防系统的不断发展,泡沫比例混合装置被广泛地用于油库储罐区、化工厂、飞机库、油田、发电厂、锅炉房、地下车库、危险品仓库等场所的水喷淋和泡沫联用系统工程中。本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只有增强语文教学效果,才能全面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基于对话式的教学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对
新课改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这就有效地区别了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改变了枯燥无味的教学课堂,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