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论语〉选读》校本课程有感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wy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十二月,已是隆冬时节,但每到周四下午上《〈论语〉选读》校本课程的时候,我和来上课的孩子们却总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忘记了北风呼啸,忘记了天色已暗。
  开设这门校本课程之前,心里多少是有些惴惴的。人所共知的经典,要怎样讲?我想,那就既要讲出自己的理解感悟,又要讲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首先要精选内容
  《论语》二十篇,这么大的容量,在十来节课里,是不可能全部讲完的。况且,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有些语句的确晦涩难懂,有些内容又不合时宜。所以我把《论语》中的经典语句按以下内容进行分类:仁、义、礼、智、信、孝、处世立身、交友、学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论语》的基本内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又便于学生从经典中汲取利于成长的养分。
  其次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论语》成书二千年来,一直被奉为儒家的经典,有不少人做过注解,其中名家众多。但如果只是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照搬给学生,难免拾人牙慧。况且现在网络普级如此之广泛,很多喜欢经典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可以搜集到不少关于《论语》的讲解,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有自己的东西。于是,我以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为基础,又参照了其他版本对《论语》的注解,找出其中较为权威又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的阐释,加入自己的理解。在讲“孝”时,有这样一个句子,让我困惑:“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大部分注解都将此句理解为“别人对于他爹娘称赞他的言语并无异议”,比较权威的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也这样阐述,而此处将“间”理解为“无异议”让我觉得不是很妥当。多方查阅后我发现有一种解释更便于理解,这种解释依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闵子骞为后母所虐,却从不在父亲面前表露半点委屈和不满,从而感动了父亲和后母,让家庭变得更和睦。所以我这样解释:闵子骞从不说使父母兄弟离间的话。上课时,我把两种解释都告诉学生,学生也认为第二种解释更易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除了对《论语》有了一个更加精深的认识之外,也深深体味到时代对于教师的要求之高。
  第三,举例要鲜活,讲解要贴近时代
  经典的魅力,在于不朽,更在于它对任何时代都有指导意义。但倘若读它的人不知就近譬喻,那经典也就失去了它的灵动。所以,阅读经典,还要把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加上去,那样经典就活了起来。因此,我在讲解的过程中,尽量给学生找最新鲜的事例,最贴近他们生活的事例,让它们充分体味到《论语》中的微言大义,体味到《论语》对我们今天生活的指导意义。
  比如《论语》中有一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若浮云。”这句话的意思并不难理解,不符合道义的富贵,是孔子所反对的。让学生举例,学生们都说得很好,有的同学说坑蒙拐骗来求富贵是不可以的,也有的同学说贪污受贿、以权谋私也是不可以的。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于是,我问学生:“能否说一说‘义而富且贵’的例子呢?”学生们最多也只能说一些勤劳致富的例子,但没有什么新意。彼时,正逢马云的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网坛名将李娜退役,我就举出这两个人的例子,告诉学生,像马云和李娜这样的大富大贵,是人人羡慕的,因为他们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把握机会,靠拼搏努力摘得桂冠,他们是财富神话的缔造者,是时代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第四,要贴近学生的实际
  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宁夏南部山区,他们朴实、善良、孝顺又较为敏感,来参加校本课程的大多数孩子都是高一新生。初来乍到,他们面对着乡村与城市的差距,承受着与父母亲人分离的痛苦,很多孩子只能在随笔里表达他们的焦虑。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讲授《论语》时,有意地选取一些能开解学生困惑的句子。
  讲“孝”时,我讲“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讲“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告诉学生,真正的孝,不在于你能否日夜守在父母身边,能否给他们提供物质的享受,而是在于“敬”,在于“和颜悦色”,而这恰恰是我们最易做到却又最容易忽视的。讲到这里,不少学生开始反思,发现即使是在父母身边时,他们也没能做到真正的“孝”,于是不再纠结在距离这个问题上,而是开始认真地考虑如何去做一个真正孝顺的孩子。
  讲学习,我就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告诉学生,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有爱心的人,是比学习更重要的事;要以学习为乐趣,这样才能拥有永不枯竭的学习动力;要博学志笃、多问深思,这不仅是求学的道理,更是在不断地向“仁”迈进。懂得了这些,孩子们开始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有了更为达观的心态,变得有自信、更坚强。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一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一是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一是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此次开设《〈论语〉选读》,我对此感触颇深。
  开设这门校本课程之初,不少学生就是抱着提高文言文水平来的,并未想到《论语》对他们的生活、学习乃至人生有什么影响。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这部经典改变了他们的心态,他们的思想,而我自己,也被学生的热情感染着,仿佛真受到了圣贤的感召般,认真地研读,悉心地讲授。来上课的学生基本上从来没有落过课,倒是我这个老师,反而因为个人的原因推迟过几次课程,当学生得知课程要推迟,眼睛里流露出的那种遗憾,真让我不敢直视。有学生在课后的随笔中这样写到:“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而我有惑、有忧、有惧,看来我的自我修养还不够,我的知识学得还不够多,我的内心还不强大,我的心地还不够宽广善良,我还不够勇敢,但是,学了《论语》,我觉得我有了面对这些的勇气。”看到这样的句子,我心里不仅仅是欣慰,更是一种满足,甚至是一种成就感。
其他文献
为了在各种不可预见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碾压混凝土拱坝局部拉应力超标时引导其在诱导缝部位启裂并沿着诱导缝扩展,起到“设缝防裂”和改善应力分布的目的,需要合理选取诱导缝
数字联是对联的一种。枯燥乏味的数字经过文人之手,镶嵌于对联之中,数字与文字交相辉映,读起来朗朗上口;寥寥数字,韵味悠长,妙不可言。  隐意旨,引人探究启思维。  据说乾隆皇帝在一次宴会上,指着一位矍铄老者,出了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众臣面面相觑,不知所以,纪晓岚灵机一动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乾隆点赞。请问老者多少岁?花甲重逢即120岁,三七岁月即21年;同理,古稀双庆即140岁
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是当前节能建筑发展的一大趋势,它一主面可以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发挥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作用,减少住宅建筑对生态环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有效形式,对优化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支持企业集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企业财务公司大都定位于资金结算中心和内部银行
文章从县级供电企业建立会计内部控制着手,重点探讨县级供电企业如何实施财务考核、评价等内部执行情况来规范县级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近年来,由于居民投资渠道狭窄,而银行理财产品依靠其相对低风险和稳定高收益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欢迎;又由于银行理财产品以非保本浮动利率型为主,对于银行来说风险较小、利润率较
利用植被混凝土生态技术修复的边坡,其失稳破坏问题仍然存在,利用不同破坏模式下的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在确定滑面上进行受力分析,考虑降雨对基材重度、冲刷作用及剪切应力折
作文生活化,就是说作文的写作时从生活中选材,思想内容源于生活,有写作者自己的主张、见解、体会。这种写作主张的盛行主要是因为现在学生的作文,缺乏自己的思想,文中缺“我”;材料贫乏而空洞,编造、虚假,无血肉。如何在短期内迅速而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呢?有意注意不失为一个好途径。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作任何意志上的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由刺激物的特点和对我们有直
在教授《地球上的王家庄》一文时,很多学生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文中究竟谁是"神经病"?或曰:此文读不懂,莫名其妙,神经病也;或曰:"我"是神经病,因为我总是数不清有多少只鸭子,文中结
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