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来源 :数理化学习·高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jie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高中各学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高考重点考察的一门学科,很多教师和学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但是收到的效果却是不甚理想.教师在课堂上将课内知识讲述的明明白白,学生听得也是非常清楚,但是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稍加变动学生就变得茫然不知所措,在此过程中教师已经教的很辛苦,学生学得也非常的痛苦,但是就是学生的成绩得不到很明显的提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在有限的时间之内不能够全面的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的增大,日积月累就会导致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出现了倦怠心理,因此解决学生化学成绩不理想的关键性问题就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完善学生的化学理论知识体系,并将学生的化学能力提高起来,这样能够保证学生灵活的应对复杂多变的化学考试试题,同时也要将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提高起来,这不仅对于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之中极为重要,同时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还能够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促进学生化学知识体系的更加完善.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之所以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长久以来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导致学生完全是为了考试而去学习,这样缺乏内在驱动力的推动作用缺乏持久性,也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倦怠.而同时学生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兴趣所能产生的对于其自身学习的重要意义一直没有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表现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对于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化学能力.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要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这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才能够在学生不断高涨的学习热情推动之下相得益彰.
  二、合理设置课堂环节,归还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长久以来的高中化学课堂效率不高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参与的机会,从而也就丧失了参与的热情,在课堂上任由教师在讲台上挥汗如雨,学生在讲台下依然是纹丝不动.这从本质上也违反了教学的本质性规律,教学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单有教师教授,而没有学生主动的求索,教学效率不高可想而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合理的设置我们的课堂教学环节,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让学生自主的去进行学习,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更加能够迅速的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这样学生的思维惰性会随着其对于这些课堂“空隙”的利用效率提高而逐渐的消失,在活跃的思维之下学生的知识内化程度会大幅度的提高.在此环节中教师还应该做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归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只有让学生意识到了自己对于这个课堂的重要意义,他们才能够将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参与热情调动起来,这样教师也能够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而了解到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继而将这些问题集中的反映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来,这对于提高自身教学针对性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同时学生所产生的学习之中的困惑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不会产生学习中问题的累积.
  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化学知识体系的完整程度
  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提高我们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代表着其知识的运用能力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同时也代表着学生化学知识体系的完善,只有学生真正的理解所学到的化学知识,才能够在实际的情况之下运用出来.因此,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促进学生化学知识体系的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我们可以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社会上常见的生产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是因为化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异常紧密的学科,同时社会生产中化学原理的运用也是极为广泛,这就为我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例如,在学习有机化学部分知识的时候,有机化学这部分知识由于其知识量过于庞杂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很多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困苦不已,对于有机物的化学式以及化学特性很容易混淆,而将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则学生就会通过其固有的知识体系来促进新知识体系的形成,如学习到醇类的时候,我们可以举学生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乙醇(酒精)为例,很多学生对于酒精的化学特性以及物理特性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挥发性良好,与水能够任意比例互溶,能够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学生都有着这样的一个生活常识,对于醉酒的人饮用适量的食用醋也就是有机酸类,能够有效的缓解醉酒,这是因为醇类和酸类发生了酯化反应形成了酯类,而酯类对于人体的危害要远远低于酒精,这就是用食用醋解酒的化学原理.
  总而言之,在高中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切实的采取一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学生提供一个持久的内在学习动力.另外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设置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留出适当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意识.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魏贤达. 改进课堂教学策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2).
  [2]孙凤英. 关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12(1).
  [江苏省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214500)]
其他文献
很多学生在初中时候的物理学习成绩处于拔尖状态,一般物理的分数都不会低于85分,到了高中发现物理学习是如此之难,很多时候会有想要放弃学习物理的想法,成绩一跌再跌,由曾经的85分以上变成现在的不及格.由此可见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学习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很多人适应不过来而无法提高自身学习物理的能力,以致学习成绩一跌再跌.本文从初高中物理的教学方面来阐述了学习物理思维的转变.  一、初高中物理教材对学生的
由于国家大力普及高中教育,我国整体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读高中生人数逐年递增,出现了高中学生之间的差异逐渐增大,这种差异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如果继续沿用以前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种差异会越来越大,为了缩小高中学生整体差异,保证每个高中生的顺利成长与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能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一、数学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