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审视教学,改革教学,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教学过程中应当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巧用生活化的比喻,使难懂的知识通俗化,或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激情。
【关键词】 农村中学 生物实验 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2-166-010
“高考理综有“传承与创新并举、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命题风格。在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又突出了对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图文转化能力等多种能力的考查,诸多试题要么直接考查教材实验,要么以实验情景设置题干,考查考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解释、分析、推断能力。实验题的题材广泛,可取材于社会生产生活科研等各个方面,但题在书外,理在书内,无论取材多么新颖,肯定都是符合新课程高考生物学考试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和高考复习中都要围绕课标,立足教材,尝试生活化教学,把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课堂教学植根于学生生活的世界,引导学生不断地超越现实生活,强化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提升解答实验类试题的能力。
新课程的生物学教材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种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它能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一环,实验教学对于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知识、积极探索生物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广大农村,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实验设备不齐全、有的实验材料成本高等因素,实验装备配套标准无法真正落实;生物实验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可持续发展不足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农村中学生物实验课大都是靠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生物实验课普遍存在动手率低、操作技能差的现象,实验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成为名副其实的“纸上谈兵”。生物课也因此失去了其应有的特点,最终有碍于学生创新思维、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优化策略
1.学校应重视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
农村中学应尽可能完善实验设备和用具,为实验教学创造物质条件。同时应鼓励在职教师进修,积极参加新课标培训,提高生物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2.更新教育观念,实施课堂改革,改进教和学的习惯
提高教师对课堂改革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要主动学习,转变教育理念,主动地、积极地、不断地提高自身生物科学素养,将科学探究方法引入教学,并由此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
生物课程是与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学科,渗透到家庭与社会的方方面面。现代教育理念已不再把教材看做是教学的金科玉律,而是把它看做是一种课程资源。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也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应该是可变的、发展的,我们对教材的使用要经历由照搬到活用,由增加到选择,由移植到创新的过程。
高中生物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要创造条件增加低成本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所具备的条件不一,要想根据教材要求,把全部实验开足开满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的任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本地资源和学校条件合理灵活创造性地选材,切合实际地充分开发可利用农村生物课程资源。
利用身边的资源,使抽象的生物知识变得生动而直观,生物课堂就会成为艺术的课堂、快乐的课堂,成为学生展示多元智能和交流学习成果的舞台,可以增进学生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智慧和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其成长为勇于创新的时代新人,也使得生物教学能顺应时代发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4.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
随着多媒体的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上关于生物科学发展的信息很多,这些信息在教科书中不可能及时而全面地反映,师生应充分利用这些媒体资源,使其贴近教学内容,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当然在利用媒体资源时,应当注意信息源的可靠性和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提高学生信息评价的意识和能力,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农村地区高中生物实验课程资源开发应该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围绕教材,以人为本;结合实际,经济可行”的原则,要根据地区、学校、教师、学生的特点去开发,要立足本地,深入研究,较快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时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和教学视野,就能在实践中逐步获得成功的经验和喜悦;使我们的实验教学生动活泼而且涌动创造激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最终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
[ 参
【关键词】 农村中学 生物实验 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2-166-010
“高考理综有“传承与创新并举、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命题风格。在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又突出了对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图文转化能力等多种能力的考查,诸多试题要么直接考查教材实验,要么以实验情景设置题干,考查考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解释、分析、推断能力。实验题的题材广泛,可取材于社会生产生活科研等各个方面,但题在书外,理在书内,无论取材多么新颖,肯定都是符合新课程高考生物学考试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和高考复习中都要围绕课标,立足教材,尝试生活化教学,把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课堂教学植根于学生生活的世界,引导学生不断地超越现实生活,强化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提升解答实验类试题的能力。
新课程的生物学教材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种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它能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一环,实验教学对于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知识、积极探索生物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广大农村,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实验设备不齐全、有的实验材料成本高等因素,实验装备配套标准无法真正落实;生物实验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可持续发展不足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农村中学生物实验课大都是靠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生物实验课普遍存在动手率低、操作技能差的现象,实验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成为名副其实的“纸上谈兵”。生物课也因此失去了其应有的特点,最终有碍于学生创新思维、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优化策略
1.学校应重视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
农村中学应尽可能完善实验设备和用具,为实验教学创造物质条件。同时应鼓励在职教师进修,积极参加新课标培训,提高生物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2.更新教育观念,实施课堂改革,改进教和学的习惯
提高教师对课堂改革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要主动学习,转变教育理念,主动地、积极地、不断地提高自身生物科学素养,将科学探究方法引入教学,并由此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
生物课程是与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学科,渗透到家庭与社会的方方面面。现代教育理念已不再把教材看做是教学的金科玉律,而是把它看做是一种课程资源。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也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应该是可变的、发展的,我们对教材的使用要经历由照搬到活用,由增加到选择,由移植到创新的过程。
高中生物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要创造条件增加低成本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所具备的条件不一,要想根据教材要求,把全部实验开足开满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的任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本地资源和学校条件合理灵活创造性地选材,切合实际地充分开发可利用农村生物课程资源。
利用身边的资源,使抽象的生物知识变得生动而直观,生物课堂就会成为艺术的课堂、快乐的课堂,成为学生展示多元智能和交流学习成果的舞台,可以增进学生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智慧和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其成长为勇于创新的时代新人,也使得生物教学能顺应时代发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4.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
随着多媒体的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上关于生物科学发展的信息很多,这些信息在教科书中不可能及时而全面地反映,师生应充分利用这些媒体资源,使其贴近教学内容,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当然在利用媒体资源时,应当注意信息源的可靠性和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提高学生信息评价的意识和能力,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农村地区高中生物实验课程资源开发应该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围绕教材,以人为本;结合实际,经济可行”的原则,要根据地区、学校、教师、学生的特点去开发,要立足本地,深入研究,较快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时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和教学视野,就能在实践中逐步获得成功的经验和喜悦;使我们的实验教学生动活泼而且涌动创造激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最终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
[ 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