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设计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u00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4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2013)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很少有人提及,但很有价值。仅靠教材中的作文训练远远不够,如果教师不善于开发学生身边有价值的作文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的题材缺乏新意和情趣,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写起作文来自然是笔头生涩,也就难怪会产生惧怕心理了。
  农村学生相比于城市里的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要少,社交能力较差,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于是他们的作文就出现了内容虚假化、意义拔高化的现象。
  农村中学的部分语文教师,把作文课教成了纯写作课。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从实际出发,孤立地给学生大讲写作技巧,而有的教师重课文教学轻作文教学,使学生本有的一点作文热情和兴趣也没有了。
  在农村,一般的父母只要求自己的孩子考个好成绩,至于孩子的语文水平,在对孩子作文的指导方面,他们因文化水平有限也是力不从心的。
  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水平普偏低下,这无疑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也有违通过教育改革以提高国民素质的宗旨。如何通过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提高农村作文教学的质量,是提出本课题的意义所在。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查阅大量关于作文教学的资料,发现“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提法极少。但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有一些的。而国内的各种作文教学流派都为本课题提供了借鉴的基础。
  三、课题的界定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是把农村中学传统的作文教学从技巧训练的层面上解脱出来,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潜在的尚未被利用的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并使其发挥效能,以促进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让农村学生轻松自主地从事写作活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资源开发既要开发校内资源,又要注重校外资源的开发;既要开发显性的课程资源,又要注重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既要开发近距离的课程资源,又要注重远距离课程资源的开发,还要特别注意生成性作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研究的内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写作兴趣培养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写作素材积累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写法指导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作文命题和评改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五、课题理论借鉴:
  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文学创作的有关原理,学生作文需要深入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根据陶行知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以及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对作文提出的观点:“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同时,结合《课程标准》(2013)对作文的新要求,进行“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研究。
  六、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行动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个案法等。经验总结法、对比法、统计法、分析法等。
  七、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
  (2)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
  (3)确定研究人员的分工。
  (4)做好开题论证工作。
  2、实施阶段
  (1)组织研究人员培训
  (2)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
  (3)定期开展交流,进行阶段性总结和论证。
  3、总结阶段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2)撰写研究报告。
  (3)汇编教师论文集和学生作品集。
  (4)撰写结题报告,做好课题结题论证工作。
  八、课题实施保障措施:
  1、学习制度保障:根据课题研究需要,选择推荐习作研究的理论专著,定期交流学习心得,促进教师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不断作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2、研究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以市、县教研员老师为专业指导,校长为课题负责人,语文教研组长为实验组长,语文教师全员参加的课题组。
  3、时间保障:确保时间落实,每两周进行一次课题探讨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全校性公开教学活动,定期参与课题协作组活动,不断提高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抓好课题的过程管理。
  4、经费保障:课题启动后,学校应在经费上全力予以保障。
  九、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农村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能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健康和谐人格的养成。
  培养农村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拓宽学生写作生活面,增强生活体验,激活学生作文思路,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并乐于表达,具有敏锐的捕捉身边写作素材的能力。
  开发出有利于农村作文教学的有效资源,形成有序的资源系列,为教师开展作文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供可供借鉴和利用的资源。
  总结出农村作文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策略,为作文教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经验。使教师的作文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学过程得到优化。推动学校作文教学、教研整体水平的提高。
  十、成果形式:
  本课题研究力求形成丰富的、具有较强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
  (1)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论文集、案例集、课堂实录等;
  (2)习作教材配套的教案集、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音(影)像资料、校本教材等;
  (3)学生优秀作文选、师生在各级比赛中的作品获。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角度提出导练法的概念,结合具体课文的教学实践作具体阐述,归纳出导练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好处。导练法的运用,尤其是长篇课文短教效果明显。  【关键词】导练法;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B  《多收了三五斗》一文中运用了导练法。所谓导练法,就是教者依据教学目标,为突破教学与重难点而设计有层次递度的练
本文对早期婴幼儿龋危险评估的生命历程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目的:探讨2岁儿童早期婴幼儿龋发病相关的危险指标。   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
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上颌后牙缺失后垂直向骨量不足的种植修复难题,其中骨凿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有些文献中使用经牙槽嵴顶入路的上颌窦底提升术,目前没有标
【摘要】生物学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随着新课改的到来,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在每一节课既能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又能反映出自然科学的本质,因此教师就要积极思考如何改进新课标下的生物教学设计?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设计;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新课改下对生物教学设计提出了新要求,首先关注的是“使学生获得怎样的生物学知识,学生学完这些知识能做什么”
中图分类号:G420  活动背景:政治备课组进行《文化生活》第八课集体备课一致认为:第一框题《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内容很贴近学生文化生活,安排我执教一堂公开课,课堂上在处理教材第89页的关于“流行文化作品价值与经典文化作品价值”的探究时,一方认为流行文化作品价值大于经典文化作品,另一方认为经典文化作品价值大于流行文化作品,学生展开讨论激烈,时间仓促,意犹未尽。经过备课组研究,我们决定文科班级内部举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教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一些思考  这本书基本上在高二年级使用,集中的将唐宋元三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诗人及其作品展示给学生。从目录中可以看出,(见文后附录一)三个单元的基本教学,都分为基本阅读和拓展阅读两个部分,基本阅读以诗人为线索,拓展阅读则以诗歌题材为分类标准。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觉这样的排版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就阅读能力提高方面显然不能做到专攻一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