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导学,促进物理知识有效生成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soul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自然而然有利于物理知识的生成。而真正让学生做到对物理感兴趣,一与学生自身的爱好有一定关系,二与教师的指引得当也有必然联系。而老师的引导更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如何以趣导学,促进学生物理知识的有效生成,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的教育着手。
  一、由浅入深激趣
  知识的形成不是一步登天。没有一定的基础,对于后面的无论是自学还是老师教学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物理学科的章节也考虑到这一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知识吸收的特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教学。但有时,教师把比较深的东西先引出来,目的是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对物理知识产生一种诱惑力,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既没有收到应该的效果又让学生有种无形的压力。例如在讲物质三态时,曾经有教师准备为传授“液化与汽化”内容时,首先来一段地理上“暖气流”“冷空气”以及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分类方式。我们是注重学科的渗透,但还是要考虑到学生知道的普遍性与这节课的重点。倒不如开始讲学生为何早上走在草地上鞋会湿?当讲“液化与汽化”时,大约也是在有露水的时节,那么教师用学生最为亲身体验的生活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讲《简单电路》时,教师放一段有关电的发展历程视频,实际上,目前没有此太多的必要,完全可以开门见山,说:“目前电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用电的电灯、电视、电脑等等。每条电路看似复杂,实际上都是由简单的电路组成,当你真正学好简单电路时,你会发现一切有关电的内容并不如我们想像的复杂,只有学习有关电的知识,对于以后生活工作会有很大的益处,让电成为我们利用的工具,何为简单电路,这就是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让学习在兴趣中获得对电优势的把握,使学生先浅入深知道电的作用。
  二、由课内向课外引趣
  每一项知识都有它的趣味性与枯燥性并存,前者可让人有前进的动力,后者让人厌烦,产生畏惧的心理。物理课本的前言给教师有一导向,但教师有时还会因前言而前言,而不能在后面的教学中得到启迪,在讲《速度》一节中,书本运用的是测跑步的速度,既然这样,我们完全可以把这节物理课搬到室外进行,让学生真实体验到物理来缘于生活,作为一门对生活中的一些规律的精要概括的学科,而不是像讲数学似的运用公式呆板地坐在课堂上运算;在讲《测量》时,可以让学生到室外测学生自身所感兴趣的实物,如测自己手影的长度、某一小树的高度,一块砖头的长宽高等等,而不是一味像书中所需要测课桌的长宽高;在测有关透镜的焦距时,在教师事先几分钟的引导下,太阳光线很好时完全让学生出来自己解决问题,这样让他们在身心愉悦轻松的环境下更容易获得知识。
  三、以简单的实验诱趣
  大家都知道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科的重要程度,基于学校的条件与知识的抽象程度,有的实验需要特定的器材,就初中物理书本知识而言,更多的可以让学生自己实验,所选的器材还是容易找到。八年级教材中《声》可能让学生做一土电话,只需要两只易拉罐与一根线;《物质三态》中做液化实验时,在家中煮食物时掀开锅,看锅盖就知道;做汽化实验时,几滴酒或水能解决教师繁琐的讲解;讲《力》时,一把塑料尺,或一根树条;《压强》中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只需要找一块海棉或坐一坐海棉沙发,或手压一压被子,就是压一压身上有肉的地方,它的作用效果也能明显体现出来。学生就能自我探究一些简单实验,诱惑他们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因语言的韵味增趣
  不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虽然表示同一意思,但不同的语言会有不同的效果。一句话能让人笑起来,也能让人跳起来。学生在私下会评价某一老师上课十分好,某老师上课会让人昏昏欲睡,对于同一节课,讲授内容是一样,而学生收到的效果可以各不相同,一方面是教师对书本知识把握层次有关,更多的是学生对你的语言运用是否适合他们的口味有重大的关系。《二力平衡》中的二力平衡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的两个力,必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用简单的四个词概括,同体、等值、反向、共线;在《光的折线》中研究有关当光斜射到空气或入角到空气折线角与入射角的太小关系时,一句话:“空气中的角度大”。初中物理的知识,不仅是学生,教师也认为凸透镜成像一节内容比较难,有一部分学生在这一节内容上不能正确运用成像规律,更多的教师让学生反复记忆表格中规律的内容,当然,在短时间上可以产生一定的作用,长期时,学生还是不能真正熟练运用,教师可以用口诀的形色来阐明规律。物在两倍焦距外,一、二倍距间有了像。实像倒立还缩小,此例就有照相机;物在一、二倍距间,二倍距外有了像,实像倒立又放大,此例例如幻灯机;物在一倍焦点内,光屏移动不见像,透过透镜来看看,虚象正立且放大,想想以前放大镱,原来就是这一例。除了简练的词句外还,生活中的小笑话也能调节学生神经增加课堂气氛,让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惯性》一节中,说在一公交车上,当司机发现前面紧急情况时突然刹车,有一男士无意到碰到前面的女士,那女士很不高兴瞧了男士一眼,说:“德性!”男士彬彬有礼地也回一词:“惯性!”
  课堂需要教师自行调节,我们不能一味因教学而教学,那样既扼杀学生学习的热情,淡化学习物理的兴趣,阻碍物理知识的有效生成。一课好的物理课,需要教师在课后不断的反思总结,只有长期时时刻刻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时方能体会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真正道理。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高考物理复习可采用“理、悟、练、联”四字复习法。“理”是指认真对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通过理考点、重点、难点、易错点,在复习中不断提高。“悟”是指通过思考较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灵活应用知识进行解题。“练”在练中总结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联”就是按知识关联,把知识归类,题目归类,灵活迁移知识进行解决问题。  【关键词】理知识结构;物理方法;解题方法  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往往
【摘要】本文试就新课程高中英语阅读的有效性教学作探析,旨在阐述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所起到的促进作用。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能够帮助学生在广泛阅读和多元探究的基础上,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更是课程教学发展的必然需要。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集中学英语
介绍了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分析了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实施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措施。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当能够及时汲取教育教学改革第一线的经验精华,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加以消化吸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提高教学成效。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的因循守旧直接导致了教学成效在低位徘徊,笔者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主要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一、改善师生关系,营造浓厚教学氛围  在高中阶段,学生在身心发展上面已经接近于成人,自尊心更加强
中国民族地区多数具有工业基础落后、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分布不均匀等特征,并且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根据国家战略需要,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其经济水平
在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有一个栏目《家庭小实验》,因为这个栏目一般都排在每节教材教学内容的最后部分,又在小实验前冠以“家庭”二字,因此很容易被教师忽视,认为这是家庭形式的课后实验,不是教学内容,可有可无。也容易被学生忽视,老师没有布置,又没有检查,又没有器材和药品,也置之不理。这种情况下,教材中这一栏目就形同虚设,大大削弱了教材的功能。化学家庭小实验有什么功能呢?笔者认为:  1.可以加深对课内知识
湖南隆回县杏枫山金矿床位于雪峰山弧形构造隆起带的中段,白马山岩体南缘,是一产于新元古界浅变质岩中的石英细脉型金矿,目前已开采了30余年。最近,笔者在该金矿区新发现了矽
时下的数学课堂,不管是示范课、还是观摩课等,我们欣喜看到的是教师精彩的讲述,学生配合默契,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继续推进与深化的数学课堂?其实,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多元互动才能呈现出来,其中不乏调整策略,不断地推动发展,因此,真实的课堂需要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善于设计“有效问题”,创造质疑机会,关注情感体
称呼语作为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附带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它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受交际和具体语境下现实指称需要等生活中诸多因素的影响,“乖”作为称呼语在交际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