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存在的典型问题有:一、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多,家庭中缺乏德育,行为习惯亟需改正,价值观有偏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二、部分农村教师的教学重考试知识而轻文化,对文化意识的培养浅层化和标签化,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缺乏,忽视本土文化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塑造。结合以上问题,本文总结日常教学经验,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在教学中联系农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挖掘本土文化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拓展文化内涵及对比文化差异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化意识;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一、引言
  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来的跨文化意识、态度和行为取向。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成为有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可见,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文化学习和品格塑造的过程。
  以往的英语教学过分地注重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新时代的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综合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二、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實践
  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还需要深入理解其精神内涵,并将优秀文化进一步内化为个人的意识和品行。这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涉及以下几个步骤的演进和融合:感知中外文化知识——分析与比较;认同优秀文化——赏析与汲取;加深文化理解——认知与内化;形成文明素养——行为与表征。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有大量文化内涵丰富的文本素材,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国外文化,又能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既可联系农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挖掘本土文化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也可通过拓展文化内涵及对比文化差异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1.联系本土文化,激活已有文化知识,深挖文化内涵
  广大农村地区具有浓厚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是祖国文化继承和传播的根据地。初中英语教材中,许多素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挖掘、分析和比较,不仅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案例1
  以人教版英语Go for it九年级全一册Unit 2 Reading 1 Full moon Full feelings为例,该语篇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话题,文段讲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月满情浓的理解以及抒发“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忽视情感教育,学生可能只是通过阅读浅层地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而无法理解中秋节更深层的情感:People wish to share love and happiness with their families and who they love and miss.
  在导入环节,笔者将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请)月光姐”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学生对自己身边熟悉又有趣的事情立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观看过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
  Q1.What festival is this activity about? Are you happy when you join in this activity?
  Q2.What questions do people often ask “the moon sister”?
  Q3.What do they wish to get from “the moon sister”?
  通过以上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学生得出以下情感共鸣:人们经常问“月光姐”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问题,有时也问不在身边的亲人是否如意,甚至有时问过世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是否幸福的问题。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思念祝愿之情。通过以上导入,既激活了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又深化了文本的思想内涵,学生很容易将已有知识与接下来对文中童话故事的理解架起一座桥梁。这既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为读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做好铺垫。学生最后体验到Full feeling的深层含意,加深了对“月满、情浓”的理解,也领略到了残缺之美,抒发了“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
  又如,笔者教九年级Unit 5 reading: Beauty in Common Things这篇阅读时,将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忠信花灯”和县级非遗“上坪织布”以及市级非遗“捏泥鸡”引入课堂,与课文中的孔明灯,剪纸和陶艺相呼应,让学生发现和体验到生活中普通事物之美,劳动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之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并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了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2.列表对比异同,拓展延伸文化内涵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商业炒作等原因导致西方节日热现象,许多年轻人崇尚并大肆宣扬西方节日而忽视中国传统节日,以庆祝西方节日为潮流。特别是农村的中学生,他们通过网络有所接触新鲜事物,但对新鲜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广,极易产生“跟风”现象。如何引导初中生正确看待西方节日和习俗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尤其重要。人教版教材中,有多篇阅读篇目涉及到国外的文化习俗和传统节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帮助学生理解外国文化,更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了解中外文化异同,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重温熟悉的本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传播中国文化和开展跨文化交际做准备。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立德树人。德育也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德育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长期受到知行脱离的影响,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习惯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通常用规劝或者是说服、或者是强迫执行等各类方式进行引导,虽然此种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但是学生只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道德认知,却无法深层次地感悟道德情感,也难以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无法培养
【摘要】多模态指的是知识除了文本之外,还有图片或声音等多种表现形式。将其应用于小学英语阅读,能够拓展了小学英语阅读的手段方法,提高了小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在应用多模态模式时,教师要科学设计阅读材料,准确把握好多模态模式中的“文本、图片、声音”等三者之间的关系。借助于多媒体和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最大程度地发挥多模态阅读模式的优势。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多模态  一、引言  小学阶段是英语启
【摘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不仅能够促使小学生在指定主题、相同体裁的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而且能为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供文本形式,习得写作技法。本文围绕群文阅读和读写结合,探讨如何基于群文阅读促进学生的读写结合,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和习作能力。  【关键词】群文阅读;读写结合;作文教学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的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与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关键的部分,是自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完成丰富知识结构、拓宽视野的目标,但显然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未实现这一目标,其中依然有一些不足阻碍着高效语文阅读的实现。基于此,本文的研究从笔者的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经验出发,分析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摘要】兴趣学习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众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学生学习知识,而是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来开展教学工作也不失为一种极佳的教学思路,而如何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如何使学生一直保持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这将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要面临、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为指导材料,探讨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
依据教育部2018年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中小学校可以通过人文、体育、科技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开展德育工作。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21年广东省中小学科技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明确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比往年,今年活动新增了AI劳动实践项目,要求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紧跟新时代科技发展的脚步,适当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解决劳动实
【摘要】阅读对于提升一个人的知识素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必须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素养,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现在是一个全民阅读的时代,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加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日益发达。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完善了图书馆的功能设施,促使我国市县级地区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本文主要针对此现象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图书馆管理方式;转变
近日,参加2021年广东省教育装备工作会议的省教育装备中心主任林锡江,副主任张宏伟、刘卓、郑尧奎,三级调研员詹奇、王颖以及省教育装备中心各部室负责人,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分管领导、教育装备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共60余人,在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黄学礼、中山市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孙仲廉陪同下,分两批莅临新圩小学参观指导。  三乡镇党委郑伟强、教体文旅局郑淑芳局长和吴伟恩副局长、新圩小学肖志红校长、全体行政及
2021年,广州首次把初中历史纳入中考统一考试,“摸着石头过河”的复习备考使我们在备考时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轮复习该怎么上,怎样才能做到高效备考?  依据《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初三历史复习要达成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及历史现象、历史概念,了解人类文明的成果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二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认知性历史知识,包括结论、因果
2019年10月24日,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在广东省珠海市第十中学举行,大赛内容为现场上课。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比赛,课题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底数幂的乘法》。本文结合自己的备课经历,就如何培养以学生为主体谈自己的体会与反思。  一、内容解析  在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方》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整式的加减运算,但是用字母表示幂以及幂的运算还是首次遇到。幂的运算抽象程度较高,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