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19820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很紧密,数学生活化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连接,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乌申斯基提出:“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与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学习热情,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相反,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则只会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并把这种情绪带到学习中,甚至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状态,这样的教学往往收效甚微。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系统性与理论性的学科,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只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枯燥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将抽象的数学学习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可以加强学生与数学知识的亲切感,促进学生怀着愉悦的心情与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来,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如在学习合并同类项时,我并没有直接讲述数学知识,而是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1个苹果 4个梨 2个香蕉 4个苹果 3个香蕉 8个梨,让学生进行化简。学生很自然地就想到同一的水果放在一起,最后化简成5个苹果 12个梨 5个香蕉,然后再将这些学生所熟悉的水果转化成数学符号。这样将生活现象与数学问题相结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参与动机。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具有极强的学科优势,但是数学知识是抽象难懂的,学生觉得抽象难懂,不易理解,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具体形象的生活场景,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与理解,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更利于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将生活中的情境带入课堂
  1.巧借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
  实施新课程标准后,新的初中数学教材更加注重知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绝大多数章节知识的引入都是以生活原型出现的。但是不同地区的学生所处的环境又非常不同,如城镇和农村、平原和山区的学生。因此,在选取问题情境时,我们要选取学生身边的,学生十分熟悉的,能够亲身经历的生活情境,可以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在家庭、操场、工厂、野外等地方进行,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场景中亲身体验,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三角形相似的运用也相当广泛。
  2.巧用当前社会现实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我们可以根据数学的知识特点,重视纯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的情境中发现数学,从而找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社会生活问题的方法,感受数学的力量,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繁荣,与生活、生产、经济有关的生活情境随处可见。
  3.巧取生活中趣味性和娱乐性强的学习情境。
  数学和其他学科比起来,显得枯燥乏味,需要记忆的定义、定理、公式比较多,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学生,对数学更是有畏难情绪,上其他课热热闹闹,一上数学课就睡觉。后进生往往后进在数学上,数学成绩不好进而又影响了学习信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如果我们在趣味性、娱乐性强的学习情境中学习,紧密联系目前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精神振奋,为数学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使数学的教与学变成了一种乐趣,教与学的效果明显增强。
  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我们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解决教材上的问题,而是更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实现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因此,我们不仅要注重在生活中提取数学信息,更要注重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用性,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与学习的乐趣。
  1.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
  如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当讲清了循环的定义后,我让学生运用此知识来解释生活现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纷纷踊跃发言。有的学生提出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红灯和绿灯交替出现,这就是循环;有的学生说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是循环现象;有的学生提出钟表上时针、分针和秒针总是一圈一圈地行走,这也是循环现象;有的学生指出我们上课的课表不用排一个学期的,只要排出一个星期的然后循环上课,这也是循环现象,等等。学生还列举出了许多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循环现象。学生的发言令你不得不赞叹,他们的举例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说明了学生对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而且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他们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会了用数学的眼睛来看待生活,学会了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要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各方面能力。不要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只适合于语文一类的学科,对于数学学科同样适用。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同时也要将数学信息运用于生活中,为学生设计各类综合实践活动。如让学生画出学校的平面设计图,这里需要用到的数学知识还真是多,操场、教室、花坛的等比例缩放、操场上旗杆的高度,等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知识来设计实践活动,如测量河的宽度,测量大树的高度,等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大胆猜想,勇于验证,使学生充分利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顺利地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并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与运用。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高等学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三个层面上提出应该注意并解决的问题.首先要处理好理论指导与实践体验、忠于原作与个性创造相结合的关系;其次是培养学生把握作品
目的 探讨特重度烧伤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64例住院的特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应用Pearson X~2检验,多因素应用Binary Logistic回归
疯狂买人rn思科的招聘广告上写着:我们永远在雇人.思科认为,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里,最关键的是在于人才的取得和保留.思科的招人方式遵循高素质、宁缺勿滥的原则.在思科的
“教学案一体化”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融为一体,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案一体化在有效教学上对于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都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教学案一体化设计上,需要老师既重视教的过程,又重视学的过程,将可以解决的基础知识交由学生自主解决,而将课堂的重点放在提升学生能力上。  下面我主要针对这几年我校在使用教学案一体化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前年,正当我们为乡镇机构改革减员后每人要管理十几个村账务而发愁忙不过来时,镇里投资为我们农经站购置了一台电脑,实行村级财务电算化管理。自那时起,我们农经站两名会计通
摘 要:中专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逐渐被教育者发现,并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工作。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给予学生诚挚的关怀,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英语学习是相互影响的。培养积极的情感態度是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理和提高学习成绩有效途径。本文结合中专英语教学实际,针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促进学生积极态度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英语教学 ; 学生情感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师从台前推到了幕后,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探索者和研究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积极探索精神的培养和锻炼,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课堂提问 问题教学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促进思考和学习的有效手段
两张债券,份量不轻rn江苏省淮阴区农村合作基金会是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集体融资企业,它为全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其管理行为不规范、逾期和不良贷款
水利工程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为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供应提供保障,同时也时刻肩负着防灾抗灾、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使命,是关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
目前,数学情境创设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首先是创设情境方法单一,手段落后,无法体现计算机技术对数学教学的影响,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无法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其次是创设情境理念陈旧,缺乏改革创新的精神,缺乏学习理论的指导,导致整个学习模式过于单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初步运用展示出前所未有的魅力。计算机是数学情境设计的理想辅助工具。利用计算机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