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生态德育活动的开发与实施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470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道德已经成为人们必须具备的道德之一,在小学实施生态道德教育迫在眉睫。近年来,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生态研学营开发了一系列的自然观察活动,以德育引领,积极探索道德教育、学科知识、实践活动、家校共育四位一体的自然观察活动,探索活动的开展形式和生态道德实施策略,在生态德育活动中取得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核心素养;生态德育;自然观察
  随着工业文明对大自然的破坏以及人类对生态的深入研究,“生态”被赋予了现代意义,就是生命存在的状态。“人类生态学”的观念慢慢在人以及人的行为研究上占据了重要的板块。所以在现代社会,“生态”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专业的科学研究术语,更多的是融合了生命、适应、和谐、发展、保护、共生同长的深刻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也把生态文明提升到战略地位,建议完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强化从社会、学校、家庭再回归到社会的全方位的生态教育体系。生态研学营强调以生态目光、态度、原则来丰富学校德育的功能,坚持以生态的方式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一、研究学生,设计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生态德育活动
  生态研学营开展的生态德育是生态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在教育的思想上树立新自然观,合理调节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不断优化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
  (一)聚焦核心素养,开发生态德育课程
  首先是初期的调查确定大主题。我们在全镇范围内通过学生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基本问题与需求;对任课教师、对班级学生存在的问题有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进一步了解;访问广州市的自然观察教育专家,了解他们已有的经验和生态教育的现状。围绕番禺区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我们首先规划了“自然导师成长计划”,目标是培养一批有自然观察指导能力的教师,为长期开展生态德育实践提供强大的师资队伍。然后重点组落实学生与家长的自然观察课程,开发了植物、鸟类、昆虫、星象等二十个系列课程。
  (二)注意生活体验,创新生态德育模式
  遵循“在生活之上体验,在生活之中感悟,在生活之中提升”的德育实施原則,我们的生态德育活动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1. 大系列——同范筹同一主题的横向系列
  有效教育应该是对一个人的健全的教育与延续性的教育。某一次主题教育活动不一定意味着教育目标的实现,很多时候都是需要通过多次教育过程的循环才能实现。所以我们的活动把自然观察按照季节、科学范畴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划。
  2. 小系列——大系列中一个小主题持续推进
  鸟类观察、植物观察、自然笔记、动植物标本制作等大系列的课题属下都有相关的小主题。以鸟类观察为例,我们设计了网络课程《小鸟爱洗澡》《认识广州常见鸟类》等;户外实践课设计了《观察广州冬候鸟》《认识南沙湿地常见水鸟》等;校内实践课设计了《绘鸟》《鸟类雕塑》等。
  二、生态德育活动的实施
  生态教育过程不仅是传授生态知识,更多的是使学生获取了知识之后在实践中能做到知行合一,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并形成正确的生态观。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拓宽教育渠道,让学生从多方面获取知识,从多角度获取体验。
  (一)教师培训,把教师培养成自然导师
  “自然导师成长计划”是广州市阳光鸟会的教师培训活动。而生态研学营是此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与时俱进,但现在番禺区各小学非常缺乏专职科学教师,所以近年来生态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师资不足。“自然导师成长计划”就是这样应运而生。
  2017、2018两学年,本镇参加“自然导师成长计划”的教师有53人,共开展培训活动10次,举办了一次观鸟比赛。经过两年的努力,本镇的科学教师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教育效果,有一批优秀的学员慢慢成长起来,在很多自然导赏活动中都有这些新导师的身影。
  (二)自然观察,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获得体验
  自然观察活动的种类很多,大多数观察都是基于大自然的,离开了大自然,观察就失去了本色。《七彩蝴蝶,自然之裳》《广州常见水鸟》《认识有毒植物》《外来入侵植物》等系列活动都让学生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和启发。
  有的活动不需要走进大自然,但还是源于自然。《押花》《植物拼贴画》《鸟类雕塑》等活动都是进一步把自然知识分解为一个个小点,再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设计出新的活动形式。
  借助网络平台共享资源。我们开发了“生态研学营资源平台”,把所有的理论课程的视频、课件等资源共享到平台,其他学校的教师、家长可以随时在家用到这些资料,不受师资、地域的限制。如鸟叫声,我们推荐的资源收录了鸟类的真实叫声,叫声还分为“呼叫声”“唱歌声”等,学生通过上网能掌握鸟儿叫声的特点,在野外“听声辨别鸟种”就不是难题了。
  (三)家校合作,把生态德育延伸到课外
  家校合作共同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有效的突破。“家庭生态作业”“亲子自然观察”等活动,采取问题引领、项目驱动等方法,学生和家长能感受到社会对生态道德的关注和生态道德教育的长远社会效益。家长与学生一起参与自然观察,有利于把学校的生态教育理念延伸到家庭和社区。
  三、生态德育活动的实施效果及反思
  自从生态研学营生态德育活动实施以来,本镇的德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科学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自然观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长期参加自然观察活动并把此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其次,教师的德育观念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德育模式得到不断完善和改进,并涌现了许多成功的范例。最重要的是,经过长期的生态德育活动,师生和家长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从而培养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生活追求,实现了“生活处处显德育,人对自然显关爱,自然对人倍熏陶”的德育目标。
其他文献
隆冬时节,邦妮躺在自己温暖的床上,我亲吻她向她道晚安。“我爱你,”我说,然后,把她的被子向上拉了拉,并紧紧地掖在她的下巴底下。  “有多爱?”她问。  我指了指被子。“我对你的爱就像这被子上的方格一样多。”我说。  “那是很多啊!”她说。她的被子上是五颜六色的方格图案。她往被子里蜷了蜷身体,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邦妮醒来后,看到的是一个冬日仙境。她又问我:“你有多爱我?”  我看着外面银装素裹的
【摘 要】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一线教师对于练习教学存在着很多弊端,最普遍的是按课本逐题做题,单单就题论题,缺乏练习的目标性,练习的效果自然就不理想。笔者觉得介入目标分析来进行练习设计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基于目标分析,可以从练习目标的确定、练习内容的选择以及练习形式的把握三方面进行合理的取舍,以此来优化我们的练习设计,提高练习的效度。  【关键词】目标分析;取舍;目标;内容;形式  教学目
摘 要:随着小学音乐教育的日益发展以及教学方式的日益改善,音乐游戏被广泛地应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文章主要利用具体的课例,从节奏、音准、音色、情绪四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小学音乐课堂中音乐游戏的应用,即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在游戏中训练音高、在游戏中听辨音色、在游戏中把握情绪。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指结合音乐的节奏、音高、强弱、音色、情绪等音乐要素而设计的游戏。根据小学阶段的学生
2011年9月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状况非常令人担忧。其中,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增高并出现低龄化倾向,大学生的体质状况继续下滑。因体质的虚弱引发的承受力差、心里脆弱等“副产品”使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一触即碎的“玻璃孩子”。所以,军训场上学生成片晕倒,大学生军训猝死事件逐年增加……“我们的孩子咋就弱了呢?”  其实,这个问题早在20年前就已经凸显。
【摘 要】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手段与途径。要上好中学体育课,除了要发挥教师“教”的积极性外,还要注意调动中学生“学”的积极性。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提高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对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兴趣  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也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开阔眼界
当朔州二中的学生李明把刀子捅向其师郝旭东的刹那,他的心灵扭曲也达到了顶点,也终于“释放”了。中考280余分,父亲花了数万元把他弄进了朔州二中;案发后,据说其家人欲花80万元了结此事。我们在怪罪教育体制时,家长又给了孩子什么呢?尽管朔州弑师案是个鲜例,但当把目光聚焦“富家子”这个群体,关照他们的心灵时,我们不禁要发问,家长用金钱铺平的道路真的能让这些孩子到达美好的彼岸吗?钱途能否成就孩子的前途?家长
作为父亲,我想让自己的孩子懂得对与错的差别,我坚信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方法。你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但他们却看见你在做,那是没用的。他们只会这样想:“唔。爸爸都这样做了。这样做一定没什么错。”我记忆中关于这方面的最好例子就是在我女儿瓦内萨6岁、儿子贾斯廷3岁时发生的一件事。瓦内萨说了几句骂人的话——也许是从我这儿学去的。我告诉她这是不对的。但她说:“可是,爸爸。我们听到你骂人了。”  “你说得对。亲爱的
玩,本来就是童年的同义词,没有玩和玩的不欢畅淋漓的童年,都将成为人生中的灰色地带。  对于孩子来说,玩并不是简单的娱乐,而是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性格。    热帖追踪    据报道,美国一家研究机构提出孩子在10岁以前应做的32件事情一在河边草地上打滚、采集青蛙卵、用花瓣制作香水、在窗台上种水芹、用硬纸板做面具、用沙子堆城堡、爬树、在院子里挖个洞穴、用手和脚作画、自己搞一次野餐、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
放暑假了,爷爷奶奶给了女儿1000多元的“假期费”,想让女儿好好地过一个富裕充足的暑假。女儿拿着钱乐颠颠地来问我:“妈妈,这钱是不是归我个人所有?”“那当然!”女儿抱住我,狂叫:“妈咪万岁!”看着10岁的小女儿乐不可支的样子,我问:“你准备用这些钱来干什么?”“花呗!”“花在哪些方面?”“买好吃的,买好玩的,买文具,给同学买生日礼物、游泳……”女儿一口气说了一大堆用处。看来在10岁女儿的眼里,这1
新学期来临,校外教辅市场又到了招生活跃期,为了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成绩,家长为孩子报班的事情大费周章。当家长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校外教育培训班及林林总总的宣传诱惑,常常纠结在要不要给孩子报课外班,报哪个更好的疑问上。有的家长在给孩子选课外班前经过理性的思考和详细的考察,也有的家长盲目跟风。本刊将为家有小学生的家长理清动机、拨开迷雾、指出正确的选择方法。    课外班选择“众生相”  文/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