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职业素质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研究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65210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为视角,针对高职语文教学的特点,探讨了学生语文素质低下的原因、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现状,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等问题,希望给现代高职语文教学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 培养 职业素质 高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017-01
  “职业素质”是人文精神在职业行为上面的彰显。在一般意义上,“职业素质”是指一个人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礼仪等。以培养职业素质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具有专业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在高职院校如何以职业素质为向导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1 高职院校学生语文素质低下原因分析
  首先,在高职教育刚兴起不久的今天,新涌现的高职教育很难摆脱其学科型教学的影子,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很难凸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从各教育研究机构到高职院校本身,都将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重点放在了专业课程建设上,对高职语文教育的关注极少,这就导致了高职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
  其次,高职学院多数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转型而来,高职领导管理理念普遍带有中专痕迹,在课程设置尤其是基础课程的改革上力度不够、目的不明、措施不力,没有想办法向效率和有效性要空间。
  第三、到现在为止,国家教育部还没有牵头组织编写过一部正式的高职语文教材,因此,在各高职院校,采用的语文教材极不统一。高职语文教材内容选择上的混乱性,导致了教师教课的盲目性和学生兴趣低下等问题。
  2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现状分析
  职业素质养成必须和学生的灵性启迪紧密结合起来,在高职语文教育中,我们要反对那种不考虑学生个性特征和职业志趣而强行训练的做法。然而,当今高职院校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拔苗助长的现象已经愈演愈烈,这不仅造成了学校资源的巨大浪费,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一些高职院校片面强调“工学结合”,学生刚刚入学不久就开始下企业顶岗实习,一些高职院校把学校办成了企业培训车间,学校向企业输出的“人才”仿佛是企业向社会出售的机器。这些倾向使学生在“高职教育是次高等教育”的认识上越走越远,不少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不高。应当说,在高职教育中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是最简单的事情,但是,如果把高职教育等同于单纯的技能训练,那么企业只要从那种针对岗位标准而设置的培训班里选人即可,高职教育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
  “工学结合”的思想倾向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表现得也格外严重。语文教师把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当成要做某一类工作的专有人才,用单一的模式去训练他们,对于那些以后有可能从事技术工作的学生,教师往往对其不加管制,任随他们自由发展,教师单方面的认为语文教育工作和这些人以后的人生联系不大,这种教育思想与教育的终极关怀相违背,容易对学生画地为牢,抑制他们的发展潜能。
  3 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具体途径
  3.1 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定位高职语文的教学任务
  目前我国高职学生大多来自中专、职高、普通高中和技校等,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他们对知识的认知力、理解力、消化力要薄弱一些。高职学生的语文基础并不牢固,不少学生语文能力欠缺,但他们又用普通大学的标准来审视各门功课的教学,期望高职语文教师带来些与高中、中专、职高等不同的东西,针对这样的情况,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对象的特殊性,把握好兴趣、知识、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科的深浅度、难易度,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大信息量的听说读写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文学修养,以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
  3.2 根据职业和就业需要精选教学范文提升人文素养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安排上以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为主,较少设置专门的人文素质课,而目前我国高职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的状况要求高职语文教育要体现人文的特点,担起人文教育的重担,在强调高职人才实用性目标的同时,不能忽略人文精神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因此,高职语文教材的设置要注重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角度去安排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职业素质养成需要和就业精选教学范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在高职语文教材中,要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情操,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
  3.3 根据职业教育特色增加职业能力训练内容
  语文学习是一门工具,是其他知识学习的基础。对于高职语文学习来说也是如此,高职语文教学的作用是是隐性的、间接的、非功利性的,高职学生扎实语文功底的形成会对其他专业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对其他专业技能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因此,高职语文教学必须依据高职教育特色来增加职业能力训练的内容,从而满足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
  4 小结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面对这样一个处在不断变化中的时代,高职学生如何加强自己的职业素养,从而能够在未来的经济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十分重要的。高职语文教育作为联系学生发展与社会经济需求的一种媒介,其课程安排必须要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只有把提高高职学生全面的职业素质与语文教学联系起来,才能真正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吕继红.突出人文素质教育,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浅谈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1).
  [2] 高虹.高职语文人文素质教学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3] 孙传竹.论高职语文中的职业素质教育[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8).
其他文献
仰望苍穹,明星满天;俯瞰大地,桃李芬芳  1、在半个多世纪办学历程中,作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作为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中唯一的电影专业院校,我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电影艺术家、电影专业人士及其他人才。他们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事业的中坚力量,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新中国建立到2007年制作的7328部电影中,由我院毕业生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共4663部,占全国电影生产总数的6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小月独自一人在家看电视。突然,她听到有人敲门,就兴冲冲地跑到门前问:“请问是哪位?”门外的人回答道:“我是你叔叔。”小月心里有些纳闷儿:这不是叔叔的声音啊!到底是谁呢?她急忙去拿起椅子,搬到門前,爬到椅子上,透过猫眼往外看。小月发现门外站着的人根本不是她叔叔,她也从来没见过这个人。小月心想:会不会是坏人呢?于是小月决定不开门,还对坏人说:“你根本不是我叔叔!”  小朋友们,如果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