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需要合理、高效的评价。高效课堂需要高效评价,教学实践的评价能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效课堂 助推剂 潜能 思维
课堂,是探求知识的脚步、是开启心智的钥匙、是硕果滋生的沃土。在这里,脚步有深浅、速度有快慢、质量有高低。恰当而又及时的课堂评价,是课堂优化的助推剂,是对课堂的检索与反思,是教师能力提高的快捷之路。在我县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之际,我以“优、乐、美”作为评价数学教师上好一堂课的标准。
一、优
优则理想。理想的课堂是学生学会、会学。课改,是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提高质量。因此,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坚决不能失衡。数学课,更是如此!
四(2)班洪老师的一堂课让我记忆犹新。那是一堂“四边形的认识”的整合课。课堂上,学生分为个人操作和小组合作操作。教师也马不停蹄地四处巡视,大家忙得不可开交。可是,我发觉,虽然表面上看上去热火朝天,可是学生的汇报几乎停留在对四边形表面的认识上,话语不系统、也不具备数学学科系统性与科学性,甚至还有认识上的错误。在区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概念时存在明显的概念混淆、不知如何表达。许多同学在“作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高”时思路单一,画法错误。教师也未及时地点拨与整合,整堂课听起来似乎是越理越乱。
课后,我就课改中“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平衡”向授课教师作了耐心指导,并要求她每周至少听两节学校数学优秀教师的课,送她参加县内外开展的数学课改听课、交流会,并叫她着重从这个标准去取经、反思。
之后,每周四便成了我对这个班、这位教师的跟踪指导日。欣喜的是,她的课得到了日益改进,有了更多学生思考的时间、更加动静结合的巧妙调控、更加科学准确性。期末考试,班级整体成绩跃居年级第二。信念坚定的洪老师对我说:“校长,我的成绩多亏了您的帮助,就像基本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基础知识的掌握。我彻底醒悟了。”那一刻,我似乎看到一堂堂数学课在师生的努力下被演绎地那般实在而又精彩!
二、乐
乐即能量。只要是愿意、乐意去做的事,哪怕再难,人们都会陶醉其中、乐此不疲。我们的数学课更是如此。
就在前些日县教研室送教下乡的一节数学课堂上,我更坚定了“好课是学生喜欢上、教师轻松上、听课者入迷听的课”这一理念。罗老师上课的内容为“两位数乘法”的课改常态课。虽然这个班课改才实行半个学期,可是,在罗老师简而有趣、亲切自然的话语之下,孩子们回答问题的小手如雨后春笋,教室里学习的氛围非常轻松而又紧凑。我深知,这是一种激情、是一份对学习的热情、是一种主人的投入。当一位名叫张敏的女生在讲台上回答问题怯场不语时,罗老师抚摸着她的头问:“你叫什么名字?老师很想和你做朋友……”、“我叫张敏……”这简短的师生交流给张敏注入了能量,她竟一口气讲述了自己的解题思路,而且意思清晰。
在解应用题时,罗老师让每个小组比赛合作探索题目的多样解法。同学们不甘落后,趣味黯然,有一个同学竟然一口气写下了四种解题方法。罗老师随即引导全班学生找出最佳方案,站在学科特色上给学生作了科学引领。下课时同学们余味未尽的依恋眼神透露出:老师,下节课还来上吗?
著名学者李炳亭的“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学生喜欢上的课就是好课”,说的应该就是罗老师这样的吧!
三、美
美在个性。每一个孩子都与众不同,关键看我们有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有没有为他们提供彰显个性的机会,而数学更是一门思维活跃、想法多多的学科,能唤起人性的多彩。学生在形式丰富的课堂里得到锻炼、获得进步。
课堂上,经常有学生回答地出其不意,学习方法也经典独到。身为数学教师,需要有更多的尊重与启发,让每一种科学思想都能闪光、每一个心灵都感觉温暖、每一堂数学课都充满灵动。也许,他们不同的生活经历会给课堂带来更实在的素材;也许,学困生在课堂里不再困;也许,一个掌声、一句鼓励会是他未来成功的理由。因此,在听评课中,我会十分关注课堂上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了张扬。
我坚信,有了这杯“优、乐、美”,数学教师将尽享醇美、数学课改将不再徘徊、数学课堂将流光溢彩!
参考文献:
[1]于海.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探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8):204.
作者简介:周云美,江西省玉山县临湖中心小学,邮编:334700
【关键词】高效课堂 助推剂 潜能 思维
课堂,是探求知识的脚步、是开启心智的钥匙、是硕果滋生的沃土。在这里,脚步有深浅、速度有快慢、质量有高低。恰当而又及时的课堂评价,是课堂优化的助推剂,是对课堂的检索与反思,是教师能力提高的快捷之路。在我县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之际,我以“优、乐、美”作为评价数学教师上好一堂课的标准。
一、优
优则理想。理想的课堂是学生学会、会学。课改,是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提高质量。因此,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坚决不能失衡。数学课,更是如此!
四(2)班洪老师的一堂课让我记忆犹新。那是一堂“四边形的认识”的整合课。课堂上,学生分为个人操作和小组合作操作。教师也马不停蹄地四处巡视,大家忙得不可开交。可是,我发觉,虽然表面上看上去热火朝天,可是学生的汇报几乎停留在对四边形表面的认识上,话语不系统、也不具备数学学科系统性与科学性,甚至还有认识上的错误。在区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概念时存在明显的概念混淆、不知如何表达。许多同学在“作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高”时思路单一,画法错误。教师也未及时地点拨与整合,整堂课听起来似乎是越理越乱。
课后,我就课改中“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平衡”向授课教师作了耐心指导,并要求她每周至少听两节学校数学优秀教师的课,送她参加县内外开展的数学课改听课、交流会,并叫她着重从这个标准去取经、反思。
之后,每周四便成了我对这个班、这位教师的跟踪指导日。欣喜的是,她的课得到了日益改进,有了更多学生思考的时间、更加动静结合的巧妙调控、更加科学准确性。期末考试,班级整体成绩跃居年级第二。信念坚定的洪老师对我说:“校长,我的成绩多亏了您的帮助,就像基本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基础知识的掌握。我彻底醒悟了。”那一刻,我似乎看到一堂堂数学课在师生的努力下被演绎地那般实在而又精彩!
二、乐
乐即能量。只要是愿意、乐意去做的事,哪怕再难,人们都会陶醉其中、乐此不疲。我们的数学课更是如此。
就在前些日县教研室送教下乡的一节数学课堂上,我更坚定了“好课是学生喜欢上、教师轻松上、听课者入迷听的课”这一理念。罗老师上课的内容为“两位数乘法”的课改常态课。虽然这个班课改才实行半个学期,可是,在罗老师简而有趣、亲切自然的话语之下,孩子们回答问题的小手如雨后春笋,教室里学习的氛围非常轻松而又紧凑。我深知,这是一种激情、是一份对学习的热情、是一种主人的投入。当一位名叫张敏的女生在讲台上回答问题怯场不语时,罗老师抚摸着她的头问:“你叫什么名字?老师很想和你做朋友……”、“我叫张敏……”这简短的师生交流给张敏注入了能量,她竟一口气讲述了自己的解题思路,而且意思清晰。
在解应用题时,罗老师让每个小组比赛合作探索题目的多样解法。同学们不甘落后,趣味黯然,有一个同学竟然一口气写下了四种解题方法。罗老师随即引导全班学生找出最佳方案,站在学科特色上给学生作了科学引领。下课时同学们余味未尽的依恋眼神透露出:老师,下节课还来上吗?
著名学者李炳亭的“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学生喜欢上的课就是好课”,说的应该就是罗老师这样的吧!
三、美
美在个性。每一个孩子都与众不同,关键看我们有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有没有为他们提供彰显个性的机会,而数学更是一门思维活跃、想法多多的学科,能唤起人性的多彩。学生在形式丰富的课堂里得到锻炼、获得进步。
课堂上,经常有学生回答地出其不意,学习方法也经典独到。身为数学教师,需要有更多的尊重与启发,让每一种科学思想都能闪光、每一个心灵都感觉温暖、每一堂数学课都充满灵动。也许,他们不同的生活经历会给课堂带来更实在的素材;也许,学困生在课堂里不再困;也许,一个掌声、一句鼓励会是他未来成功的理由。因此,在听评课中,我会十分关注课堂上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了张扬。
我坚信,有了这杯“优、乐、美”,数学教师将尽享醇美、数学课改将不再徘徊、数学课堂将流光溢彩!
参考文献:
[1]于海.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探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8):204.
作者简介:周云美,江西省玉山县临湖中心小学,邮编:33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