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教育求改革,学校谋发展,最关键的是人的因素,因此培育一支业务精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具有进取意识与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便成为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2005年10月,淮安市人民小学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合作,共同建立了人民小学“教师发展学校”。人民小学“教师发展学校”的建立,旨在以人民小学为基地,促进人民小学的教师在思想观念、业务水平、专业技能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人民小学“教师发展学校”的建立,开创了淮安教育史上小学教育与高等学府合作进行教育资源开发的先河。人民小学“教师发展学校”遵循骨干教师成长规律,坚持教、学、研、用相结合的原则,突出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示范性,设置集群模块式课程,强化实践环节指导,构建高等学校导师与基础教育互动的教师发展学校机制,努力为人民小学培养和建设一支层次高、素质好、后劲足的教师队伍。经过几年的运作,人民小学“教师发展学校”初步呈现了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师资培训常态化
学校将每周三下午5:00~6:00确定为“教师发展学校”专业培训时间,引领每一位参加学习培训的教师进行理论业务学习、专题研讨和教育科研活动;学校还在逢双周周二晚下班以后的时间(7:00~9:00)组织40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进行“志愿者论坛”活动,让每一位教师就自己在理论业务学习、教育教学管理、教科研等方面的心得、体会、感受等进行充分的研讨与交流,并在学校的网站、博客中发帖子进行网上交流。为促进“教师发展学校”的常态化管理,建立了参训学员的个人业务档案和培训测评体系,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跟踪了解学员状况,记录每位教师在“教师发展学校”中的成长足迹与所获成果,共性与个性并存,体现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
二、专题辅导模块化
人民小学“教师发展学校”下设了四个研究与开发部门,即学科教学研修部、校本课程开发部、班主任专业培训部和综合素质发展部。学科教学研修部着力进行学科教学中各种方式方法的研究与探讨;校本课程开发部则潜心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近两三年来,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特点,学校已成功开发了一系列完整的礼仪课程,并将此确定为学校的校本课程。作文教学方面,在苏教版教材的基础上(我校教科书基本上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为主),我校打破了原有的作文训练序列,根据季节特点、学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校每月确定1~2个德育主题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活动)和系列活动(学校每学年组织学生过好“四节”活动,即上学期的读书节、艺体节和下学期的礼仪节、科技节)的情况,对教材进行了重组与重构,编制了一系列完整、富有自身特色的校本“作文训练教材”,进行了作文主题大单元的训练活动。班主任专业培训部则定期组织班主任老师进行班级管理的业务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组织班主任老师学习观摩各种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等等,促进班主任管理水平的迅速提高。综合素质发展部则从教师的师德水准、文化素养、基本功训练、教育理念、教学能力、教科研水平等各个方面全面培养与发展教师们的综合业务素质。“教师发展学校”的学习培训和专业辅导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形成了学科教研、班级管理、校本课程开发、教师理论业务学习等条块结合的培训、辅导模式,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每个级部即每个班级的学员人数相对固定,采取通识培训和专题辅导相结合、集中学习和自学研讨相结合等方式。“教师发展学校”还通过学分制的形式来衡量每个学员的最终的学习培训结果,凡修满规定研修课程、经考核合格者,由南师大教科院和人民小学教师发展学校共同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并将此证书作为老师评优、晋级、职称评定的重要参考。
三、专家引领制度化
人民小学与南师大建立合作意向,由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到人民小学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理论指导和专业培训。几年来,南师大教育科学院的刘川石院长等多位资深专家、学者定期到学校讲学、作报告,他们运用高等院校的科研资源,结合小学的教科研及教育教学的工作现状,对学校老师们的教科研工作进行全程的跟踪与指导,使教师熟练掌握教育科研、教学研究的技能与技巧。一方面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增强教师们的科研意识,培养研究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教科研活动促进老师们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就老师们在教育科研、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展开研讨活动,总结经验,寻求、探索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与此同时,我们还特别邀请了一大批在国内外、省内外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教育家、学者来校讲课、作报告,与老师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他们高屋建瓴的理论引领,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激活了老师们的热情,灵动了老师们的思维,增强了老师们科研、教研的自觉性、主动性,从而使老师们的科研水平、业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四、骨干指导本土化
在南师大教科院专家主讲的基础上,人民小学“教师发展学校”还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吸收地方行政、教科研主管部门和学校骨干等地方专家担任“教师发展学校”讲师,开展具体的校本科研工作。如学校多次邀请了市、区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学活动,组织学校内部的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行政会成员,学校里的优秀教师等进行专题辅导讲座等等。所有这些安排,既有效挖掘了地方、学校的本土资源,也给老师们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一个一展身手的实践平台。
几年来,人民小学“教师发展学校”按照既定的规划进行了各级各类的理论学习、业务指导、课改培训、教育论坛等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为人民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据不完全统计,自人民小学“教师发展学校”成立以来,来学校进行学术指导活动的南师大及其他一些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达42人次。省、市、区级业务部门领导、专家来学校作指导的有50多人次,学校内部各级骨干教师、行政会领导进行的业务指导与培训活动近百次。参加学习、培训的教师(含区属其他兄弟学校参加学习培训的老师)逾4000人次。通过培训活动,人民小学“教师发展学校”已先后培育了6名校级领导、10多名学校中层干部、市级骨干教师10人,8位教师新近评定为中学高级教师,学校先后有65位老师在市级以上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中取得一等奖(其中有12位老师获得省级赛课一等奖),还有更多的老师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显著的提高与发展。事实证明,人民小学“教师发展学校”已成为学校教师提高自我素质,提升自我形象,促进专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成长乐园。
一、师资培训常态化
学校将每周三下午5:00~6:00确定为“教师发展学校”专业培训时间,引领每一位参加学习培训的教师进行理论业务学习、专题研讨和教育科研活动;学校还在逢双周周二晚下班以后的时间(7:00~9:00)组织40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进行“志愿者论坛”活动,让每一位教师就自己在理论业务学习、教育教学管理、教科研等方面的心得、体会、感受等进行充分的研讨与交流,并在学校的网站、博客中发帖子进行网上交流。为促进“教师发展学校”的常态化管理,建立了参训学员的个人业务档案和培训测评体系,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跟踪了解学员状况,记录每位教师在“教师发展学校”中的成长足迹与所获成果,共性与个性并存,体现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
二、专题辅导模块化
人民小学“教师发展学校”下设了四个研究与开发部门,即学科教学研修部、校本课程开发部、班主任专业培训部和综合素质发展部。学科教学研修部着力进行学科教学中各种方式方法的研究与探讨;校本课程开发部则潜心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近两三年来,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特点,学校已成功开发了一系列完整的礼仪课程,并将此确定为学校的校本课程。作文教学方面,在苏教版教材的基础上(我校教科书基本上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为主),我校打破了原有的作文训练序列,根据季节特点、学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校每月确定1~2个德育主题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活动)和系列活动(学校每学年组织学生过好“四节”活动,即上学期的读书节、艺体节和下学期的礼仪节、科技节)的情况,对教材进行了重组与重构,编制了一系列完整、富有自身特色的校本“作文训练教材”,进行了作文主题大单元的训练活动。班主任专业培训部则定期组织班主任老师进行班级管理的业务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组织班主任老师学习观摩各种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等等,促进班主任管理水平的迅速提高。综合素质发展部则从教师的师德水准、文化素养、基本功训练、教育理念、教学能力、教科研水平等各个方面全面培养与发展教师们的综合业务素质。“教师发展学校”的学习培训和专业辅导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形成了学科教研、班级管理、校本课程开发、教师理论业务学习等条块结合的培训、辅导模式,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每个级部即每个班级的学员人数相对固定,采取通识培训和专题辅导相结合、集中学习和自学研讨相结合等方式。“教师发展学校”还通过学分制的形式来衡量每个学员的最终的学习培训结果,凡修满规定研修课程、经考核合格者,由南师大教科院和人民小学教师发展学校共同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并将此证书作为老师评优、晋级、职称评定的重要参考。
三、专家引领制度化
人民小学与南师大建立合作意向,由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到人民小学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理论指导和专业培训。几年来,南师大教育科学院的刘川石院长等多位资深专家、学者定期到学校讲学、作报告,他们运用高等院校的科研资源,结合小学的教科研及教育教学的工作现状,对学校老师们的教科研工作进行全程的跟踪与指导,使教师熟练掌握教育科研、教学研究的技能与技巧。一方面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增强教师们的科研意识,培养研究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教科研活动促进老师们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就老师们在教育科研、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展开研讨活动,总结经验,寻求、探索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与此同时,我们还特别邀请了一大批在国内外、省内外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教育家、学者来校讲课、作报告,与老师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他们高屋建瓴的理论引领,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激活了老师们的热情,灵动了老师们的思维,增强了老师们科研、教研的自觉性、主动性,从而使老师们的科研水平、业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四、骨干指导本土化
在南师大教科院专家主讲的基础上,人民小学“教师发展学校”还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吸收地方行政、教科研主管部门和学校骨干等地方专家担任“教师发展学校”讲师,开展具体的校本科研工作。如学校多次邀请了市、区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学活动,组织学校内部的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行政会成员,学校里的优秀教师等进行专题辅导讲座等等。所有这些安排,既有效挖掘了地方、学校的本土资源,也给老师们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一个一展身手的实践平台。
几年来,人民小学“教师发展学校”按照既定的规划进行了各级各类的理论学习、业务指导、课改培训、教育论坛等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为人民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据不完全统计,自人民小学“教师发展学校”成立以来,来学校进行学术指导活动的南师大及其他一些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达42人次。省、市、区级业务部门领导、专家来学校作指导的有50多人次,学校内部各级骨干教师、行政会领导进行的业务指导与培训活动近百次。参加学习、培训的教师(含区属其他兄弟学校参加学习培训的老师)逾4000人次。通过培训活动,人民小学“教师发展学校”已先后培育了6名校级领导、10多名学校中层干部、市级骨干教师10人,8位教师新近评定为中学高级教师,学校先后有65位老师在市级以上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中取得一等奖(其中有12位老师获得省级赛课一等奖),还有更多的老师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显著的提高与发展。事实证明,人民小学“教师发展学校”已成为学校教师提高自我素质,提升自我形象,促进专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成长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