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多媒体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jx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中学物理知识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多媒体课件在物理概念、规律、现象等教学中的应用,能使复杂的概念、规律变得直观、具体,并增强连续性。本文针对加强物理概念、规律教学,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 物理概念 规律教学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物理概念,准确地掌握物理规律,并使他们的智力、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不够重视,方法不够得当,讲解不够清晰,再加上初中学生容易产生的主观片面性和学习物理的特点,就会妨碍概念的正确形成。
  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难以理解、难以掌握,过去教学中很容易形成只重视概念的背诵和规律的记忆,而忽略对概念的理解,忽略对规律的探讨和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直观,便于研究、便于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益。
  一、利用多媒体,重视物理概念的引入,变抽象为直观
  引入物理概念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可以创设情境设疑引入,也可以采用演示实验直观引入等。审慎选择事例和实验,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基础。但是不管采用什么途径引入概念,都必须使学生认识到引入新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愿望。这是教好物理概念的重要环节。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应用优越的声音、色彩、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强化信息传递的结果,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一些抽象难于理解的概念和规律变得直观、形象和生动,如“加速度的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动量定理”“平抛运动”等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变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直观生动地理解。
  二、展示复杂物理现象和过程,变难为易
  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形象展示复杂物理现象和过程。对许多复杂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用语言、文字、板图很难把它们讲清楚,学生也很难想象出它们的具体情景,则利用多媒体课件如“机械波的产生过程”“弹簧振子的回复力、速度与位移的关系”“LC振荡过程”等变静为动、变难为易,还可以“慢镜头”播放,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具体情景。在平时教学中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可以放慢物体的运动过程,突出主要矛盾,变抽象为具体,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在讲“摩擦力”一节时,利用制作的课件分清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区别,展示不同的状态显示不同摩擦力种类。把物理过程、物理情景的分析落实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从而大大优化课堂教学。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变抽象为具体,变微观为宏观
  物理学中研究的很多理想状态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达到的,如教学中经常要用到无摩擦环境,在讲授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仅仅利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三幅图,就想要学生推想出牛顿的结论,还是有难度的。而现在有了多媒体课件这个有力的武器,我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模拟一个不存在摩擦的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中做各种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伽利略和牛顿的设想,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生动。
  在研究微观粒子的教学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无法进行演示实验。无论是布朗运动,还是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偏转,都不能像其他演示实验那样边做边讲,如果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上述两个难题可以迎刃而解,就算难度更大的原子能级跃迁等问题也可以通过很简单的鼠标点击实现变微观为“宏观”,以帮助学生攻克难关。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并增强实验的连续性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等客观条件以及仪器本身因素的限制,有些实验效果不够理想。如果利用计算机模拟辅助物理实验,将起到直观形象、重复再现、大小、动静、快慢都可调节等作用。如液体、固体的扩散实验,液体的扩散现象观察需要几天甚至十几天,而固体的扩散现象需要更长的时间,若采用动画模拟实验,放快扩散的过程,扩散现象便一目了然;还有介绍天体的运动,通过多媒体视频课件使宏观现象微观化,就可以使同学们看到想看而看不到的现象;还有像冰的升华现象模拟等,都向学生展示了形象的物理画面。如此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受传统讲授方法的限制,课本上往往把一系列连续的过程分成间断的几部分讲解,很难形成整体概念,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讲授LC振荡回路时,书上是通过几幅分解开的画面来说明电场能和磁场能之间的转化,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把一个完整的连续工作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通过适当的技术处理,可以体现出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变化和电容器极板的带电量多少变化过程,直观明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五、及时消除概念、规律形成过程中的观念干扰
  学生在学习某些物理概念、规律之前,已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和生活经验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些观念,这些观念中有些是正确的,可以作为形成概念、得出规律的基础,加一应用。但其中有些观念则是片面的或错误的,它们对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建立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因此,在概念、规律教学过程完成之后,应及时通过巩固练习消除这些错误观念。
  总之,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物理教学是一门艺术,使用得好,就能锦上添花;反之将会事倍功半。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要认真研究,真正挖掘出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上的应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概念、规律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开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概念、规律的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美术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以学生为本。本文主要阐述在初中美术课堂管理中,笔者实践“以生为本”理念的策略和反思。  【关键词】以生为本 初中美术 课堂管理  美术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增强美术课堂教学效益,通过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
【摘 要】在社会快速变化的今天,离婚现象的快速发展,打破了长期以来“高稳定,低质量”的家庭婚姻构造。伴随着离婚率的升高,单亲家庭也逐年增多。大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父(母)亲必要的关怀,明显存在心理优曲,自暴自弃等心理特征。致使孩子在认识、情绪、情感、学业社会性发展等方面都与完全家庭的孩子存在特别大的差异,给社会带来不少压力,青少年犯罪有不少比例来自单亲家庭。当前,如何根据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性
[摘 要] 解析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并从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四个维度论述推动大学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关 键 词] 大学文化;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024-02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大学作为思想文化创新的中心和优秀文化传播的载体,对经济发展
【摘 要】学会做人、交往,增强幼儿规则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是未来幼儿适应社会活动的需要。  【关键词】家园配合 开展 亲子活动 培养 幼儿社会性行为 实践探索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
【摘 要】本文就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与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谈一点看法,以供业内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CAD 机械设计 应用  人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3D实体,是有颜色、材料、硬度、外形、尺寸、位置等概念的实体,甚至是带有相当复杂的运动关系的3D实体。由于以前的表达手段有限,在机械制图中人们不得不共同约定了与第一象限平行正投影的规则,用几个相关联的2D投影图表达自己的3D设计。这
【摘 要】教育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而信息技术教育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必须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文章从两个个方面: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创新思维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创新 培养  教育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工具和载体,信息技术教育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
【摘 要】《电子技术》是中职电子电工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面对基础差、底子簿的职高学生,如何培养学生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第二课堂的角度来讨论电子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电子技术 第二课堂 兴趣培养  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它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普遍。随着越来越多家用电器进入千家万户、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电子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