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数学微课教学研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rryliu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是伴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成熟应用而出现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合理应用微课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并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本文结合小学中段的数学教学对微课应用原则特征和微课在教学环节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中段;数学;微课;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以及视频、动画、图像等信息处理技术的成熟,微课这种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微课从形态上看,是一种小型的教学课件,但它所起到的作用和应用规律又与课件有所不同。它以短小、精炼、专项、灵动的特点为提升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素养方面起到了独特的促进作用。
  由于这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它的特征和应用缺少必要的把握和理解,使微课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没有达到预期。因而,有必要对微课的特征和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以充分发挥它的价值——下面,结合小学中段数学教学展开研究。
  一、 微课的应用原则和特征
  应用微课的目的是点拨、提示、梳理、拓展、巩固,应该与教学课件有所区分才能真正体现其教学价值和作用。一般来说,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 时间短
  微课的使用一般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情况下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在学生观看微课时,一般不进行干预指导——而小学生的思维习惯与成年人不同,他们很难将精力长时间集中在某一个学习点上,如果微课时间过长,超过了学生的心理承受度,他们就会出现厌烦、走神等问题,教学效果也就不能达到了。所以,按小学中段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微课的时间长度一般不应超过10分钟,以5到8分钟比较适度。
  (二) 内容少
  内容少主要是指微课的专项性,一般来说,微课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点等某个特定目标点,而不追求内容的综合性,不要求一个微课涵盖尽可能多的知识,而是指向某个具体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会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易于掌握,起到点拨提示的作用,而不是让学生陷入新的学习困局,而产生新的问题点。
  (三) 體量小
  微课除了在课堂上应用,还大量用于课下环节。比如课前预习、课后拓展巩固。就需要教师通过网络等渠道把微课传给学生,让学生下载后学习。而如果一个微课动辄上G(信息存储单位)的体量,以当前的网络速度条件上看,操作起来比较费时间精力。通常,微课的大小控制在200M(信息存储单位)或300M以下是比较合适的。在这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减少动态视频、降低分辨率等方法来控制体量。
  (四) 灵动多元
  根据中段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向和成长的发展需求,微课应尽量避免刻板和单调。在形式上尽量采用一些动态的、多元的形态,比如加入一些小学生喜欢的动画、视频、音乐以及使用较艳丽的色彩等等。而不宜采用成人化的“学术”式教学形态。而且还应注意增加一些拓展的知识内容,满足小学生的探奇心理,发展他们的综合素养。
  二、 微课在教学中合理应用
  微课的具体应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组织实施,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目标的不同来组织,也可以根据教学环节来组织。我认为,从教学环节上来组织实施条理更清晰而宜于操作、把握。
  (一) 预习环节的微课
  由于中段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完成教师安排的预习任务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预习的重点方向是什么、预习的难点怎么突破等——微课的设计就应针对学生预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来帮助学生。比如条形统计图这部分知识的预习,学生的主要难点是横竖坐标轴的确定。所以,微课就重点向学生介绍如何确立坐标——以重点要研究的对象为横坐标,如温度和时间两个值,重点是研究温度变化就将温度作为横坐标,重点研究不同温度出现的时间点,就以时间为横坐标。
  (二) 教学环节的微课
  微课在课堂上应用时,主要是要与课件区分开,注意应用的时间节点,突出微课的点拨和启发作用,而不是讲授作用。比如在讲授三角形知识时,我根据学生学习的难点制作了两个微课。一个是三角形的分类,点拨学生分清按角度类别来给三角形分类的知识;另一个是三角形的内角和,通过微课的动态演示(当三角形一个角变大或变小时,另外的一个或两个角同时变小或变大),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怎样保持不变的。
  (三) 课后的巩固和拓展
  教学之后,通过微课使学生实现知识的及时巩固和拓展。巩固用的微课,主要内容可以是对某节知识的汇总梳理,也可以是一些课后的练习题解析。拓展用的微课,则根据刚刚所学的内容给学生讲一些拓展的知识,发展其数学素养。比如讲完小数加减法后,通过微课梳理知识,并特别提示核心——注意计算时小数点的位置对齐;比如在讲完图形的移动之后,通过一些生活视频告诉学生图形的移动在生活中是复杂多样的,在旋转的同时还可以伴随平移,在平移的时候也可能会发生旋转。
  以上,从微课的应用原则、特征和微课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的观点是,微课要把握短小精悍、灵动有趣的特征,重点发挥其点拨、梳理、提示、拓展等作用,并根据学生、学科、环节的不同而合理设计应用。
  参考文献:
  [1]高丽.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6(23).
  [2]任明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体会[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12).
  作者简介:
  孟彩虹,江西省萍乡市,萍乡市安源区进贤小学。
其他文献
扩展传统的Mean-Shift跟踪算法,使其能够实现特征和量阶自动选择。引入比率-对数图及互信息方差实现特征的自动选取,同时提出一种新的量化方法,能够更显著地区分目标和背景。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多场景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能提高跟踪精度,可以适应光线变化、背景干扰、被部分遮挡或色彩质量较差的情况。
BSS切换产生的时延和抖动会严重影响实时语音等实时业务的性能。为了提高用户获得的网络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阈值的切换触发机制,可以在保证切换灵敏度的前提下解决频繁
摘 要: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以来都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牢牢地把握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智慧和思维,才能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为此,作为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结合学科的特征,努力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实施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重点,改变学生思想政治课堂上恹恹欲睡的学习状况,引领学生放飞思维,不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而是能够提出自
投资的目的是寻求高的收益率,投资方法分为两种: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基本面分析,就是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业、经营状况等;技术面分析,则是在历史数据中寻找未来走势的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近些年来,在课堂上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其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教学中由于技术应用不成熟,信息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存在有一些缺点和不足,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人们极为关心的一件事情。笔者将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分析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实践与体会,以求更好地促进
教研厅[201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职业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推进全日制和非全日
会议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未在公开市场上市交易的私人公司,通过提供资金、管理、技术和市场拓展等各方面的支持,帮助其投资的私人公司的在短期内得到快速的发展,然后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