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下架 商标侵权案升级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c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13日,石家庄工商部门查扣45台侵权iPad2,唯冠国际子公司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简称深圳唯冠)状告苹果iPad商标侵权一案瞬间成为全国最热的话题。
  虽然事件发生两天后,苹果打破以往沉默发布简短声明表示,“多年前已购买唯冠在全球10个国家的iPad商标权,但深圳唯冠却拒绝承认和履行涉及中国部分的协议。”而深圳唯冠则回应称苹果在混淆视听,对其挑衅将“奉陪到底”。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2000年,唯冠国际的台湾子公司——唯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湾唯冠),在多个国家与地区注册了iPad商标。2001年,唯冠国际另一家子公司深圳唯冠在中国内地注册了iPad商标的两种类别。那时,唯冠国际是世界三大显示器制造商之一,而苹果的平板电脑计划尚未提上案头。
  2009年12月,为避免树大招风,苹果公司的“影子”公司——IP公司以3.5万英镑从台湾唯冠公司收购包括涉案商标在内的共10个商标,而深圳唯冠万万没有料到挂着这个商标的产品会在日后风靡全球。
  2010年4月,苹果公司正式推出第一代平板电脑iPad。此时,由于债务问题被外界认为即将进入破产边缘的深圳唯冠绝处缝生,发现了其最有价值的资产--iPad商标权。深圳唯冠与苹果公司纠纷的焦点在于,台湾唯冠的那次商标转让是否包含深圳唯冠。
  深圳唯冠认为其是独立法人,同为子公司的台湾唯冠出售商标权无效,随后将苹果告上法庭,要求苹果公司停止侵权、赔偿损失100亿元人民币。
  2011年底,深圳一审判决苹果败诉。苹果不服,遂向广东高院提起上诉,案件将于今年2月29日开庭。败诉后的苹果完全没有和解之意,导致深圳唯冠还等不到二审判决,就开始了申请iPad下架的行动。
  2月13日,深圳唯冠向部分工商部门申请,要求停止iPad的销售。同时,各大电商网站iPad也开始遭受下架处理,深圳唯冠称,还将增加更多的苹果销售渠道商为被告对象,并向海关提出申请,禁止苹果iPad进出口。
  博弈结局看法不一
  原本是商界屡见不鲜的知识产权案,但苹果的“树大招风”,加上唯冠的“绝地反击”,将这场纠纷推向风口浪尖。
  从法律角度来讲,深圳唯冠与台湾唯冠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iPad商标申请和权属委托关系,内地iPad商标权为深圳唯冠拥有,苹果公司的败诉是合理的。
  “深圳唯冠开始行使法律手段要求各地法院制止销售iPad,这是一个好的开头。中国企业也可以靠法律保护自己合法的知识产权而赚钱。”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通过自主研发所产生的价值已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商标的注册也成为企业收益的一种途径。现在,国内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依旧薄弱,唯冠公司的维权让“中国企业更加习惯于向外国企业收知识产权侵权费”。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深圳唯冠谈不上“投机”,但算得上“取巧”。深圳唯冠之所以遭到很多国内民众的反感,在于它“狮子大开口”和“毕其功于一役”的野心。如果从商业逻辑和商业道德角度来说,唯冠与苹果的博弈才是事件的核心。
  综合业内人士预测,纠纷的解决主要有三种可能:一是苹果二审败诉,向唯冠公司赔偿损失。按照法律规定,金额为其在内地销售额130亿元的3倍以下,即高达超过300亿元。当然,具体金额需要法律部门裁定。
  第二,苹果公司改换iPad在内地市场的商标。正如创新工场CEO李开复所说:“太过分了人家也可以不跟你玩。”但是,这显然不是苹果公司想要的结局。iPad几乎已经成为平板电脑代名词的良好开局,重换商标不利于产品的继续发展,会产生大量的营销费用;同时,对于钟情于以“i”开头的苹果公司,绝不会轻易放弃一贯的坚持。
  第三是众多专家最希望看到的结局——深圳唯冠和苹果达成和解,苹果通过支付合理的金额购买和继续在内地使用iPad商标。但是,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达成这样的结果,希望比较渺茫。苹果公司坚持认为已经具有iPad商标使用权,指责深圳唯冠拒绝履行协议,并没有和解意向;而唯冠手拿一纸胜诉状,以强硬的态度对抗苹果的“不作为”,并已经开始向工商部门、海关等政府机构提出申请,对iPad的出售进行围剿。
   但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公司的官网在2月13日,也就是iPad开始下架之时披露,第三方机构——公平劳工协会(FLA)已着手对包括富士康在内的苹果总装供应商展开特殊的志愿性督察。“对于一向高傲面对中国市场和代工工厂的苹果来说,iPad商标夺权案或许是苹果重新审视中国市场的开始。”相关人士分析。
其他文献
Chrome全球份额接近20% IE继续下滑  本报讯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Net Applications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IE去年12月的市场份额仅为51.9%,环比下滑0.8个百分点。该产品整个2011年的份额下滑幅度超过7%。谷歌Chrome的市场份额则在同期达到了19.1%的历史新高,环比增长0.9个百分点。  去年11月全球芯片  销售额环比下滑2.4%  本报讯 上周,半导体行业协会发
全球计算产业,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这毫无疑问——其核心是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时代向个性化计算(Personal Computing)时代转变。  新时代莅临,意味着革命,以及旧秩序的重新洗牌。作为PC时代的产业统领者之一,芯片巨头英特尔并非没有预料到这一点——事实上,他们在10年前就开始谈论计算与通讯的融合,但是关于融合,整体战略和产品形态如何调整,这是一个大问题
本报综合报道 7月25日,苹果公司发布了2012财年第三财季的业绩报告。虽然利润增长强劲,但仍不及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受此因素影响,股价大跌5%。  报告显示,在截至6月30日的第三财季,苹果公司营收为350.23亿美元,同比增长23%;净利润为88.2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1%,每股收益为9.32美元。而此前分析师平均预期苹果营收为372亿美元。  苹果公司称,第三财季iPhone销量为2600
“以Facebook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形态,将影响到将来银行的生存。”日前,在深圳举办的2012哥伦比亚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CBI)全球高峰论坛上,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如是表示。  从历史上来看,每一次信息技术的产生都会对旧的产业模式产生颠覆性冲击。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互联网支付在2011年的交易规模已经达到10105亿元,在2012年将达到22038亿元,互联网带来的对金融行业的变革已经毋
目前,几乎所有的电子信息产品都集成了无线局域网功能,新产品、新应用层出不穷,而无线局域网也因此面临多重挑战,如网络安全、可运营、可管理,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异构产品之间能否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无感知应用体验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5月30日,WAPI产业联盟正式宣布:即将开展无线局域网产品互操作认定,即对符合GB15629.11系列及相关标准的无线局域网产品进行互操作检测及认定(以
本报综合消息 6月6日,国际互联网协会(ISOC)举办的“世界IPv6启动日”活动在全球启动,这意味着历经多年研究、试验、普及等准备阶段的IPv6正式步入了实施运作的新阶段。  按照计划,6月6日起,美国主要商业网站和受财政支持的1万多政府网站都将支持IPv6,而欧洲、日本、韩国等也都开始了IPv4到IPv6的过渡工作。  与此同时,来自我国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的相关人士均表态将继续支持基于IPv
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看,一个国家某个行业如果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持续的竞争力和一定的价格决定权,除了这个国家或者地区拥有庞大的资质全面、特色各异的供应商群体外,拥有专注于这个行业的研究咨询企业群也是一个标志。  美国IT行业在全球市场占据绝对优势,除了有IBM、惠普、戴尔、甲骨文、谷歌、微软等龙头企业外,还有以Gartner、IDG、Forrester、Everest为代表的世界级研究咨询公司在
大大小小的电商平台、品牌商在灯光处大打出手,打价格战、搞大促,而在这背后的电商系统供应商也跟着玩得忙忙碌碌。  回想前两年,每当平台搞大型促销优惠活动时,总会有媒体或用户爆出平台系统不稳定、订单处理不通畅或物流难以配送等情况,但现在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少了。因为电商平台的信息系统、电商系统供应商和品牌商都在与时俱进,利用更多的技术优势来增加各自争夺用户的筹码。  然而,在整个电商行业中,由于对后台系统
据业内人士估算,目前全国网吧有1428万台电脑正在使用,更新频率达到平均两年至两年半一次,仅更新电脑每年创造的产值就高达200亿元,还不包括服务器、易耗品、网络设备、游戏设备、网吧软件等所带来的产业拉动 。这一被称为“最后一块蛋糕”的细分市场,自然让面临“后PC时代”困扰的整机厂商们垂涎。  9月19日,戴尔联手讯宜国际在京共同举办了戴尔网吧专用机新品发布会暨全国网吧SI客户大会,面向国内网吧市场
中国软件产业的转变之道  ■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 刘积仁  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创新在所有行业中展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软件从价值的角度作为独立的产品存在的机会大大减弱,为客户创造价值成为软件技术存在的意义,一个新的软件产业正在形成。  “软件即服务”模式使软件产业形成传统软件和新兴软件的分化,前者是以提供技术和产品为中心,而后者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