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2y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表达能力则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课堂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241-02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现状分析
  课堂提问是任何教学活动中必备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的双边教学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些途径。“提问”包含了疑惑和解惑两个方面,也界定了“教”和“学”的传达和领会。“解惑”因“提问”而生,“解惑”因“提问”息息相关。问题建立的同时也就建立了答案生成的预设,建立了课程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
  然而大多数教师都有这种感觉:许多学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堂讨论气氛不够热烈,上启而不发,这给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
  二、如何提高学生课堂提问能力
  (一)有目的设置疑点,诱发学生质疑
  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设置一些疑点,甚至是故意犯一些错误,促使学生提出质疑,进而启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讨的激烈气氛。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后,学生都已经明白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这时我提出面积相等的俩个三角形也一定等底等高。有些学生表示赞同,也有些人提出了疑问,有的底6厘米,高3厘米;有的底2厘米,高9厘米......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还有的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说明。由此也有人提出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平行四边形,这里的完全相同可不可以換其他词,怎么换?经常用这样的方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学生自己便会常常反问,从不同角度问,也就有了更多的思考。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敢于提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问。因为良好课堂环境氛围的创建,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焦虑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水平,释放潜能。首先,教师在人格上要尊重学生。课堂上师生之间不存在关系上的尊与卑、主与次,每一个学生与教师、同学或其他任何人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加强师生交往,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容易接近,成为平等的教学主体。其次,教学民主。学生问题意识能否得以张扬,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教师要尽可能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设置和谐、自由的提问环境。课堂上要淡化教师的权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彻底摈弃那种在课堂上一切以教师为中心的“老师问,学生答”或教师“大包干”、“一言堂”的传统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不囿于现存的“框架”,不拘泥于“标准答案”,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提问要面向全体,切忌针对个别学生或部分学生
  我一直认为应该先提出明确的问题再找学生回答。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但是,有的老师却走入了这样的误区:当某个学生开小差了,他(她)冷不丁地提起来让其回答某个问题,即提惩罚性问题;当提问若干问题时,一直采用按一横排或一竖排的方式,久而久之,其他学生对老师所提的问题就不再关心,因为他们以为“事不关己”,所以就会“高高挂起”。这样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很容易使师生关系僵化。
  (四)提问要精炼
  过多的重述容易使学生不认真听讲,产生期待教师再说一遍的不良习惯,还可能干扰学生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因此,候答时,教师一般不宜重述问题,确有必要的,重述的次数应尽量减少,同时在重述之前要通过各种方法予以明确提醒。提问等待时间是指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教师提问后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是教师课堂提问的重要策略之一。调查研究发现,许多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所留的思考时间往往不足一秒,一秒之后若该生回答不了,教师就自己回答,或让其他学生回答,或将问题重新组织后再次提问。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卡壳,回答的难度也会加大,他们往往因组织不好回答而放弃机会,甚至简单的问题也会发生“舌尖反应”——形成的想法到了嘴边又忘得无影无踪。老师把问题说出之后,如把等待时间延长至3—5秒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全班学生思考一番,然后再指名回答,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和参与人数都会相应提高。
  参考文献
  [1]沈建红;郦群;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中学数学研究;2007年07期.
  [2]袁成良;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情境的设置策略[J];新课程(教师);2010年02期.
  [3]陈晓岚;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04期.
  [4]刘丽华;初中数学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4期.
  [5]徐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提问的探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28期.
  [6]王新艳;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年02期.
其他文献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分层教学,它以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一种体现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它是以发展学生智能、潜能为出发点,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对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进行研究,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关键词】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240-02  化学概念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举足轻重,学生只有清楚地、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才能学好化学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及化学计算等有关内容。本文分析了造成初中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一些策略,目的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化学
期刊
【摘要】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培养的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小学低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应让学生养成听、说、读、写的好习惯。  【关键词】引导;联系;参与;表扬;趣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240-01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当中,初中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观点、了解一些基础的法律知识并且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对于学生日后的生活工作起到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作学习是一種较好的学习方式,具有调动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等特点,是满足新课程要求的一种教学手段。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合作学习;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内容应当源于学生生活,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应当成为学生观察、实验、猜想、推理和交流的素材,因此,如何有效的使用生活素材创设高效合理的小学数学课堂是目前教育學者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生活素材着手,详细分析生活现象与生活化情境教学及生活素材锻炼逻辑思维三个方面对创设高效合理小学数学课堂的作用。  【关键词】生活素材;高效合理;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