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20年5月26日,中国长三角地区至东盟的国际货运班列首次开行。 新冠疫情是二战以来最重大的国际事件之一,改变了国际关系的互动方向和规则。东南亚作为经济发展十分抢眼、区域合作特色鲜明的地区,基本经受住了考验,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在疫情面前,中国与东盟国家和东盟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不仅化“危”为“机”,逆势而上,而且有望为新型全球化的发展提供范例。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疫情对东盟发展方向的影响,如何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5月26日,中国长三角地区至东盟的国际货运班列首次开行。
新冠疫情是二战以来最重大的国际事件之一,改变了国际关系的互动方向和规则。东南亚作为经济发展十分抢眼、区域合作特色鲜明的地区,基本经受住了考验,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在疫情面前,中国与东盟国家和东盟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不仅化“危”为“机”,逆势而上,而且有望为新型全球化的发展提供范例。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疫情对东盟发展方向的影响,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持续发展?本期封面话题特邀几位学者加以探讨。
——編者手记
其他文献
当前,全球经济的增长依赖于亚洲动能,而亚洲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包容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广阔的国际市场。在欧美国家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的背景下,亚洲国家则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推进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治理改革的观点和设想。“亚洲 ”伙伴关系可以说是对这些理念最为全面的概括。其不仅旨在进一步推动亚洲国家之间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区域合作,还在于突破地理概念的限制来巩固和进一步拓展亚洲地区与世界其它地区间多样的伙伴关系。倡导
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上台执政后不久就提出了“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计划,提出要在2022年前使印制造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25%,可计划推进一直没有太大起色。6月15日中印两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西段加勒万河谷一带爆发激烈肢体冲突后,印国内抵制中国货和中国投资的呼声甚嚣尘上。印公路交通和运输部长加德卡里宣称不允许中国企业参与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电力部长辛格也要求
举世瞩目的中美元首海湖庄园会晤4月6日至7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总体顺利地举行了。早日实现特朗普时代中美元首首次会面是2017年中国外交的重大议程之一,可以说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峰会两场“主场外交”具有比肩重要的意义,能够对今后三至四年的中国外交态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六方面的积极效应 基于中美两国官方吹风情况和国内外公开报道、评论,笔者认为海湖庄园会晤对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
《最后的武士》一书是迄今为止对于净评估研究的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成果,把净评估机构的产生、方法的形成、在冷战中的应用和发展、冷战后的重新调整都较为清晰地展示给我们。 本书提供了二战后美国国防部历史演变的一个内部视角,包括国防战略的沿革、国防机构的变迁、不同时期国防部高官的倾向观点等。除了净评估办公室的历史沿革,我们在其中还读到各位总统、国防部长、其他相关安全部门在历史不同时期参与国防战略制定和决策
2017年12月底,伊朗第二大城市马什哈德爆发民众示威活动,引发世界舆论的关注。在互联网及社交软件的迅速传播和推动下,伊朗多个城市相继爆发反政府、反政权示威游行,在一些地区还发生了示威人群与防暴警察的冲突。在首都德黑兰,还有抗议者掀倒了印有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头像的巨型广告牌。2018年1月3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宣布成功挫败“外敌挑起的骚乱”,并谴责美国、以色列、沙特、“伊朗人民圣战组织”及1979
2020年1月16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在华盛顿签署。这一协议的达成代表着两国愿意对等、理性地解决彼此重大分歧,体现了两个世界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就像习近平主席在带给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口信中所指出的,中美双方完全可以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磋商找到有关问题的妥善处理和有效解决办法。 协议文本十分翔实,具体看有三个主要特点。 首先,这是一份对等的协议。与谈判前期美方曾单方面提出的种种过分
2021年3月12日,美日印澳“四边对话”以线上形式举行首次峰会,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菅义伟、印度总理莫迪、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出席。这是“四边对话”机制创立以来举办的最高级别会晤,也是拜登就任总统后美国着力推动的结果。从会议公报看,“四边对话”作为美“印太战略”的支柱性机制,未来会以集体方式更多参与地区事务,从而加剧中美在地区层面的博弈。四边合作议程更趋实质 会议发表了题为《“四边对话”精神》
7月20日,迄今為止最大的3D宇宙地图发布。该地图是全球30个机构的数百名科学家耗时20年,对400多万个星系以及类星体进行分析后,绘制而成的。 据报道,这是研究人员首次利用“显示物质在遥远宇宙中分布的天体,即活跃形成恒星和类星体的星系”,来绘制宇宙地图。法新社报道称,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铁卢大学教授表示,全球约30个机构的数百名科学家通过努力,呈现了“宇宙扩张的完整故事”。他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个项
2020年5月7日凌晨,伊拉克议会通过了对穆斯塔法·卡迪米的总理任命,也通过了15名内阁部长的提名(七名部长继续空缺),卡迪米随后宣誓就职,新政府宣告成立。此前一个月,时任国家情报总局局长的卡迪米成为总理候选人,以接替去年11月因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而宣布辞职的阿卜杜勒-迈赫迪总理。这一过程体现了伊拉克政局的复杂性,也凸显了卡迪米的过人之处。至于他开出的“药方”能否阻止伊拉克形势进一步恶化,则仍待
进入2021年,世界在持续陷入新冠疫情造成的恐慌和动荡之时,也迎来国际政治形态变化的新元素。大国外交、军事变革、战略博弈、政治变局,都在释放能量并相互牵扯,共同塑造著新的格局。西方战略家们似乎看到从2020年的阴霾中脱身的希望,几乎整个西方都在庆幸美国领导人的更换,都在讨论拜登政府的对外政策取向,迫不及待地向华盛顿递出橄榄枝或献上锦囊计。西方这种突如其来的乐观,可能会演变成一种“战略亢奋”。 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