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初中生物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ep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教学作为运用现代电教媒体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教学方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生物教师的欢迎。在教学中,教师应力求结合教材实际,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影像等资源整合到教学中来,使学生喜闻乐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够做到与当代信息化社会的迅速发展接轨。
  1.加强直观,优化教学过程。
  生物教学中,形态、结构和生理等知识是教学的基本内容。实物、模型和挂图等传统媒体在体现“直观性原则”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也暴露出许多不足:目标小,展示时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且缺少教学过程的层次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此外,教师口头描述多,造成了教学冗余,减少了引发学生顿悟的教学时机。运用现代电教媒体能够更好地贯彻“直观性原则”。
  视频演示仪在教学中使用率很高。可优化实物、标本、模型和图片等的演示。例如,教授“花的结构”时,教师在演示平台上进行示范,引导学生边操作边观察。教授“蝗虫的口器”时,教师在演示平台上边分解口器的各部分,边将其用透明胶带粘贴于色彩与之反差较大的纸上。教授“昆虫的发育”时,可将生活史标本在平台上展示。视频演示仪有很多调节功能,利用其调节功能可使被演示物更清晰,且能进行整体演示与局部特写的结合。视频演示仪真实直观地辅助教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知识巩固率,也有助于方法指导。视频演示仪还可以辅助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能,如临时装片的制作、实验用具的操作要领等,这样就解决了实验教学中因学生多、课时有限等原因而导致的个别指导难的问题,使教师指导到位、学生操作得法。
  2.多媒体生物教学的设计形式。
  多媒体生物教学的设计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灵活确定,不可千篇一律。但不管采用何种形式都要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一定要紧扣主题,同时还要抓住适当的环节和呈现的时机,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1在导入新课时一定要抓住“新奇”二字。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和适当的形式,如运用投影、幻灯、播放录像或录音等引出课题,在一开始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对知识的悬念、联想,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2.2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灵活性。在这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情和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灵活地展示媒体,结合讲解、启发和提示,特别要注意媒体出现的顺序和呈现的时机,以便能逐次展开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科学性。
  2.3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要着眼于、立足于学生的“学”,“教”要为“学”服务。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对有些概念、原理的学习理解是较困难的。而利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电教媒体,就能帮助学生顺利解决这一问题。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代替了严肃死板的教学氛围,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其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同时,通过识图、辨图、对比、类比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且经过思维活动后,便于学生由瞬时记忆形成短时记忆,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长时记忆。
  3.多媒体教学能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效率,强化实验效果。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生物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又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它不仅仅能够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发展学生智力、开阔学生眼界,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里安排了系列化、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包括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探究、资料分析、模拟制作、演示实验、课外实践等,许多探究性活动都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但是有些探究实验会因为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有效地开展,这时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实验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实验效率,强化实验效果。如学生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时,会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真实准备过程,即: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使学生感受科学工作者严谨的治学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态度,及时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为进入探究性实验做好心理准备,进而引导学生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特征。
  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是生物实验技术的基础,也是微观生物学的基础,更是对学生进行操作能力训练和技能技巧训练的部分,而且与高中知识联系紧密。如在进行《认识显微镜》的实验课教学时,由于显微镜的结构比较复杂,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鼠标点击显微镜的各部分,在大屏幕上把显微镜的各个部分结构进一步放大并展示出来,尤其是实物无法展示给学生的结构,如遮光器、光圈、通光孔等。学生通过观看课件并结合具体的实物对各部分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为以后正确使用显微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教师一定要利用高速发展的网络资源,从广阔的网络资源中了解信息,获得资料,不断地补充到生物教学中,才能把日新月异的生物技术和生活实际中发生的热门话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发展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发展。生物教学强调情境与协作,重视直观与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果能将带网络功能的多媒体计算机引入生物课堂,与以往的或现在普遍使用的单机演播形式多媒体教学相比,就具有特殊的优越性。每个学校如果都能建立自己的生物教学资源中心,教师就可以将上课的课件,备课的资料,视频的资源都放在资源中心,让学生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生物的许多内容都是需要反复理解和记忆的,学生如果可以通过终端与网络中心连接,将课堂上讲解的多媒体课件再次从教学资料中心的服务器读取,对不理解的环节可以反复观看,并且可以观看其他教师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摘 要: 物理教师要发挥教师自身优势和学科优势,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巧妙设计教学过程,长期坚持,使学生学习兴趣稳定,学习成绩进步,学习能力提高,使学生由感观上的快乐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快乐。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学习兴趣 物理概念 思维活动 实验操作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物理又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教学手段简单,教学模式单一,使得学生怕学物理,甚至
一、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和新课程改革“亲密接触”了几个年头,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栽过不少跟头,也走了不少弯路,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教学操作不到位,影响了课改精神的落实。  (一)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采用科学探究模式。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但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有些老师一“探”百了,将所有的教学内容采用科学探究,让学生去探究,费时费力,没什么
高脂血症是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造成的全身性疾病。近年来,我国高血脂症患者越来越多。如果不注意预防并治疗高血脂症会其引发多种疾病,如动脉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冠心病等
摘 要: 一轮复习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归纳、整理、记忆、夯实,并加深理解、学会应用的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中要讲求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故事串知识点法;小道具大道理;以典型例题带知识点。本文对初中物理一轮复习中常用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一轮复习 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我带了多届毕业班,每届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怎样提高初中
摘 要: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问题,而作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需要我们的重视。本文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的视角,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模式 构成要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受
摘 要: 银镜反应温度低于100℃,要求慢慢接近100℃又不能高于100℃。因为银镜反应是醛基与银氨离子的反应,如果温度过高,银氨络离子就会与氢氧根反应得到氨,而不与醛基反应。另外,温度过高,容易产生易爆物AgN ,容易发生爆炸危险。看来,乙醛的银镜反应不能直接加热,其实不论是化学镀镜,还是电化学镀镜,关键都是控制反应平稳、生成镀膜均匀。  关键词: AgNO 溶液 热水浴 银镜反应  阅读浙江省